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5月25日晚 , 湖南农业大学联合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举行“学习袁隆平 弘扬科学家精神”报告会 。
文章图片
报告会现场 。
红网时刻5月26日讯(采访人员 吴公然 通讯员 王薇薇 余婷婷)5月25日晚 , 湖南农业大学联合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举行“学习袁隆平 弘扬科学家精神”报告会 , 7位长期在袁隆平院士身边学习、工作、生活的同志分别进行了宣讲 , 包括该校师生在内的1200余人参加报告会 。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讲述了袁隆平在最后的岁月里 , 对生活的乐观、与病魔斗争的坚强和对杂交水稻事业的执着 。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陈立云回忆了长期以来袁隆平院士对自己的指导、帮助和信任 。 他表示 , 将在海水稻研究和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上不懈奋斗 , 把杂交水稻事业传承好、发展好 。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 , 湖南省农业厅原巡视员青先国说 , 袁院士把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视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 是伟大的科学家 , 也是杰出的战略家 , 为我们树立了光荣榜样 , 他的精神永留青史 。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隆平院士办公室主任辛业芸表示 , 袁院士超凡的意志力、不惧事业追求中的艰难险阻、面对生死的乐观从容 , 给人们心灵带来巨大震撼 , 这种力量会化为一种精神 , 永远激励大家奋勇向前 。
袁隆平院士的学生、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邓华凤跟随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工作37年 , 他说 , 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创新 , 是袁老师创新精神的有力注脚 , 也是我国杂交水稻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的原因所在 , 恩师的精神会永传世人 , 激励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攀登高峰 。
袁隆平院士的学生、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王建龙说 , 先生教会了我一辈子躬耕田野的科技精神、脚踏实地的追梦精神 , 先生的精神和风骨必将由我们后人接棒 , 永续传承 , 生生不息 。 作为老师、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成果推广者将继续先生未竟的事业 , 接续先生“禾下乘凉”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 。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唐文帮谈到了袁隆平院士带给自己最重要的科研启示 , 即“一切皆有可能” 。 作为水稻教学科研人员 , 他表示将继续做好科技创新工作 , 并要像袁老师培养自己一样 , 培养好下一代 , 让杂交水稻后继有人 。
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弘号召全校师生向袁隆平学习 , 坚定不移地听党话 , 跟党走 , 把实现自身价值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乡村振兴之中 , 从祖国富强中寻找人生的方向 , 在强农兴农中寻找奋斗的目标;牢记“知识、汗水、灵感、寄语”八字箴言 , 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不懈奋斗、不断攀登 , 让袁隆平精神在湖南农业大学的校园里闪闪发光 , 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 , 建设现代化新湖南 ,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 以更好的成绩告慰袁隆平院士 。
来源:红网
作者:吴公然 王薇薇 余婷婷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 , 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
【报告会|湖南农业大学弘扬科学家精神 7人讲述袁隆平院士故事】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1/05/26/9401991.html
推荐阅读
- 战略|科力尔电机荣获第一届“新湖南贡献奖先进集体”!
- 韶山|嫦娥五号备份存储月壤“安家”湖南韶山
- 杨璐|嫦娥五号备份存储月壤入藏湖南韶山
- 条件|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安家”湖南韶山
- 月球|嫦娥五号备份存储月壤“安家”湖南韶山
- 样品|珍贵“月壤”完成交接,在湖南韶山安家
- 月球|珍贵“月壤”完成交接 在湖南韶山安家
- 样品|嫦娥五号备份存储月球样品在湖南韶山存放
- 天鹅山|珍贵“月壤”完成交接,在湖南韶山安家
- 月球|嫦娥五号备份存储月壤在湖南韶山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