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实现乡村智治

经济日报采访人员 黄 平 通讯员 王力中 
“房名:乾元镇三里塘25号 , 垂直度偏差:-3.3698° , 南北方向形变:3.3249° , 东西方向形变:0.5101° 。 ”在浙江德清县乾元镇综合信息指挥室 , 打开“数字乡村一张图” , 醒目的黄色小圆标显示出危房信息 。  
每天晚上 , 98岁的金银妹在装有智能监测设备的健康枕上入睡 。 第二天一早 , 在外工作的子女打开手机 , 就能看到母亲的心跳、呼吸、心率等数据 。  
这些场景发生在浙江德清的城乡 , 起源是“数字乡村一张图” 。 2020年 , 德清发布了全国首个“数字乡村一张图”县域建设标准 。 眼下 , “一张图”已涉及疫情防控、社会治理、垃圾分类、绿化养护、河道保洁等领域 , 实现县域乡村应用全覆盖 , 并在江苏、安徽、四川、广东等多省份落地推广 。  
这张“图”如何做到这般“神通广大”?“通过打破自然资源、农业、交通、建设等20多个部门的数据壁垒 , 实现了数据资源共享 , 摸清了每个村的‘家底’ 。 ”德清县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赵方正介绍 。  
走进德清每个行政村 , 都能看到电子屏上的“数字乡村一张图” 。 粗看 , 它是一张三维地图 , 村落风貌尽收眼底 。 而点击鼠标 , 图上的空间数据和公共数据纷纷显现 , 涵盖乡村规划、乡村经营、乡村环境、乡村服务和乡村治理5个领域 。  
“这不仅是张电子地图 , 更是触达乡村各角落的物联感知网 。 ”莫干山镇五四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孙国文说 , 电线杆上有悬挂物、道路上有抛洒物、路灯不亮了 , 这些信息都能在平台上实时显现并得到处理 。  
在钟管镇 , 鱼塘安装了水质监控、远程控制等智能设备 , 养殖数据一旦异常 , 监测器就亮起“红灯”;在新安镇 , 稻田和烘干机房装上电子传感器 , 湿度、温度、虫害等数据实时掌控……作为浙江唯一的全国数字农业试点县 , 德清已建成11个数字农业示范园区、110个数字应用示范园、4000多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 , 实现农业生产“一张图”管理 , 农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50%以上 。  
制度创新 , 为数字化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 德清在“数字乡村一张图”中植入开发遥感监测协同功能 , 利用遥感监测和人工智能辅助分析 , 并配套跨部门、跨层级工单流转机制 , 构建“天上看、网上查、地上管”的闭环监管链条 。 目前 , 已累计发现问题点位10万余个 , 处置率达100% , 助力德清成功获批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  
“一张图”实现智治的背后 , 离不开德清城市大脑的持续推进 。 报告显示:2020年 , 德清城区主干道车辆平均车速提高14%、关键灯控路口通行能力提高16%;成功反欺诈识别3200余次 , 挽回潜在损失791万元;医院“云影像”“云胶片”减少患者胶片费用2700万元;2000多家企业得到精准服务;个人(农户)数字放贷实现1分钟全流程在线放贷…… 
为提升数据质量和价值 , 德清依托“城市大脑”平台 , 有效归集58个部门近13亿条基础数据 , 适度超前布局5G基站、满足智能网联的道路智能化改造和云控平台等智能基础设施 , 已实现县域面积5G网络覆盖超60%和全域绘制精度10cm的高精度地图 , 初步构建了“一屏可知全局、一图全面感知”的线上德清 。  
【|“一张图”实现乡村智治】德清县委书记敖煜新表示 , 数字化改革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 接下来 , 将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 , 努力为浙江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和打造“重要窗口”的重大标志性成果提供更多德清实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