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嘎之交背后的隐喻:明星带货会凉吗?

【|潘嘎之交背后的隐喻:明星带货会凉吗?】

|潘嘎之交背后的隐喻:明星带货会凉吗?
文章图片
图1/3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道总
来源:歪道道(ID:daotmt)
最近一段时间 , 网络热梗“潘嘎之交”自带黑色幽默疯狂刷屏社交网络 , 老戏骨潘长江与童星出身的谢孟伟由于一场直播连麦上演现实版“欧亨利”的反转 。 截止目前为止 , 有关这则闹剧衍生出来的系列网络词汇已经多达十几个 , B站的某则鬼畜剪辑播放量高达200多万 。
回望老艺术家这场不太光彩的败走 , 似乎处处都写满了直播带货的生存挑战 。 诚然 , 继数据刷单与打假风波后 , 直播间的生意俨然开始大浪淘沙 , 买卖双方相互衡量与审视的过程中 , 主播的选择尤为艰难 。
特别对于明星而言 , 去年 , 明星批量“下海”带货的表现不尽人意 , 例如坑位费80万的李湘直播五分钟 , 冷场销量为零;小沈阳直播安利白酒 , 下单20件 , 后续退货16单;叶一茜直播间成交额只有2000元;黄圣依仅仅卖出几个保温杯……等等 。
种种迹象将明星的商业价值拉下神坛 , 这份余温不再的“蛋糕”之前却依旧围得水泄不通 。 2020年 , 疫情耽误影视复工 , 加上淘宝等电商平台的推波助澜 , 明星走进直播间的例子数不胜数 。
但2021年 , “假燕窝”事件让消费者对直播购物的防御之心骤然上升 , 商家对于流量漂亮而实绩不佳的明星也纷纷敬而远之 , 明星带货的“内卷”的唱衰现象便一触即发 。 至少从网友对“潘噶之交”的解释中便可窥知一二 。
从影视到直播:人设经济永不倒
潘长江被全网花式众嘲之后 , 不少网友呼吁老艺术家远离资本气息过于浓厚的直播行业 , 这几年老戏骨人设崩塌的不在少数 , 六小龄童因为“六学”与“章口就来”成为B站镇站之宝 , 宋丹丹参加综艺都要被嘲讽为倚老卖老 。

|潘嘎之交背后的隐喻:明星带货会凉吗?
文章图片
图2/3

从主流舆论的角度来看 , 潘长江无疑是老戏骨人设“翻车”的下一位 , 但令人意外的是 , 尽管各大社交平台有关“劝潘子”的声音愈演愈烈 , 潘长江的带货成绩却依旧是难得地亮眼 。 有数据显示 , 4月的第三周中 , 潘长江以23.4万的销量高居抖音达人带货周榜的第三名 。
无独有偶 , 胖球数据调查显示 , 在过去4月的直播带货排行榜中 , 4月单月时间内潘长江累计带货高达8000万 , 位居直播带货榜上第46名 , 平均每月收益有800万 , 吊打一众数据惨淡的年轻艺人 。
有意思的是 , 谢孟伟卖贴牌酒 , 潘长江直播间的山寨茅台也免不了被口诛笔伐 , 但为什么前者痛哭道歉 , 后者仍然能赚得盆满钵满?有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 潘长江本身的人设与产品背后的消费群体有关键联结 。
以白酒为例 , 2019年中国白酒消费者的平均年龄在37岁 , 37岁以上的中年人群占白酒市场的将近40% 。 这与潘长江的粉丝群体极度契合 , 一来 , 潘长江连年的春晚表演使其个人形象有着强烈的国民度与信任感 , 二来 , “藩嘎之交”在社交网络中造就年轻人的鬼畜狂欢 , 这股网嘲或许并未渗透到潘长江的受众领域 。
这并不是偶然个例 , 事实上 , 明星带货翻车与否 , 与粉丝群体、人设还有产品是否相得益彰有很大关系 。 此前叶一茜直播推广茶具失败 , 根据知瓜数据显示 , 叶一茜618直播带货TOP3的品类为家电、日用百货、鞋帽箱包 , 飞瓜数据上女性受众占比达71.17% , 与茶具消费者并不匹配 。
吴晓波带货奶粉的成绩只有15罐 , 值得注意的是 , 飞瓜数据显示吴晓波的粉丝群体中男性占比高达72% , 与母婴用品市场脱轨甚远 。 罗永浩男性受众群体占比超70% , 科技数码产品在其直播间占很大比重 。
如今 , 电商平台陆续开始根据明星的形象打造带货个人“IP” , 例如 , 淘宝孵化出刘涛“刘一刀” 。 刘涛在屏幕上的贤妻形象使得她在家电、日用百货、食品饮料等领域表现不俗 。 同时淘宝的明星直播IP矩阵也在去年基本成型 。 就目前来看 , 聚划算至少有5个特定“人设官” , 包括“种甜官”景甜、“消价官”肖央、“抠价官”李好、“闫选官”闫学晶、“秦报官”秦海璐等明星IP , 这一系列明星矩阵在去年双十一战绩斐然 。
从影视到直播 , 可想而知 , 人设经济永不倒 。
尴尬的明星带货会凉吗?
电商直播蛮荒生长到现在 , 明星带货一直都备受争议 , 但略显尴尬与冷清的场面会就此导致明星在直播间“失业”吗?事实看来 , 未必如此 。 除了大陆明星 , 从去年10月至今 , 一大批TVB的艺人也纷纷入驻抖音 , 开启事业第二春 。
据星数不完全统计 , 2020年下半年至今 , 共有20多位香港艺人成为带货主播 。 尽管明星的带货口碑褒贬不一 , 但不得不承认 , 明星引导的消费趋势只增不减 。 CBNData星数《报告》显示 , 上半年 , 明星线上搜索量较去年同比增长37.6% , 明星引导消费金额更是同比增长52.3% 。

|潘嘎之交背后的隐喻:明星带货会凉吗?
文章图片
图3/3

2020年上半年 , 直播占据明星淘宝带货渠道的98% ,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家洛曾在节目中透露 , 2020年 , 中国演艺界99.5%的明星都走入了直播间 , 品类从服饰美妆一直延续到房车 。
或许很多人会匪夷所思 , 明明艺人的带货能力这么普通 , 为什么却能如此“自信”?究其根本 , 不少品牌邀请明星带货看中的并不是他们的带货能力 , 而是明星给品牌带来的“附加价值” 。 据悉 , 网红的带货能力虽然不可小觑 , 但论品宣 , 明星始终更胜一筹 。
凯度华通明略去年公布的一份研究显示 , 中国是全球第三大使用明星代言营销策略的市场 。 2019年淘宝直播吸引明星入局时 , 就曾经提出“播代言”的概念 , 简而言之 , 明星在直播界中推荐某款产品的时候 , 可以侧面形成一定的代言效应 。
调查显示 , 明星带货合作时 , 商家通常可以获得明星直播切片的1到3个月使用权 , 无论是淘宝店铺 , 还是其他线上宣发渠道均可投放 。 值得注意的是 , 普通艺人的肖像代言平均每年在300万—400万之间 , 一线艺人的价格更是高达1000万 , 即便是普通明星 , 单月平均肖像代言至少也要25万元 , 而带货坑位费的价值则在5万到10不等 , 从短时间的代言形象来看 , 商家的确有利可图 。
这是明星带货效果惨淡 , 但仍有艺人不断“下海”的关键所在 。 另一方面 , 明星下场带货极易引起社交舆论的关注 。 此前 , 鹿晗在薇娅直播间吃火锅 , 该话题在微博上的阅读量一度高达6.7亿 , 带货是次要的 , 重要的是产品借着明星“东风”刷足存在感 。
特别是如今品牌店播蔚然成风 , 2021年2月 , 品牌店播号同比1月增长了近一倍;截至目前 , 抖音品牌店播销售额稳定占总销售额50%以上 。 杨幂空降雅诗兰黛直播间 , 当晚直播间热度上涨超过4倍 , 雅诗兰黛直播间涨粉超40万 , 双十一期间 , 良品铺子携手吴亦凡开启零食直播带货 , 吸引超过1200万人观看 。
如果单就带货维度来看 , 明星的战斗力的确远远不敌职业主播 。 一场场翻车事件曾让明星的商业价值备受争议 , 但殊不知 , 或许在明星直播的背后 , 重点从来不在“带货”上 。
下一步 , 扎堆布局MCN?
胡海泉是明星中资本嗅觉较为敏锐的 , 2020年6月份 , 胡海泉创办MCN公司“聚匠星辰” , 旗下组成于震、李乃文、佘诗曼、姜珊等多位艺人的直播矩阵 。 今年11月 , 聚匠星辰已完成Pre-A轮融资 , 由小米独家投资 。
无独有偶 , 华少在入驻快手之时就成立了一家MCN机构 , 并在供应链上打出“肥华仔百货公司”的品牌 。
资本无利不起早 , 影视行业诞生直播MCN不仅是艺人的创业风口 , 不少传媒公司更是来势汹汹 。 天眼查数据显示 , 2020年以来 , 从事与影视相关的公司中 , 有1.23万家公司注销或吊销 , 欢瑞世纪、壹心娱乐、华策影视、慈文传媒等影视公司均在MCN领域有所布局 。
2020年5月份 , 上海市网络视听行业协会宣布成立MCN专业委员会 , 慈文传媒成为联合发起单位之一 。
2020年1月份 , 华谊兄弟子公司华谊创星与名赫文创集群、名赫文化科技进行合作 , 共同打造MCN及精品化内容矩阵 , 计划向企业提供艺人资源基础 。 5月份 , 欢瑞世纪在某招聘网站发布招聘MCN部门总监的信息 , 岗位职责包括组建公司MCN业务团队 。
根据Topklout统计 , 2019年中国MCN数量已达7500家 , 同比增长50% , 2017年-2018年中国MCN机构数量增速分别为304.76%和194.12%;2019年中国MCN市场规模已达113亿元 。
坦白来讲 , 影视公司涉足MCN机构有天然的优势 , 早在2017年MCN业务尚未完全爆发的时候 , 光合映画、卓然影业等影视宣发公司就开始转向这一领域 , 影视圈的流量与粉丝基础也将二者之间的逻辑直接捆绑在一起 , 比如华谊兄弟 , 旗下粉丝在4000万以上的艺人就有不下10位 。
“潘嘎之交”发酵至今 , 明星直播唱衰的声音此起彼伏 , 但一批明星倒下 , 还会有另一批站起来 。 明星带货或许在内卷 , 但彻底凉掉却很难 。 就算不带货 , 也可以藏匿在资本背后继续发力 。
而作为吃瓜群众 , 虽然吃着一波又一波的瓜 , 却无法也无力改变什么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