据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讣告 , 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元 , 5月14日12时46分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 , 享年91岁 。
南都采访人员了解到 , 王元师从华罗庚 , 是中国最早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 , 俗称“1+1”命题)的学者 , 并与陈景润、潘承洞一起在这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 曾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还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的创始人之一 , 培养出了张寿武等国际著名数学家 。
华罗庚逝世后 , 王元花费数年亲笔为恩师作传 , 《华罗庚》一书曾获首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 , 并被译介至多个国家 。
文章图片
王元 。
对中国的哥德巴赫猜想研究
作出重要贡献
王元原籍江苏 , 生于1930年4月 , 父亲曾为兰溪县(今浙江省兰溪市)县长 。 1952年 , 王元从浙江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 , 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 跟随华罗庚从事数论研究 。
年仅20多岁的他 , 刚一工作就被要求向“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的哥德巴赫猜想发起进攻 , 起初王元也满怀顾虑:“研究这样难的问题 , 能行吗?弄不出成果怎么办?”
【王元|大师去世,享年91岁】但他后来又说 , “强烈的爱国心使我把个人得失放在一边 。 ”苦干两年之后 , 王元不负众望地证明了“3+4”命题 , 其后进一步攻破了“3+3”和“2+3” , 令中国首次在这一研究领域跃居世界领先地位 。
在此基础上 , 他的同事陈景润成功证明了“1+2”(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素数与一个不超过2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 一举受到国际数学界的高度关注 , 这一发现也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 鲜为人知的是 , 在“1+2”成果从速发表的过程中 , 王元曾作为审稿人给予有力支持 , 陈景润还特意把他的名字写进论文的致谢部分 。
文章图片
华罗庚与王元(右) 。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
在王元看来 , “天才”不是自封 , 应由公论 。 他因此认为“陈氏定理”是天才的证明 , 却说自己绝对不是天才 。 上世纪50年代后期 , 他逐渐淡出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 , 转而开始在其他领域发力 。 据《中国科学院院刊》 , 1973年 , 他与华罗庚合作证明了用分圆域的独立单位系构造高维单位立方体的一致分布点贯的一般定理(国际学术界称之为“华-王方法”);上世纪80年代 , 他在丢番图分析方面将施密特定理推广到任何代数数域 , 在丢番图不等式组的研究上也作出了先进的工作 , 相关专著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 。
1980年 , 王元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1990年与华罗庚共同获得陈嘉庚物质科学奖 。
曾为华罗庚作传
培养张寿武等顶尖学者
在国内数学界 , 王元堪称“泰斗” 。 他曾出任中科院数学所所长、中国数学会理事长等职 , 自1984年起身兼《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编委(实际为数学学科方面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 直至2007年卸任 。 在国际数学界 , 他同样享有声望 , 曾被聘为世界科学出版社顾问、斯普林格《图论与组合》杂志编委等 。
从事数学研究之余 , 王元也会从美学角度体悟这门学问 , 反思数学及数学家在教育、社会和人类发展中的影响 , 并长期力行科普写作 , 先后出版了《王元论哥德巴赫猜想》《王元文集》等著作 , 在报纸、杂志上也发表过数篇有影响力的科普文章 。
华罗庚逝世之后 , 王元花费数年 , 为恩师精心撰写了《华罗庚》传记 。 全书凡10章102节 , 共出现了800多个人物 , 文字生动详实 , 涉及的数学公式、定理既展现专业性 , 又足以令普通读者获得感性认识 , 是“数学家写数学家”的罕见样例 , 一经面世便引起了广泛关注 , 2002年获颁首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 。
文章图片
首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颁奖典礼上的王元(右)与杨振宁 。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
王元十分感念 , 在他年轻时 , 华老给予自己充分的信任 , 让他进行独立自主的研究 。 后来他也将这种育人的思想传承下来 。 他曾说道:“培育人才要是一直像幼儿园老师一样小心翼翼 , 肯定出不了创新人才 。 要敢于放手 , 让他们自己去探索 。 ”
著名数学家张寿武是王元的高足 。 据他回忆 , 读研期间 , 导师王元对自己明确表示“跟着我搞可能就没出息了” , 让他自行选定方向 , 从不干涉 。 他深深受惠于此 。
南方都市报(nddaily)报道
南都采访人员 侯婧婧
▊ 南都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香港收紧!澳门收紧!
刚刚!名单公布!男女分别是……
女子驾车病发撞死一人 , 法院判……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82岁大爷俩月拿驾照 , 科科一把过
推荐阅读
- 骁龙|骁龙8旗舰驯龙大战一触即发,“大师”和“高手”谁更厉害?
- IT|传奇NFL教练及知名视频游戏同名者John Madden去世 享年85岁
- 地球|爱德华·威尔逊去世:20世纪“蚁人”是如何诞生的
- 工蚁|爱德华·威尔逊去世:20世纪“蚁人”是如何诞生的
- 芯片|雷军:小米 12 Pro 经过工程师数月精心调校,是新一代训龙大师
- Test|vivo S12 Pro 性能专项测试:全能大师,全面出众
- 趋势|2021第十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周之“人工智能”“价值趋势”论坛今举行 14位经济学家、产业大咖奉上“投资大师课”
- 系列|vivo S12 Pro 首发体验:论美颜,我愿叫它一声“大师”
- 系列|realme GT2 Pro“大师?纸”真机曝光,采用生物基材料后盖
- 人物|“西瓜霜大王”邹节明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