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域|vivo牵手蔡司背后:深耕影像长赛道决心凸显

集微网报道(采访人员 张轶群)2014年 , 当笔者第一次接触vivo时 , 当时的这家“小众”手机厂商正在尝试以影像拍照作为特色标签打开国内市场 。
如今 , 七年过去 , vivo已快速成长为全球领先的国际知名手机品牌;柔光自拍、逆光自拍、连续变焦、微云台……凭借一系列在移动影像技术上的创新 , vivo逐渐构建起差异化、立体化的显著竞争优势 。
这个过程 , 伴随的是vivo不断在消费者口碑以及市占率方面的节节攀升 , 是在“本分”价值观指引下对于打造伟大品牌的孜孜追求 。
去年底 , vivo宣布同国际光学巨头蔡司展开战略合作 , 成为继华为与徕卡后 , 第二家与顶级镜头厂商合作国内手机品牌 , 蔡司二十年来首度合作的中国手机厂商 。 vivo在市场地位、技术储备、坚定投入以及品牌理念等方面广受蔡司认可 。
凭借“影像领域专业技术+消费群体深刻洞察” , vivo同蔡司的牵手 , 开启了手机厂商同传统影像巨头国际合作和技术转化的新模式 。 同传奇携手 , 与伟大同行 , vivo在移动影像长赛道上深耕的决心正在进一步凸显 。

领域|vivo牵手蔡司背后:深耕影像长赛道决心凸显
文章图片

三个月敲定合作 vivo获高度认可
提起蔡司 , 很多人不会陌生 , 在半导体领域 , 如今最尖端的EUV光刻机搭载的就是蔡司镜头 , 这家具有175年历史的德国企业 , 是顶级技术的代表 , 是品质和实力的象征 。
蔡司大中华区总裁Maximilian Foerst告诉爱集微 , 多年来虽然经常收到合作邀约 , 但在考虑潜在合作伙伴时 , 蔡司非常谨慎 。
20年前 , 当蔡司首次涉足手机领域时 , 选择的合作伙伴正是当时如日中天 , 以30%市占率领跑全球市场的诺基亚 。 如今 , 作为蔡司在手机领域展开合作的首家中国厂商 , vivo凭借什么赢得了蔡司的认可呢?
笔者认为 , 有四方面因素 。
首先 , 两家公司理念高度一致 。 Maximilian Foerst表示 , 蔡司的核心理念 , 是追求高标准和创新 , 帮助消费者实现梦想和成功 , 这一点在vivo身上看得也非常清楚 。
vivo影像技术总经理于猛透露了一个细节 。 去年10月 , 蔡司方面派出一个由COO带队的考察团到vivo位于东莞长安的总部进行交流 , 在上午的沟通结束后 , 蔡司方面下午突然提出希望参观vivo的手机制造中心 , 了解一下vivo的排污处理系统 。
这有些出乎vivo的意料 , 在vivo的预想中 , 认为蔡司肯定会重点关注vivo的销量以及研发布局等方面的内容 。
“当天下午 , 我们向蔡司方面介绍了在生产材料、包装等方面的实践 , 包括我们有所有欧盟的、国际上的各种的质量认证 , 体系管理的认证等 。 因为vivo在电话机时代 , 在产品上一直坚持高品质要求 , 特别重视生产过程中的绿色和环保 , 参观完毕后 , 蔡司方面也对我们高度认可 。 ”于猛说 。
于猛认为 , 这实际上反映了蔡司对于vivo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 , 其实跟vivo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吻合 , 严苛的品质和环保要求都是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
第二 , vivo长期以来对于移动影像市场的重视和坚定投入 , 在该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得到了蔡司认可 。
2016年 , vivo正式将影像拍照作为手机核心能力 , 随后陆续推出的X30、X50两个系列产品也相继获得市场口碑 。 去年 , vivo还正式确认将影像定为企业未来10年发展的核心长赛道之一 , 更明确表示未来在影像领域的人员、资金投入不设上限 。 目前vivo已经在全球打造了7大影像研发中心 , 建立起超1000人的研发团队 , 在影像方面研发投入在2年前就超过200亿元 。
“vivo对影像长赛道的坚定投入 , 慢慢让蔡司看到我们并不是跟随市场热度的短期打法 , 而是以至少坚持十年的长期思路来做事 , 同时vivo未来全球化的布局也让蔡司看到我们的雄心 。 ”于猛告诉爱集微 。
第三 , 是vivo在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群体中的品牌影响力 。 4月14日 ,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发布报告称 , 2021年Q1 , vivo首次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排名第一 。 而在去年的Q4 , vivo和苹果并列亚洲市场第一 。
无论是销量成绩、行业地位 , 还是目标群体口碑、行业洞察力 , 对于蔡司而言 , vivo都是智能手机领域首选的合作品牌 。
第四 , 双方在品牌上契合 。 随着vivo的全球化进程的推进 , 如在欧洲市场拓展 , 蔡司可以进一步巩固其存量市场地位 , 而借助vivo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 , 蔡司在亚洲这个增量市场中的品牌形象也将不断提升 。
正是基于多方面对于vivo的高度认可 , 据爱集微了解 , 自去年8月首次接触后 , 仅用了三个月双方就达成了全面战略合作的意向 , 这种同国际巨头达成深度合作的速度 , 在国内手机行业中并不多见 。
对于vivo而言 , 通过和蔡司的携手 , 在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的同时 , 也能进一步提升其国际化视野 , 积累同海外企业合作的经验 , 学习到国际巨头在企业管理方面的优秀实践 , 这对年轻的vivo而言非常重要 , 也有助于其全球化战略的推进和全球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
开放双赢 X60系列大获成功
2016年 , vivo重新坚定回到影像赛道的决心后 , 便开始同国际领先的相机厂商接触 。 彼时由于中国没有相机产业 , 在光学、Sensor、ISP等核心技术方面 , 产业链人才相对薄弱 , 寻求国际合作是能够快速积累knowhow的有效方式 。
但在这一过程中 , vivo始终没有放弃对自研影像方面技术能力的打造 , 这实际上是vivo的一种战略远见 。
于猛强调 , 手机厂商的影像团队一定要有技术储备和认知 , 如果全都依靠供应链技术创新 , 无法形成差异化优势 。
vivo希望通过同蔡司的合作 , 将其对于在光学、Sensor、ISP等影像领域强相关技术的认知 , 同vivo自有的技术积累和认知结合起来 , 能够和目前的AI技术、数字化技术结合起来 , 并功能化至vivo的手机产品中 。
蔡司消费者光学技术与创新主管Torsten Sievers对于vivo在移动影像方面的积累给予很高评价 , 认为具有“非常高的技术储备”、“胜于以往其合作的其他厂商” 。
“只有自己能够自洞察新技术 , 才能推动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和我们一起去做联合研发 , 去做一些定制化、差异化的技术和产品创新 。 ”于猛强调 。
今年1月 , 搭载vivo和蔡司共同研发打造的“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的X60系列手机一经问世便取得成功 。 不仅在销量上比上一代X50系列提升了近2倍 , 而且拿下天猫、京东、苏宁等多个平台的销量+销售额冠军 。
近年来 , 不乏手机厂商同传统影像厂商的合作的案例 , 如华为同徕卡、一加同哈苏等 。 但有别于其他手机厂商的仅限于品牌或认证等形式的合作 , vivo和蔡司从一开始便确立了开放且深度的合作宗旨 , 着眼于实质的技术提升 。
在Torsten Sievers看来 , 这种合作是一种互相交流碰撞思想 , 不断探讨研发的过程 。 令他印象最深刻的 , 是双方研发人员从一开始就保持开放式的合作态度 , 共同发展技术 , 不断拓展思维 , 为X60系列的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
Torsten Sievers介绍 , 比如“Biotar”人像风格是vivo X60系列智能手机的相机内置功能 , 可让手机拍摄出类似于蔡司Biotar镜头摄制的标志性人像 。 在当初vivo方面提议希望能够在X60中引入这一人像功能要求之后 , 蔡司方面立即对相关内容做了回应和优化 , 然后给到vivo , 在短短一天之内便得到了vivo的进一步回应 。
“从这个想法的提出到最后的实践 , 中间经历的时间非常短 , 正是由于双方有这样一种开放式的、开诚布公的合作态度 , 才能让我们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在技术上和产品上的改进 。 ”Torsten Sievers说 。
除了Biotar外 , X60系列手机中还引入了蔡司T*镀膜等技术 。 Torsten Sievers称未来将会看到更多其他的专业影像技术出现在vivo的智能手机平台上 。
于猛认为 , 尽管X60系列取得了非常理想的销量成绩 , 但vivo对于成功的定义 , 更看重消费者和用户的体验 , 以及对于双方合作成果的认可 。
据于猛介绍 , X60系列产品上市后 , 无论是专业媒体的评测 , 还是目标人群的反馈都非常正向 , 特别是专业摄影群体中 , 收获了对vivo非常多的正面反馈和肯定 , X系列定义是专业影像旗舰 , 能否得到专业人群对专业效果的认可是vivo最看重的 。
“这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双方合作更大的信心 , 合作能给消费者和用户带来真正的价值 , 这个合作才有真正的意义 。 ”Maximilian Foerst表示 。

领域|vivo牵手蔡司背后:深耕影像长赛道决心凸显
文章图片

【领域|vivo牵手蔡司背后:深耕影像长赛道决心凸显】与伟大同行 深耕移动影像长赛道
vivo与蔡司的合作在X60系列产品上迅速取得了成功 , 但据爱集微了解 , 双方的合作并不只着眼于短期的技术快速落地 , 而是建立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 。
相比以往中国手机品牌同海外品牌合作时 , 更多的是借助品牌的号召力 。 此次同蔡司的合作 , vivo计划在双方成立的联合实验室中 , 围绕长短两条线同时着手进行 。
实际上 , 这是国内手机品牌同传统影像大厂合作模式的深入推进 , 也是vivo坚定在影像领域深耕的决心的体现 。
一是中短期线 , 采用技术评审、技术指导和技术认证的方式进行产品研发 。 二是中长期线 , 共同探讨未来几年内技术落地的可能 , 从更长时间维度 , 了解关于消费者的认知和需求 。
“移动影像在尺寸、厚度、镜片材料等方面跟传统影像还有很多不同 , 专业影像的技术迁移到移动影像上会遇到更多挑战 , 依托于双方的联合实验室 , 可以对中长期需要突破的技术进行研究 。 ”于猛说 。
据于猛介绍 , vivo和蔡司在对于未来影像的发展上 , 达成了在两个长期方向的共识 。
一是影像健康方向 。 因为蔡司在去蓝光方面有非常卓越的技术积累 , 未来双方将在屏幕或镜头上使用健康类蓝光技术方面进行探索 。
二是3D影像 。 包括视频类、AR和VR等技术 , 会尝试将一些产品化的技术转移到vivo手机上 。
据于猛透露 , 下半年vivo的下一代旗舰机就要推出 , 目前硬件层面基本已经确定 , 在人像、防抖和视频三方面将有突破性的表现 , 对此vivo很有信心 。
“下一代旗舰产品不仅带来直观影像效果提升 , 更多是能给用户带来体验、情感方面的共鸣 , 这也是vivo希望跟蔡司一起把饱含科技力量、人性善意、艺术美感的影像体验放入移动手机行业上的很重要的初衷 。 ”于猛说 。
未来以手机为主体的移动影像拍摄 , 最主要的差异化和竞争力来自情感和效率两个层面 , 这一点vivo看得十分精准透彻 。
从效率上看 , 要考虑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和物理成本满足用户需求 。 比如如今手机摄影中加入很多场景识别和功能模式选择 , 尽可能让用户不需要很专业的影像知识储备 , 也能简单拍摄出媲美以往专业影像设备的成像效果 。
而从情感层面 , 未来的影像拍摄也不仅仅是单纯的记录 , 更多包含了拍摄者对于环境、社会 , 包括内心想法的表达 。 未来的移动影像 , 追求的不仅是硬件、参数 , 更重要的是能够唤起摄影爱好者在情感上的共鸣 , 让冰冷的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有温度的伙伴 。
从以上两个角度分析 , 提高移动影像的专业效果和情感表达 , 这一理念无论是vivo和蔡司 , 都是高度认可的 , 也迎合了年轻一代对于专业摄影有着非常强烈的热情和兴趣 , 并有非常强大的创作和创意的意愿 。 近一阶段 , vivo和蔡司在全国多地举办“vivo蔡司影像展” , 也正是这种人文影像理念的体现 。
于猛认为 , “效率+情感”是vivo认为的除了功能层面和技术层面之外重点聚焦的两个方面 , 这会让vivo在影像长赛道上发展得更稳更健康 。
“vivo与蔡司也将在这两个领域长期共同探讨 , 通过和蔡司这样伟大的公司合作 , 会加速vivo的成长和学习 , 只有在战略和新技术的认知判断能力变强 , 未来在影像这个长赛道胜出的机率才会更大 。 ”于猛说 。
(校对/范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