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经济有了“硬”支撑

采访人员 高 乔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 , 中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 , 固定宽带和移动网络端到端用户体验速率较5年前增长约7倍 。 中国5G发展取得领先优势 , 已累计建成5G基站超81.9万个 , 5G手机终端连接数达3.1亿户 。 专家表示 , 信息通信网络的跨越式发展 , 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硬”支撑 , 为中国经济转型增添“云”动能 。  
高速网络让生活更便利 
在电商直播中“秒杀”爆款单品;通过手机地图导航精准定位、智能规划路线;用视频会议软件轻松线上办公……近年来 , 越来越多细致便利的线上服务融入人们日常生活 。 在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便利”背后 , 是信息通信技术支撑的“大网络” 。  
近年来 , 中国网络能力显著提升 , 用户速率大幅跃升 。 根据国际测速机构数据 , 中国移动网络速率在全球排名第4位 , 固定宽带速率在全球排名第16位 。 网络变快了 , 连接更便利了 , 人们的线上联系更实时同步了 , 随着高速便利、万物互联的宽带网络迅速发展 , 由此催生的新应用、新产业、新业务 , 正在改变每个人的生活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接受本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新一代高速通信网络将提供更低延迟、更大设备容量和更高带宽的网络 , 并提升网络运行的稳定性 , 这将促进数字产业中新兴应用的普及 。 虚拟现实(VR)、无人驾驶等新兴数字产业的发展成熟在高速网络时代成为可能 。  
信息通信网络的强大支撑 , 为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 “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源泉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 ,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生产制造体系等深度融合 , 是加速各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支撑 。  
5G助力数字化转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 , “云会议”“云课堂”“云问诊”等“云上”活动火了 。 5G高清视频功能有力支撑了实时直播、远程医疗、网上办公、在线教育、红外测温、健康扫码等防疫应用 。  
目前 , 全国超过2300家企业开展5G创新应用项目4200余个 , 在港口、媒体、医疗等多个领域展开积极探索 。 5G技术的发展正为推动生产效率提升和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提供新动能 。  
工信部数据显示 , 中国已累计建成5G基站超81.9万个 , 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计 , 到2025年 , 5G将带动1.2万亿元左右的网络建设投资 , 拉动8万亿元相关的信息消费 , 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2.93万亿元 。  
“目前我国在5G技术标准、设备、网络、应用等方面拥有优势 。 加快部署5G网络 , 探索5G应用发展 , 将有助于把我国领先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 为我国经济社会向数字化转型筑牢基石 。 ”王志勤认为 , 作为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关键技术之一 , 5G将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 , 形成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 , 赋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 , 建设5G网络能更好拓宽经济增长空间 。  
“5G技术可以促进传统产业加速网联化和智能化 , 帮助传统产业更加广泛地收集数据 , 优化产业生产和运营过程 。 物流、安防、智能家居和智能穿戴行业受5G技术影响较大 。 ”盘和林认为 , 未来 , 中国数字产业的发展 , 将借助提质降费来推进5G的普及 , 围绕场景需求来推进5G应用的商业化 , 为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性 。  
“提速不提价”更好用 
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流量漫游费 , 推出“流量当月不清零”“提速不提价”;面向中小企业连续推进宽带和专线降费……在搭建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同时 , 一系列网络提速降费的举措 , 为人们提供更多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 。  
据悉 , 在“用得上”方面 , 农村和城市“同网同速” , 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用得起”方面 , 2020年下半年以来 , 随着5G建设发展进程加快 , 移动网络单位流量平均资费又下降了10% 。 据全球移动通信协会监测 , 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月均支出是5.94美元 , 低于全球11.36美元的平均水平;“用得好”方面 , 移动App超过350万款 , 丰富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  
中国对以5G网络、千兆光网为代表的信息通信网络建设不断加大投入 。 近期 , 工信部发布《“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 , 将推动工作重心从网络“覆盖普及”向“提速提质”转变 , 从“普惠降费”向“精准降费”转变 , 加快形成“双千兆”互补互促的发展格局 , 更好地赋能千行百业 。  
【|“云上”经济有了“硬”支撑】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 将持续推进5G快速健康发展 , 持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 着力打造融合应用生态 。 同时 , 稳中有进推动6G发展 , 深入开展6G应用场景研究 , 着力推动关键技术创新突破 , 积极促进国际交流合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