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免“印度太子”后,63岁的孙正义后继无人


|罢免“印度太子”后,63岁的孙正义后继无人
文章图片
图1/6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小满
来源:首席人物观(ID:sxrenwuguan)
19岁时 , 还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读书的孙正义 , 给自己立下了这样的人生规划:
“无论如何 , 20多岁的时候 , 正式开创事业、扬名立万;30多岁的时候 , 至少要赚到1000亿日元;40岁的时候 , 为干出一番大事业 , 开始出击;50多岁的时候 , 成就大业;60多岁 , 交棒给下任管理者 。 ”
现年63岁的孙正义 , 掌舵着年净利润(2020财年)高达4.9879万亿日元的软银集团 , 而他本人的最新身家也达到了416亿美元 , 位居日本首富 。
扬名立万、成就大业、赚够1000亿日元……这些写在青春狂想里的人生目标 , 如今已经一一实现 。
对于孙正义来说 , 寻找一位合适的接班人 , 成为了自己往后10年面临的重要课题:
“最难的是选接棒人 , 最初设想的是60岁的时候锁定接棒人的人选 , 如果可以 , 60岁并不是直接隐退 , 现在医疗技术也这么发达 , 如果自己健康 , 即使到了70多岁、80多岁 , 我还是想以另一种形式 , 比如软银集团会长等形式 , 继续参与着 。 ”
孙正义的接班人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能够共担使命 , 非常关注科技 , 还必须懂融资 。 ”
其实早在7年前 , 孙正义就曾为自己确立了一位接班人:曾长期担任Google欧洲运营副总裁的印度人尼科什·阿罗拉 。

|罢免“印度太子”后,63岁的孙正义后继无人
文章图片
图2/6

为了让新加入的阿罗拉能够顺利接班 , 孙正义甚至将追随自己多年的软银总管宫内谦 , 从副总裁直接降为了普通董事 。
但最终 , 这场雄心勃勃的接班计划 , 只进行了两年就彻底流产 。
2016年 , 阿罗拉被迫请辞软银总裁的职位 , 这也让时年58岁的孙正义真正看清了自己的内心:
“我曾考虑在我年满60周岁时交出我的CEO位置 , 但现在觉得我还是有点太年轻了 , 还有精力继续我的工作 。 ”
01
软银:走出漩涡中心
近日 , 软银集团发布了2020年财报 , 业绩实现了大幅提升 。
截至2021年3月31日 , 软银的净销售额为5.628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326亿元) , 较上年同期增长7.4% , 归属于软银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879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948亿元) 。
这不仅创造了日本企业的盈利记录 , 也让软银一举成功超越微软 , 成为了继苹果和沙特阿美之后 , 全球第三大最赚钱的公司 。
在隔天召开的财报电话会议上 , 孙正义说:
“两年前虽处于摸索阶段 , 但(作为投资公司的)结构已经形成 。 对我而言确实有很多遗憾 , 比如对WeWork、Greensill和Katerra的投资失误……在很多方面我们还缺乏系统性的投资方法 , 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 ”
孙正义的“自我检讨”并非空穴来风 , 仅仅在一年前 , 软银集团交出了自1994年上市以来的最差成绩单:年度营业亏损高达130亿美元 。
2019年 , 软银旗下愿景基金的88个投资项目中 , 有多达50家公司的估值出现下滑 。
其中 , 愿景基金重金投入的Uber和WeWork出现大幅亏损 , WeWork及其三家关联公司估值下降46亿美元 , Uber的估值更是直接下降了52亿美元 。

|罢免“印度太子”后,63岁的孙正义后继无人
文章图片
图3/6

在总结财报时 , 孙正义表示向WeWork投资数十亿美元之举是极其“愚蠢的” 。
2020年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 , 更是直接加重了软银集团的营收危机 。
为挽救软银股价 , 软银出售了高达4.5万亿日元的资产进行股票回购 , 与此同时 , 孙正义还向多家银行质押了多达60%的软银股份 。
即便如此 , 孙正义还是展现出了乐观主义者的本色:“愿景基金遇到的困难就像小孩子的游戏 , 和上一次危机相比 , 我现在像从上面向山谷底部望去 , 在情况变好之前 , 我们会努力活下去 。 ”
一年后 , 孙正义果然如愿挺过了危机 。
软银不仅抹平了去年的债务窟窿 , 甚至还创造了盈利新高 , 这得益于愿景基金投资项目的密集IPO 。
2017年5月正式成立的愿景基金 , 是由孙正义和沙特公共投资基金等机构联合发起 , 目前一期、二期共投资了125家公司 。
去年全球央行的集体放水 , 愿景基金乘势为软银创造了6.29万亿日元的年度投资收益 。
这其中 , 最大的一笔投资回报来自于韩国版阿里巴巴Coupang , 软银在这家公司中持股近40% , 获得了245亿美元的投资回报 。
去年8月 , 软银曾注资13.5亿美元的“贝壳找房” , 在赴美上市后股价一路飙升 , 11月股价达至最高峰时 , 给软银带来了高达375%的投资回报率 。
到了年底 , 美国餐饮外卖平台DoorDash又成功上市 , 孙正义再次获得了约110亿美元的盈利 。
近年来 , 愿景基金开始在中国密集投资 , 从自如、满帮 , 到滴滴自动驾驶、字节跳动等企业 , 都获得了来自软银的资金支持 。

|罢免“印度太子”后,63岁的孙正义后继无人
文章图片
图4/6

愿景基金财务主管纳夫尼特·戈维尔在财报会上表示 , 这些来自中国的独角兽企业 , 都是“巨大价值有待释放的大手笔投资 。 ”
就在日前 , 叮咚买菜宣布完成3.3亿美元D+轮融资 , 由软银愿景基金领投 。
至此 , 叮咚买菜累计融资金额达10.3亿美元 , 有消息称 , 叮咚买菜预计最快于今年赴美上市 。
成功度过疫情时期的财务危机后 , 软银正在实现全面复苏 , 孙正义甚至谦虚地表示 , 去年5万亿日元的利润“并没有成就感” , 计划还将进一步扩大投资 。
伴随着孙正义野心不断扩张的 , 是他已经年过六旬的年纪 。
自“储君”阿罗拉被废后 , 孙正义也罕见地再次提及接班人的问题 。
熟悉软银内部政治的人都知道 , 在权力即将交接的时刻 , 总会掀起一阵阵狂风巨浪 。
02
阿罗拉:太子覆灭记
1968年 , 尼科什·阿罗拉出生在印度北方邦 。
由于家庭种姓地位并不高 , 所以想要出人头地 , 阿罗拉的选择并不多 , 在当医生和工程师之间 , 他最终选择了后者 。
从印度工科大学毕业后 , 21岁的阿罗拉拿着一张单程机票 , 只身前往美国求学 , 那时候他全身只有100美元现金 。
和许多初来美国的人一样 , 阿罗拉寄宿在朋友家里的沙发上 , 他一边求学 , 一边打零工赚取生活费 。
毕业后 , 他先是在美国一家投资公司工作 , 后来加入了刚成立不久的谷歌 , 正是在这里 , 他结识了自己的“伯乐”:孙正义 。

|罢免“印度太子”后,63岁的孙正义后继无人
文章图片
图5/6

孙正义后来回忆道:“阿罗拉是一个很顽强的谈判者 , 我通过谈判了解了他的实力 。 看他谈判时的眼神和肢体动作 , 我就觉得这个人不简单 。 ”
在加利福尼亚的日式餐厅 , 孙正义第一次正式邀请阿罗拉加入软银 , 并承诺他将会以后接替自己 , 成为软银集团的权力核心 。
结果 , 这一盛情邀请被阿罗拉婉拒 。
后来二人在洛杉矶再次相遇 ,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孙正义 , 这次为阿罗拉开出了总额300亿日元的天价合同 , 最终才成功将阿罗拉收入麾下 。
对于印度人尼科什·阿罗拉来说 , 前往位于东京汐留的软银总部工作 , 不仅需要过人的业务本领 , 也需要平衡人际的灵活手腕 。
显然 , 阿罗拉把一切都想得太过简单了 。
阿罗拉正式加入软银后 , 公司公布了新一期的人事名单:
阿罗拉以代表董事的身份就任副总裁 , 原先副总裁宫内谦被降为了普通董事 , 刚刚成为董事的财务总管后藤芳光 , 以及战略官藤原和彦都被直接剥去了董事职位 。
在公司内部看来 , 这样的人事安排 , 完全是为了让阿罗拉坐稳二把手的位置 , 但孙正义却遭到了后藤和藤原的直接“逼宫” 。
后藤芳光质问道:“如果公司需要我 , 那么我会全力以赴 。 如果不是那样 , 请直言相告 , 到时候我就走自己的路 。 我想一直为软银和孙先生效力 , 但是如果这是我的一厢情愿 , 那就没办法了 。 ”
这让孙正义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 对于软银集团来说 , 后藤和藤原都是拼杀多年的老臣 , 他们如果离去 , 软银必然会受到重大打击 。
与此同时 , 阿罗拉带来的外籍管理层和软银本部元老之间的重重矛盾 , 也逐渐摆上了台面 。
在宫内谦等一众元老看来 , 阿罗拉不善于和人交流 , 需要进行决策时“经常见不到他 , 即使见到了也不会认真听你讲话” 。
2016年1月底 , 孙正义收到了一封发自美国的举报信 。
信的内容是软银集团的多位股东 , 集体指控阿罗拉涉嫌内幕交易 , 要求软银对其进行调查 。
原来 , 阿罗拉在2014年9月加入软银以后 , 没有卸任美国“银湖伙伴”投资公司的高级顾问 。
巧合的是 , 银湖也投资了中国的阿里巴巴 , 而软银正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 。
2015年1月 , 阿里巴巴的股票突然暴跌20% , 但在此之前 , 银湖却抛售了所持有的阿里股票 , 避免了巨额损失 。
信中表示 , 从银湖的操作时机来看 , 在两家公司同时任职的阿罗拉有内幕交易的嫌疑 , 其所处的重要职位 , 很可能让他事先知道这一系列的事态 。
随后 , 软银委托了两家外部律师事务所 , 成立了特别调查委员会对此进行内部调查 , 并在最终完成了数百页的调查报告 。
关于报告的内容 , 软银集团从未对外披露 , 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这份报告毫无价值” 。
在软银为阿罗拉“洗脱嫌疑”的同时 , 阿罗拉也正式与软银宣布告别 。
加入软银的两年时间里 , 阿罗拉拿走了2亿美元的高额薪酬 , 他也成为了全球收入最高的公司高管之一 。
他说:“在软银 , 孙正义让我帮他寻找将来事业的种子 。 我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 , 以我自己的方式 , 当然跟他不一样 , 我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 , 我一直在做自己该做的事 。 ”
这场短暂的“交接”风波过后 , 软银内部很少再有人谈及阿罗拉 。
孙正义众望所归的继续领导 , 他也不再动60岁完成交接的念头 , 软银这艘列车也重新步入正轨 。
03
孙正义:野心没有边界
日本佐贺县鸟栖站附近的无番地 , 这里是孙正义出生的地方 。
为什么叫无番地?
因为这里是非法占用土地 , 每家每户都没有门牌号 。
【|罢免“印度太子”后,63岁的孙正义后继无人】当地居民长期住在简陋的棚屋里 , 空气中时常弥漫着牲畜和猪食的味道 , 孙氏一家就靠养猪为生 。
每到夏天 , 这里散发的气味浓度都会增加数倍 , 即使路过都会觉得恶臭难当 , 而孙正义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 。
上初中时 , 父亲孙三宪做起了弹子房和消费信贷生意 , 没想到一举成功 , 从此一家人搬到了北九州 , 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
在升入高中不久 , 受到父亲的影响 , 孙正义也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企业家 。 ”
一次偶然的交流之旅 , 让孙正义坚定了前往美国读书的信念 , 还没等到高中读完 , 他就递上了退学申请 , 踏上了前往加州的飞机 。
关于孙正义的在美国刻苦求学经历 , 在被人们的加工中不断神化 , 如今已经变成了励志鸡汤的经典案例 。
比如:他两年读4000本书、高中读了三个星期就跳级毕业等等……
孙正义本人如此描述中那段时光:
“在大学里 , 可以不夸张地说 , 没有一个人比我学习更用功 。 吃饭的时候都是右手拿书 , 左手拿叉子 , 那时就想 , 要是能用双眼看着吃 , 一定会更好吃 。 ”
在努力读书的同时 , 孙正义每天还要逼自己构思一个新发明 , 虽然只会花费五分钟时间 , 但坚持的力量 , 让他最终积攒了250个发明之多 。
后来 , 他以1亿日元卖给佐佐木正的“有声电子翻译机” , 也正是这250多个发明中一个 。
在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后 , 孙正义回到日本 , 在1981年正式创立了软银 , 意思就是软件银行 , 当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推销套装的软件 。
后来软银全面转型为投行的重要原因 , 自然少不了孙正义押宝阿里巴巴带来的巨额收益激励 。
新世纪刚刚开启 , 在北京市东方广场的UT斯达康总部 , 马云第一次见到了孙正义 。

|罢免“印度太子”后,63岁的孙正义后继无人
文章图片
图6/6

在此前 , 刚刚拿到500万美元高盛投资的马云 , 已经拒绝了38家想要入股的投资商 。
两个人原本计划1个小时的对话 , 只进行了6分钟就被孙正义打断 , 他激动地对马云说道:“我决定投资你的公司 , 你要多少钱?”
马云先是吃了一惊 , 然后缓过神来说:“我没有打算问你要钱啊 。 ”
就这样 , 马云拒绝了孙正义的投资计划 。
虽然吃到了闭门羹 , 但孙正义依然不愿意放弃 , 20多天后 , 他亲自邀请马云前往日本商谈软银注资的事宜 。
最终 , 在孙正义的盛情之下 , 马云同意了软银投资3500万美元 , 这是此前高盛投资的7倍之多 。
回国后 , 马云又觉得3500万太多了 , 又“砍价”砍到了2000万美元 。
截至今日 , 软银对阿里巴巴依然持股25.9% , 价值高达将近1500亿美元 。
在今年的财报会上孙正义表示 , 阿里巴巴股权占软银净资产的43% , 软银愿景基金一期和二期占净资产的25% 。
如同不断膨胀的资产数字 , 孙正义的野心也没有边界 。
早在2010年 , 孙正义就拿出了一份长达133页的PPT , 这其中包含着他耗费6年时间研究的300年愿景规划 。
在孙正义的规划里 , 信息革命将引领300年后的人类未来进程 , 而软银的使命 , 就是“致力于增加人类的欢乐” , 要在这300年期间 , 成为“引领人类信息革命的领军企业” 。
为什么是300年?
孙正义十分仰慕日本幕府时代的志士坂本龙马 , 作为日本存在时间最久的政权 , 德川幕府在历史上持续了265年 , 但最终被坂本龙马推翻 。
而孙正义的愿望 , 就是要建立一家比德川幕府存在更长久的企业 。
他说:“企业是有可能超过我的寿命继续存在的 。 所以从创业的第一天我就想 , 必须要打造比江户幕府更长寿的企业 。 国外有很多持续时间超过300年的组织 , 就像东罗马帝国一样 。 所以我觉得自己也可以做到 。 ”
虽然只有一米五的身高 , 但孙正义的锐气和野心从不输给任何人 。
无论是学生时代 , 还是创业时期 , 他一直都是彻底忠于自我的判断 , 为达目的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
软银的总部曾经多次更换地址 , 目前驻扎在东京汐留地区 , 和美国希尔顿集团旗下的顶级酒店 Conrad Tokyo在同一座大楼里 。
今井康之被称为软银的“销售三剑客”之一 , 他曾经向孙正义提议:“软银现在也壮大了 , 是不是可以考虑建一栋总部大楼?”
但孙正义的回答让他觉得万分意外:
“我是不会建那种东西的 , 为什么要建总部大楼呢?那不是自己给自己的公司设定边界吗?软银的边界今后会越来越广 , 即使建了大楼 , 很快就会满得装不下的 。 ”
听了这番话 , 今川康之觉得异常失落 。
但是后来细想想 , 他说:“这确实也符合孙先生的个人风格 。 ”
在孙正义接受的最近一次采访中 , 接班人的问题依然悬而未决 。 软银接下来的300年大计 , 他还没有找到接棒的第一个人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