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声音左右中的左晖


|两种声音左右中的左晖
文章图片
图1/1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三表猫
来源:三表龙门阵(ID:sanbiao1984)

企业家左晖因病去世 。
科技自媒体罗超在知乎的相关话题页里以“回答”的形式发了一篇悼念文章 。
最早的一条留言已经显示为:“该评论因违反社区规范被删除”
想来是则不友善的话语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文章下面出现类似性质的高赞留言越来越多:
开个酒庆祝一下……
请你务必给左老板做个伴……
给你也安排个路灯吧?啊?
虽然说死者为大 , 但是我们工人阶级从来不会同情作恶多端的资本家!!
数小时后 , 罗超或已经许感觉到脑海中的“路灯”忽远忽近了 , 紧急将答案修改成:
“哎 , 只能一声叹息 。 不知道说啥了 。 不敢说话了 。 ”
回到自己的小群里 , 群主罗超继续感叹:“不管怎么说都会遭骂 , 除非你骂贝壳 。 ”

在颇有“反资本家大本营”色彩的网络社区里 , 即使你不带感情色彩的贴上左晖的百度百科 , 那都不是“遭骂” , 而是“找骂” 。
但在我的微信传播圈 , 目力所及 , 人们极为肯定左晖对房产中介行业做出的贡献 , 并争相传播他的创业理念 。
“做难而正确的事” , 成为昨夜朋友圈里最闪亮的金句 。
互联网、财经媒体出具的报道都偏正向 , 更有感性的采访人员满上一杯白酒 , 遥敬去到另一个世界的左晖 。
左晖去世 , 舆论场呈现两极化的评价 , 是一件颇具指向性意义的事 。

要知道目前关注互联网等相关产业的报道者、评论者 , 多是具备健全人格 , 享受时代飞速发展红利的人 , 他们基本能做到作品不受极端思想的干扰 , 并尽量压制个人情绪 , 尽可能凸显专业主义 。
如果再过十年 , 当习惯“反资本叙事”的年轻人成为虎嗅、品玩、钛媒体的执笔者 , 企业家去世后 , 还能配得上一篇公允得体的讣告吗?“挂路灯”、“开香槟”这种词会不会公然出现在报道中?(在某些平台 , 反资本的主题内容俨然是财富密码了)

左晖绝非完人 , 链家、贝壳如同所有企业一样 , 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光彩的事 。
我们有机会去复盘这个人以及这个人背后的事业 , 相信在度过追思的“礼貌期”之后 , 更立体、更多维的报道会出现 。
可这种脑力激荡在一些年轻人眼里简直是多余的 。 他们有更为直接的方法论:老板就是资本家 , 资本家是有原罪的 , 是嗜血的 , 是不幸福生活的罪魁祸首 。
他们用这套理论解释所有社会现象 , 并在一些网络社区中形成了观点上的绝对多数派 。
他们并不恨具体的人 , 而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 。
一次不愉快的体验 , 生活累计的压力 , 足以摧毁他们对产业进化的认知 。 譬如 , 把蛋壳的帐算到贝壳上的 , 笃定认为中介一手抬升了房价 。

这构成了滋长“反智主义”的肥沃土壤 , 树立着密密麻麻不能讲道理的“口号人” 。
有理由相信 , 那些毕生致力于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优质服务、致力于提升人们生活体验的企业家 , 百年之后大抵都会遭受左晖似的两极化评价 。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 , 类似“还没挂路灯就死了怪可惜的”这种在知乎戮得一千多赞的评论 , 暂时还无法登上专业媒体的版面 。

我提到这些现象 , 绝不是想树立观点上的“稻草人” , 非得扒开屁股找丁字裤 。
实在是 , 它已经巍峨耸立 , 让人无法假装看不见 。
反对者的声音中 , 我看到一篇言之有物的文章提及了“自如甲醛房”诉讼过程 , 作者最后写到:“财富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 。 ”
他认为企业家的人性是复杂的 。 这是公允的态度 。
我们必须承认每个人对左晖的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 。
有人认为他树立了行业的标杆 , 并被他充沛的领导力所感染 。
而有些被类似“甲醛屋”等体验上的问题困扰过的人自然对他颇有微词 。
有事说事 , 这些都在合理的评价范围内 , 是人无完人的注脚 。
而在另一种极端叙事中 , 左晖们的功过是模糊的 , 不必细究的 , 一律贴上资本家的标签 , 接着就是熟悉的那些喊打喊杀的话了 。 左晖不过是情绪代偿的对象罢了 。
左晖说过:“希望我们的存在 , 能让行业变得有些不一样 。 ”
这种“不一样”让更多人看到了、体会到了 。 而有些人要的“不一样”是想花两千块钱就能在东三环租到一个30平的开间 。
坦白讲 , 你把谁挂在路灯上 , 这都是做不到的 。

眼见着企业家逐渐“工具人”化 , 他们言语上必须避免触碰社会某些群体的情绪 , 必要时还要成为他们解压的充气玩偶 , 并准备好承受他们写具的充满攻击性的悼词 。
最吊诡的是 , 他们可能拿着你的薪水 , 在资本搭建的平台 , 做着这一切 。
企业家不好当 , 难怪好多人正值盛年便挂印而去呢 。
【|两种声音左右中的左晖】(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