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饭财经|为什么互联网大厂创始人退休越来越早?


盒饭财经|为什么互联网大厂创始人退休越来越早?
文章图片
图1/2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任娅斐
来源 / 盒饭财经
新老一代企业家对公司的探索 , 留下一个巨大疑问:为什么互联网大厂创始人在年富力强时选择急流勇退 , 而传统企业家却依然老骥伏枥 , 志在千里?
38岁 , 正值一个企业家创造财富的黄金年龄 , 张一鸣却退休了 。
5月20日 , 张一鸣发布内部信 , 宣布卸任字节跳动CEO一职 , 由字节跳动联合创始人梁汝波接任 。
在这份内部信中 , 张一鸣谈到:“我们有幸抓住了时代发展的机遇 , 基于机器学习技术在移动端和视频上进行创新与实践 , 取得了一些成绩 。 虽然公司业务发展良好 , 但希望公司还能持续有更大的创新突破 , 变得更有创造力和富有意义 。 ”
因此 , 张一鸣决定放下公司日常管理 , 聚焦远景战略、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等长期重要事项 , 计划“相对专注学习知识 , 系统思考 , 研究新事物 , 动手尝试和体验 , 以十年为期 , 为公司创造更多可能” 。
这一说辞 , 像极了两个月前刚卸任拼多多董事长的黄峥 , “如果要确保它(拼多多)10年后的高速高质量发展 , 那么有些探索现在已经是正当其时了 。 我作为创始人 , 跳脱出来去摸一摸10年后路上的石头 。 ”
如果细数 , 此前还有40岁便退休 , 跑去美国“享受生活”的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因不可控因素 , 46岁退居二线的刘强东 , 辞别美团联合创始人的王慧文 , 还有55岁卸任阿里董事局主席的马云 。
企业家的四五十岁 , 正是经历旺盛、决策果断、阅历最丰富的黄金年龄 , 但这些互联网创始人们却恰恰选择退出一线舞台 。
这与老牌传统企业形成了鲜明反差:何享健70岁卸任美的董事长、柳传志75岁卸任联想董事长、郭台铭69岁交棒刘扬伟、鲁冠球72岁病逝时仍是万向集团董事长 。
此外 , 还有任正非(77岁)、宗庆后(76岁)、曹德旺(75岁)、张瑞敏(72岁)等等企业家 , 在六七十岁高龄仍奋斗在一线 , 曹德旺更是宣称:75岁算什么?我要干到100岁 。
新老一代企业家对公司的探索 , 留下了一个巨大疑问:为什么互联网大厂创始人在年富力强时选择急流勇退 , 而这些传统企业家却依然老骥伏枥 , 志在千里?
60岁以上董事长占三成
急流勇退的互联网大佬 , 并非张一鸣一人 。
从财富中文网发布的2020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境内外上市公司) , 以及非上市企业中 , 盒饭财经搜集整理了40后、50后、60后、70后、80后的数百位知名企业家 , 并从中逐一筛选 , 找到了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30位企业家 。

盒饭财经|为什么互联网大厂创始人退休越来越早?
文章图片
图2/2
30位企业家在任以及退休时年龄统计 | 盒饭财经制图
在这些企业家中 , 目前仍在一线并担任董事长、总裁的共有19人 , 其中60岁以上的有9人 , 占到30%;已经完全退休不掌管公司事务 , 或者退居二线的共有11人 , 退休时年龄在50岁以下的有5人 。
其中 , 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 , 早在2001年时就退居幕后 , 移民美国开始享受“退休”生活 , 但段永平目前仍任步步高董事长 。
巧合的是 , 他的“徒弟”黄峥 , 也是在41岁时 , 卸任拼多多董事长一职 , 彻底从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中抽身 , 而早在去年7月份 , 黄峥就已经卸任CEO , 并透露了隐退之意 , 在拼多多上市敲钟之时 , 黄峥甚至都没出现 。 而在退休后 , 黄峥选择投身于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 , 用另外的方式关注和支持拼多多的成长 。
作为企业家中最好的人口学者 , 梁建章曾两次辞去携程CEO一职 , 退居二线 , 放权职业经理人 , 一次是在2007年 , 理由是他要赴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 最近一次则是在2016年 , 而按照携程的官方说法 , 算是退而不休 , 梁建章担任携程执行董事局主席 , 一直专注于创新、国际化、技术、投资和战略联盟等业务 。
马云宣布退休 , 辞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职务时 , 则是在55岁生日当天 。 而在去年 , 马云又正式退出董事会成员 。 马云正式退休后不到一年 , 美团二号人物王慧文、陌陌创始人唐岩等知名企业家 , 也都相继选择放手 。
如今 , 这些成立时间在20年左右的第一代互联网企业中 , 仍然活跃在一线的创始人们 , 还有李彦宏、雷军、王卫、马化腾 。
不同于上述这些互联网创始人们 , 传统老牌企业家们还仍然奋斗在一线 。 王石退出万科时 , 年龄在66岁 , 已经是这些企业家中最早宣布退休的 , 此外还有郭台铭 , 辞任鸿海董事长时年龄在69岁 , 美的创始人何享健退休时则是在70岁 ,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交棒时 , 则是在75岁 。
而任正非(77岁)、宗庆后(76岁)、曹德旺(75岁)、张瑞敏(72岁)、董明珠(67岁)、王健林(67岁)、陈东升(64岁)、李东生(64岁)、许家印(63岁)、俞敏洪(59岁)、李书福(58岁)、张近东(58岁)、王传福(55岁) , 仍在任上 。 其中 , 70岁以上有4位 , 60岁以上企业家有5位 。
关于退休 , 上述企业家们面临的问题也各有不同 。
例如典型如华为 , 采用的是轮值制度 , 在与外媒的一次对话中 , 任正非曾称“我不知道谁是未来的接班人”;76岁的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 , 极少传出退休传闻 , 最近一次是在2019年 , 经济观察报引述了宗庆后说有准备退居二线的想法 , 但娃哈哈集团立即出面否认 , 而关于其女儿宗馥莉接任职位的消息一直甚嚣尘上;俞敏洪则在去年3月的一场直播中提到 , 已经在考虑退休的时间 , 但还不能公开;而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则称要继续做到100岁 。
企业家退休百态
一代人终将老去 , 但总有人正年轻 。
2013年 , 马化腾在众安保险公司开业仪式上 , 讲了一个金句:即使你什么错都没有 , 就错在你太老了 。
“我最担心不理解以后互联网的主流用户的使用习惯是什么 , 包括QQ也好 , 微信也好 , 没有人保证一个东西是永久不变的 , 因为人性就是要更新 , 即使你什么错都没有 , 就错在你太老了 。 ”
即使这些企业家中年轻如马化腾、李彦宏 , 随着年岁渐长的事实 , 也难掩焦虑 , 更何况创立更久的传统企业 , 面对永远追求新奇的用户 , 企业传承已经成了关乎企业生死的大问题 。
2018年 , 界面曾联合今日头条发布了2018中国上市公司最佳CEO榜单 , 统计显示 , 这50家上市公司现任CEO的平均年龄在51岁 , 这意味着 , 近两年 , 中国企业即将迎来一波接班潮 。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 , 2019年至今 , 是第一代互联网创始人密集退休的几年 。
有人退休后 , 回归生活 , 诸如马云热衷于教育 , 此外摇滚歌手、旅游达人、乐团指挥的身份接连冒出 , 黄峥则投身生命科学领域 。
有人退休后 , 仍被数次请出山来救火 , 诸如现年77岁的柳传志 , 便经历了三次退休 。
2004年12月 , 杨元庆主导联想集团完成对IBM的PC业务并购 , 这场并购使得联想一跃成全球第三大PC厂商 , 仅次于戴尔和惠普 。 与此同时 , 柳传志辞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 , 交给了杨元庆 , 退出一线 。
2009年 , 柳传志再度回归 , 重新出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 。 在一系列战略部署下 , 2011年联想扭亏为盈 , 柳传志再次辞去董事会主席 , 担任名誉董事长 。 在2019年 , 75岁的柳传志正式卸任联想控股董事长 , 宁旻接棒 。
不同于前面几位的主动退出 , 刘强东的隐退之路则要曲折很多 。
2019年11月到2020年4月 , 刘强东陆续卸任京东旗下多家公司高管职务 , 最后卸任京东集团法人代表一职 , 这位一向高调的企业家才逐渐退居幕后 。
淡出公众视野后 , 刘强东和章泽天依然活跃在创投圈 。 二人参与了奇绩创坛一期人民币基金的出资 , 该基金由陆奇成立于2020年3月 。 其实早在2018年 , 二人就已经进军VC机构 , 并在2019年 , 以3000万元参投了高榕资本旗下基金 。
被迫退居幕后的刘强东 , 并不甘寂寞 。 据晚点LatePost去年12月份的一篇报道 , 京东高管早会上 , 刘强东提出会亲自下场带队 , 带领京东打好社区团购这一仗 。
退休难在哪?
互联网企业也好 , 传统企业也罢 , 创始人的退休问题始终是最头痛的 。
但面对这一问题 , 新一代的互联网创始人与传统企业家们 , 态度又有所不同 , 这有竞争环境、公司行业属性 , 以及创始人个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
从行业属性来看 。 雷军曾经说过 , 站在风口 , 猪都能起飞 , 对互联网企业而言 , 他们需要不断用创新的思维 , 去抓住风口 , 甚至创造风口 , 也因此他们更加需要注入新鲜血液 。
2019年 , 李彦宏在一次讲话中就提到:现在大的趋势就是这样 , 技术创新非常快 , 市场变化非常快 , 像短视频、小视频这种产品 , 如果不是20、30岁的年轻人 , 确实没有太好的感觉 , 这种情况下 , 我们必须要有年轻干部顶上来 。 从机制上 , 我们必须有一个能够发现、培养出优秀年轻干部的机制 。
与此同时 , 百度也推出了高管退休计划 , 百度总裁张亚勤、人力资源高级副总裁刘辉 , 先后加入退休计划 。
移动互联网产品 , 从最初的能玩、能看、能用 , 到现在个性标签、智能分发等等 , 创新方式和前沿技术不断更新迭代 , 以更深的方式介入到生活的每个角落 。 年轻的嗅觉和敏感度 , 在这场移动互联网的竞争中 , 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关键因素 。
相较而言 , 传统企业的创始人 , 会更关注接班人能不能让公司活的更好 。
现年67岁的董明珠 , 就曾多次说过在公司经营层面 , 她最关心的就是接班人问题 。 2020年珠海混改风波过后 , 她对《财新》采访人员说 , “大家通过考察 , 发现确实格力电器没有人可以替代我 。 我说心里话 , 我几年前就想退了 , 但必须对这个企业负责 , 不能我退了企业就垮掉” 。
直播带货后 , 她再次谈到接班人话题时表示 , 她很想有个人能冒上来 , 随时都可以把位子让出来 。 但不是她想和不想 , 而是接班人能干不能干 , 做不做得出来 。 “目前看 , 他们在做单项时 , 可以称职 。 在全面综合的时候 , 还是会遇到问题……这几年 , 我也试了好几次 。 ”
这不仅是格力一家问题 。 表格中所统计到的企业 , 联想、华为、娃哈哈、福耀玻璃、海尔、格力、恒大等基本面临的都一样 。
退休难的另一个难题是 , 这些企业中 , 创始人的烙印非常突出 , 他们不仅在公司拥有绝对的权威 , 而且个人形象已经与企业文化融为一体 。 例如 , 在多数人眼里 , 华为即是任正非 , 任正非即是华为 , 又或者 , 提到福耀必然会想到曹德旺 。 也因此 , 在某种程度上 , 创始人的一举一动 , 事关企业的兴衰 , 京东即是典型 。
此外 , 创始人对待退休的态度 , 也至关重要 。 因为退休本质上是一件违背人性的事情:创始人白手起家 , 一手将企业做大做强 , 但其职业生涯后期面临最艰难的事情 , 却是将自己从企业中剔除 。
马云在创业之初 , 就提出要把阿里巴巴做成一家102年的企业 。 为了实现目标 , 阿里独创合伙人机制 , 通过制度、文化建立人才梯队和接班人体系 。 张勇 , 就是通过这一体系培养出来的 , 马云也能在55岁顺利退居幕后;华为的培养方式则是轮值制度 。
面对退休的态度 , 曹德旺则稍显传统 。 “国家培养一个企业家 , 付出的代价太大太大 , 所以我认为不要轻易谈退下来 , 坚持再第一线 , 像蜡烛一样 , 把蜡烛烧完了再说 , 这个才叫做奉献 。 ”
年初在鲁豫有约一日行的访谈节目中 , 再被问及是否有退休计划时 , 曹德旺直言 , 自己身上有责任 , 自己还年轻 , “75岁算什么?我相信我会工作到100岁” 。 一句话就道明了他不退休的缘由 , 春蚕到死丝方尽 , 蜡炬成灰泪始干 。
从现实角度考虑 , 曹德旺们的“不放心”可以理解 。 一方面 , 企业家都希望公司未来的发展能够继续延续原先组织的基因 , 最好是能继承以前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 , 眼下整个行业面临着局势不定、疫情未愈的复杂局面 , 这对接班人来说 , 必须拥有洞察未来趋势的能力 , 推动公司和产品不断创新 , 才能避免倾覆 。
而这些一直以来见证或者参与权力斗争的企业家们 , 担忧和顾虑就更甚了 。
对于张一鸣退休的理由 , 创业黑马创始人、董事长牛文文表示自己从内心上认同 , “这一代创业家与此前中国几代企业家真的不一样了 , 他们真心相信科技(而不只是商业)改变社会的力量 , 愿意不断探索未来(而不只是追求百年企业、商业帝国) 。 ”
而无论是急流勇退 , 仰望星空 , 还是老骥伏枥 , 志在千里 , 他们要解决的问题都殊途同归 , 传承过程中的创新力问题 , 可持续发展问题 , 以及文化传承问题 , 每一个都很棘手 。
【盒饭财经|为什么互联网大厂创始人退休越来越早?】(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