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小米高管解读一季度财报:芯片短缺不是一个主要问题

新浪科技讯 5月26日晚间消息 , 小米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 。 财报显示 , 一季度小米集团总收入达到769亿元 , 同比增长54.7% 。 经调整净利润61亿元 , 同比增长163.8% 。 每股盈利0.302元 , 市场预期0.187元 , 去年同期0.089元 。
财报发布后 , 小米总裁王翔 , 副总裁兼CFO林志伟、财务副总裁王永华等高管召开了财报电话会议 , 解读财报要点 , 并回答采访人员提问 。
【新浪科技|小米高管解读一季度财报:芯片短缺不是一个主要问题】以下为本次电话会议问答环节主要内容(分析师场):
华泰证券分析师黄乐平:感谢管理层接受我的提问 。 我的第一个问题关于芯片短缺和库存 。 芯片短缺在过去数月已成为科技行业的重要难题 , 但我们也看到 , 尤其在中国和印度市场上 , 智能手机需求疲软 。 然后看我们的财报报表 , 我们看到原材料库存提高显著 , 但成品库存大幅减少 , 能进一步解释一下这个情况吗?我们打算怎么应对芯片短缺和库存带来的影响 , 这对我们的未来增长又有什么影响?
王翔:在半导体行业 , 芯片短缺其实是一个周期性问题 , 每3年或4年会出现一次 。 但这一次的芯片短缺 , 由于多种因素 , 比如疫情的缘故 , 问题更加严重一些 。 但我们一直在努力和我们的供应商协调 , 优化我们的供应链 , 为未来做准备 。 总的来说 , 我认为我们的库存水平是比较健康的 。 当然 , 我们也确实为下半年的原材料短缺在做准备 。 但是总的来说 , 我认为这不是一个问题 , 在今年 , 短缺对我们来说不会是一个主要的问题 。 我们认为 , 相比去年 , 今年的增长依然会显著 。
至于芯片短缺的局面会延续多久?我觉得 , 说实话 , 在2021年 , 芯片短缺的问题很难说可以得到解决 。 可能在明年下半年 , 情况会有所好转 。 供应环境会有所改变 , 因为整个行业都在尝试改进产能 。 所以 , 我认为明年下半年 , 情况会改善 。
关于市场的话 , 我们最近确实注意到有些厂家或研究机构表示中国市场上的智能手机需求疲软 。 我们也在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 目前为止 , 我们没有打算调整我们的预测 。 我们会保持对2021年的全年预测 , 但也会密切关注市场动态 。
林志伟:我补充几点 。 我想不仅在我们这个行业 , 其他行业都面临芯片短缺问题 。 比如 , 汽车行业 , 由于需求上涨 , 再比如因为疫情缘故 , 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的需求也在上涨 。 但是供应却因为疫情缘故有点跟不上 。 他们还来不及扩建新的产能 。 我想我们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看到供需恢复正常 , 正如翔总说的 , 明年芯片短缺的情况可能会有所缓解 。 然后翔总也提到 , 首先是投资策略 , 我们的一些材料库存有所增加 。 同时 , 你也看到 , 由于我们产品深受用户喜爱 , 我们的成品库存在下降 。 当然 , 从管理角度来看 , 我们也在努力优化我们的产品组合 , 优化我们的利润率 。
黄乐平: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似乎已经十分接近全球第二 。 那未来的增长空间在哪里?另外 , 我们是否有打算进入美国市场?是否打算在苹果三星等占主导地位的市场上 , 争取更多的高端市场份额?
王翔:其实 , 我们在很多市场上都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 比如欧洲市场 , 我们现在的市占率排第二 , 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 目前我们在欧洲的市占率达到了20%以上 , 但我们相信我们仍有增长的空间 。 因为在西欧市场 , 我们的市占率还不到20% , 大约18%左右 。 所以 , 有很好的增长空间 。 目前 , 在西班牙 , 我们连续五个季度市占率第一 , 大约是35%左右 。 法国、意大利排名第二 , 德国第三等等 。 在这些市场上 , 我们认为未来的增长潜力是巨大的 。 这是一方面 。 另一方面 , 2021年一季度 , 我们的运营商渠道增长十分强劲 , 要知道我们才刚刚开始发力 。 虽然我们在运营商渠道的份额仍比较低 , 但我们的增速很快 , 一季度可能达到了300% , 非常快 。 所以运营商渠道是一个非常好的渠道 , 我们会持续在这方面努力 , 这也是另一个潜力 。 然后回到中国市场 , 我们线上占有率大概是33% , 但是我们在中国的线下占有率并不高 。 所以我们才希望着重在中国部署线下渠道 , 铺设线下零售店 。 这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领域 。 另外 , 包括在俄罗斯和拉丁美洲 , 我们也看到十分强劲的增长潜力 。 去年我们的出货量达到了1.4亿 。 今年 , 即便有芯片短缺的问题存在 , 我们相信这个数字还会增长 。
美国市场对所有人都非常有吸引力 。 但是由于资源的问题 , 我们目前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欧洲市场上 。 我们会继续投资研发 , 优化我们的资源 , 进军其他市场 。 但目前我们还没有任何新的规划 。
瑞士信贷分析师王晓琼:感谢接受我的提问 。 我有两个问题 。 首先关于智能手机的毛利率 , 已经接近12.9% 。 但是由于芯片短缺 , 我们的成本可能会增加 , 所以我想知道 , 这个毛利率水平是否可以继续保持?第二个问题关于互联网业务 , 我们的广告收入什么时候可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王翔:我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 关于毛利率的可持续性 。 作为一家公司 , 我们目前的重点依然是提升我们的全球市场占有率 。 我们并没有将毛利率的增长视为一个重要目标 。 当然 , 毛利率也是重要的 。 只是我们的优先任务是扩大我们的市场 , 增加用户基数 。 我们在上个季度和这个季度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好的毛利率 , 是因为我们有更好的产品 , 和更好的产品组合 , 包括各种高端、中端和高性价比的产品 。 这带来了一个非常好的毛利率结果 。 然后因为芯片短缺 , 大家在定价上也趋于保守 , 这也帮助我们维持了一个比较健康的毛利率 。 但总的来说 , 我们更关注消费者基数和市场份额 , 而不是毛利率 。 当然 , 凭借好的产品和出色的产品组合 , 我相信我们可以维持一个健康的毛利率水平 。
林志伟:关于互联网服务 , 广告的表现十分强劲 。 游戏侧的话 , 表现也很强劲 , 一季度的话也向来是是一个收入增长明显的季度 , 因为有春节 , 大家都放假在家 。 但是我之前也一再提到过 , 由于去年一季度情况特殊 , 年同比层面的比较不太容易 , 但我们还是非常高兴看到环比增长 。 另外 , 向高端智能手机的转移也带来了更高的游戏总交易额 。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我有两个问题 。 第一个想问的是线下扩张 。 我们知道小米一直在积极铺设线下店铺 , 我想了解的是最近的运营情况?比如高库存周转策略是否有效?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最近我们还看到 , 我们开始就某些智能手机产品做推广 。 那我们线上和线下的推广方式是不是一样 , 或者采用了不同的策略?那对于线下的话 , 是否也会享受相同的价格优惠?还是说经销商需要承担这部分成本?这是第一个问题 。
王翔: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 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 我先从第二部分来回答 。 这一次 , 我们确实针对线下策略做了一些调整 。 我们同步了线下和线上的活动 。 所以 , 我们在做推广的时候 , 线下和线上其实是一样的 , 一样的价格 。 这一次我们可以做到同步 , 是因为我们做了很多调整很多创新 , 特别是我们开发了一个系统 , 可以实时跟踪每个线下商店的定价、销售量等等 。 所以我们可以非常有效地管理价格和推广活动 。 那在过去 , 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工具 , 有时候我们很难同步线上和线下的价格 , 给合作伙伴造成了一些问题 。 但这一次 , 情况不一样了 , 我们有更好的工具 。 所以我们也看到我们的线下商店部署也在加速 。 目前 , 我们至少已经有5500家商店已经开业 , 我们会继续快速地部署更多商店 。 我记得去年年底 , 我们只有3000多家商店 , 现在已经增加到5500家 。 我们会在今年年底前部署更多商店 。 我们希望可以覆盖中国每一个城镇 。 我相信 , 凭借我们的技术还有我们的合作伙伴 , 我们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 可以向线上渠道无法覆盖的人群销售更多智能手机 。 我刚才也提到 , 我们在中国的线上占有率为38% , 但是我们的线下占有率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 随着未来线下商店数量的增加 , 我们可以覆盖中国每一个城镇 , 让更多人购买到我们的产品 。 这是我们的目标 。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第二个问题是 , 基于我和投资者的交流 , 大多数显然对我们的一季度业绩感到高兴 。 但同时 , 我们也担心二季度甚至下半年增速可能会放缓 。 那我们在二季度或下半年会采取哪些策略还维持强劲的业绩?我们之前曾讨论过一些可能性 , 比如由于印度市场需求放缓 , 当然疫情这些因素我们确实无法控制 , 那我们是否会提高向其他增长潜力比较高的市场的出货量 , 比如欧洲?但我想公司可能会有更多策略 , 去应对这些问题?
王翔:我们有多个市场 , 这意味着我们有很大的空间去优化我们的供应 。 我想这是我们的优势 。 毫无疑问 , 我们会优化我们的供应 , 去支持我们的渠道和区域市场 。 我们也在努力去做这些事情 。 那么印度市场目前确实处于艰难的事情 , 因为疫情的缘故 。 我们整个公司也在尽力去帮助他们 , 度过难关 。 同时 , 我们也会采取不同的出货渠道 。 在印度 , 现在有很多省份已经完全封锁 , 但仍有其他省份还可以使用线上的渠道 。 我们正在与这些合作伙伴为疫情期间有需求的消费者提供手机 。 目前在印度的生产已经趋于稳定 , 我们也在于那里的合作伙伴协调 , 尽一切可能稳定供应 。 同时 , 我们也会优化我们的供应链 。 这一点很重要 。
摩根大通分析师Gokul Hariharan:感谢管理层接受我的提问 。 我的第一个问题想问 , 鉴于我们在中国积极推进线下渠道 , 我们是否认为有必要推出一些特殊的产品线或品牌?
王翔:目前 , 我们线上和线下使用的是相同的产品组合 。 我们也注意到 , 对于中高端产品 , 可能消费者更想要在实体店感受一下 , 更希望在线下购买这些产品 。 所以我们也在努力提高消费者的购买体验 , 努力让偏远地区的消费者也可以在购买前真实体验和感受我们的设备 。 这是我们在做的事情 。 但我们线上和线下的产品组合仍然是一样的 。 我们线下商店的模式是 , 我们和合作伙伴一起开店 , 我们没有使用传统的经销渠道 。 我们直接与零售商、与合作伙伴在一线、二线或更低线城镇开店 。 在一线城市 , 我们会在购物中心开设旗舰店 , 但是在三四线以下的城市 , 我们通常会与合作伙伴一起开店 。 合作伙伴负责选址和招聘员工 , 还有商店的装修等等 。 我们小米则会派去我们的商店经理 , 是我们自己的员工 , 帮助他们经营管理 , 更重要的是 , 还向他们提供我们自己开发的工具 , 方便他们管理库存和推广 , 最终目的当然是提高销售量 。
高盛分析师Piyush Mubayi:第一个问题 , 我们的互联网业务MAU在本季度如此与众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另外 , 在智能手机侧 , 我们打造了一个改善的线下经销中心网络 。 那能否请你们分享一下线上和线下的不同数据和占比?比如销售、成本等等 。
林志伟:首先 , 我认为大量小米新用户的涌入是一个因素 。 比如 , 米11在上个季度十分受欢迎 。 我们推出的新产品也试图满足用户群体中的各种不同使用需求 , 游戏或商务等等 。 我们有不同的产品契合不同的领域和需求 。 我想这是吸引新用户使用小米的一个重要因素 。 这些新用户此前并没有使用过小米产品 , 他们的涌入带来了一季度的高月活用户数据 。 第二个问题 , 至于线下平台和线上平台的销售 , 我想现在谈线上的销售量 , 对我们来说还为时尚早 。 目前 , 我们只有5500家线下商店 , 而你看我们的竞争对手 , 他们的线下商店可能有上万家 。 我们的线下渠道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 , 而且线下占有率目前也不高 。 所以 , 显然 , 目前 , 我们的线上销售量仍然高于线下的 。 但我们希望未来可以改变这个比例 。 所以我们目标在今年内部署更多线下商店 , 以抓住机会 。
王翔:目前 , 线上渠道占中国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30%左右 , 也就是剩下70%的智能手机是在线下出售的 。 而在这部分线下市场上 , 我们小米目前的份额可能只有7%左右 。 这意味着我们在线下市场仍有非常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 所以我们非常认真地对待线下发展策略和执行 。 在当前阶段 , 我认为覆盖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 我们希望增加覆盖率 , 希望让每一个镇都能有线下店都能买到我们的产品 , 我觉得这是我们最重要的目标 。 (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