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踢球、救灾,看机器人大显身手


机器人|踢球、救灾,看机器人大显身手
文章图片

2021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暨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天津国际邀请赛现场 。本报采访人员 刘乃文摄
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各项赛事的科技水平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 其间 , “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暨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天津国际邀请赛”上 , 很多专业队伍带着最新研发的机器人产品前来一较高下 , 赛场上的机器人踢得有模有样 。
标准平台组比赛是最接近人类的比赛 , 观赏性很强 , 其直观感受最符合人们对机器人“世界杯”的想象 。 机器人穿上不同的衣服代表不同赛队 , 前锋、后卫、守门员五个机器人组成一支足球队 , 通过视觉定位、决策、导航、步态控制完成找球、追球、踢球、射门等动作 。
哨声一响 , 比赛开始了!人形机器人要首先克服步态行走控制的困难 , 再进行带球、拦截等操作 。 只见机器人将胳膊背在身后生怕犯规 , 不小心摔跤倒地后果断地自己站了起来 , 整个过程比往届赛事变得更加灵活流畅 。
【机器人|踢球、救灾,看机器人大显身手】观看机器人球赛 , 更重视什么?
小型组机器人足球赛是新增分赛项之一 。 由于机器人更小、速度更快 , 赛场上的较量非常激烈 。 机器人身上的颜色标块相当于队员号码 , 它们通过识别球的位置进行配合 , 实现传球和射门 。
采访人员发现 , 这类机器人在赛场上的转移速度很快 , 最快能达到每秒5至6米 , 与人的奔跑速度差不多 。 “每个机器人的运动能力和团队配合能力都很强 , 它们共同拥有一个‘云大脑’ 。 选手利用场外计算机进行战术判断 , 可以及时改变策略 , 告知每个机器人队员的角色、把球传到什么位置 。 ”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景川介绍 , 体育赛事专注于比分和精彩程度 , 而机器人比赛更注重技巧和团队配合 。 这项赛事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物流运送配合等场景都有实际应用意义 。
救灾 , 看救援机器人大显身手
救援机器人在世界范围内都被广泛关注 , 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 救援组的比赛更注重实战效果 , 给机器人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 据介绍 , 在现实生活中的灾难现场 , 机器人要代替人类救援队员先进入 , 发现里面是否有伤员 , 准确报出位置;确认空间内的结构是否稳定 , 随后人类救援队伍才能真正进场 。
本次赛事的内容是一个模拟的灾难现场 , 此次展现的救援机器人基本能代表我国在该领域最高的研究水平 。 采访人员看到 , 在木块模拟的凹凸不平的场地中 , 机器人缓缓爬坡越过障碍 , 依靠激光测试的传感器判断出危险品、热源、活体等的信息 。 其中发红外光的器件模拟幸存者 , 机器人需要把幸存者的情况信息发送到外面 。 机器人搭载了多个摄像头 , 操作人员在电脑上可以看到机器人的全部环境 。 机器人上方圆形的激光雷达可以实现自主建图 , 机械臂则具备探、拔、戳等不同的功能 。 机器人不光要展示运动能力 , 还要完成微小的传感器感知和关闭阀门、切断和对接管路等精细操作 。
小学生组比赛 , 最小选手仅6岁
值得一提的是 , 赛事还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参与 , 小学生组别也有相应的比赛 , 最小参赛选手仅有6岁 。 采访人员在12岁以下组搜救赛现场看到 , 小选手们正在编程、试验程序 。 机器人是一个载体 , 逻辑和实践能通过机器人的形式表达出来 。 别看眼前的小朋友只是完成简单的模拟 , 再过几年就可以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
本报采访人员 岳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