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顺丰分拆同城实业赴港上市:即时配送寡头阴影下的“搅局”者
_原题是:顺丰分拆同城实业赴港上市:即时配送寡头阴影下的“搅局”者
6月23日晚间 , 顺丰控股(002352.SZ)公告 , 公司于同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单(受理序号:211508) 。 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同城实业提交的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的行政许可申请予以受理 。 这意味着分拆同城业务赴港上市再迎进展 。
物流巨头顺丰控股 , 除在货运方面不断提速外 , 旗下公司上市的进度也不落下风 。
此次拟登陆资本市场的 , 是杭州顺丰同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城实业”) 。
日前披露的信息来看 , 顺丰控股将分拆旗下的同城实业赴港IPO 。
自2019年成立迄今 , 同城实业已陆续着手相关筹备 。 尤其今年年初新增17位股东 , 以及3月中旬顺丰控股借增资实现对同城实业的几乎绝对控股 , 被视为上市步伐加速的迹象 。
虽说在市场逐渐热衷以分拆方式上市之际 , 市场对同城实业此举并不意外 , 但依然挡不住其成为热点 。
一方面 , 顺丰控股作为A股体量最大的物流巨头 , 其市值甚至超越行业其他多只股票之和 。
另一方面 , 不久前才予以分拆的顺丰房托(02191.HK)已登陆港交所 , 成为香港房地产信托基金市场首个物流REIT , 也是物流快递企业首吃螃蟹者 。
值得一提的是 , 顺丰的动作还不止于此 。 稍早前 , 其已披露拟部分要约收购嘉里物流(00636.HK) 。
而随着此次同城实业赴港上市的推进 , 顺丰控股的资本版图及业务版图也将再度拓展 。
加大同城业务布局
历经多轮补贴大战后 , 快递业的战火在即时配送领域也烧得正旺 。
即时配送服务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 前景广阔 。 对顺丰来说 , 这是一块亟待拓宽的领域 。
2019年 , 顺丰在同城即时配送领域建立了新的业务实体——杭州顺丰同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至2020年底 , 同城实业已形成涵盖餐饮、商超、生鲜、服装、医药 , 以及3C数码、办公急件等全场景的配送体系 。 合作品牌数同比增长超300% , 服务超过30万商家和1亿个人用户 , 全国网络覆盖已突破500城 。
由此带来的业绩是 , 同城实业业务去年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31.46亿元 , 同比增长61.17% , 高于行业增速 。
不过 , 同城实业的净利润依然乏力 。
截至2020年底 , 同城实业亏损7.6亿元;今年一季度再亏2.1亿元 。
这也意味着 , 15个月时间亏损近10亿元 。
即便如此 , 顺丰对同城业务的青睐也未受影响 , 反而加大布局 。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注意到 , 为加速最后一公里战略的实施 , 加固竞争壁垒 , 今年3月 , 顺丰控股通过全资子公司深圳顺丰泰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对同城实业进行增资 。
参考同城实业2020年12月完成B轮融资的投前估值90亿元 , 经过双方协商并获得同城实业其他股东同意 , 泰森控股本次增资的投前估值也确定为90亿元人民币 。 同城实业其他股东未参与新增股份认购 。
增资4.09亿元后 , 通过全资子公司泰森控股的间接控股 , 顺丰控股合计可控制同城实业的66.76%股权 , 成为控股股东 。
顺丰控股披露称 , 同城实业是其在即时物流领域的重要战略布局 , 本次增资为同城实业提供战略性资金支持 , 符合公司的战略发展 。
同时 , 增资完成后顺丰控股对同城实业的持股比例上升 , 巩固了控制权 。 该公司认为 , 这有助于获得同城实业未来高速成长和运营效率提升所带来的长期收益 , 也为后续同城实业融资等资本运作留出空间 。
本次增资 , 也被外界视为同城实业冲刺资本市场的进一步铺垫 。
三个月后 , 市场的猜测得到印证 。
顺丰控股官宣 , 公司拟分拆控股子公司同城实业赴港交所主板上市 , 为的是拓展公司多元化融资渠道 , 搭建同城实业的国际资本运作平台等 。
其称 , 分拆上市后 , 同城实业仍为顺丰的控股子公司 , 不会对其他业务板块的持续经营构成实质性不利影响 , 不影响公司独立上市地位 。
行业呈现双寡头局面
相较顺丰控股整体的大盘子 , 同城实业的业务体量目前微乎其微 。 但是 , 顺丰依然将此作为战略方向之一予以布局 。
顺丰控股年报中的一些分析 , 也佐证着对此业务板块的重视 。
该公司管理层认为 , 即时物流作为本地生活的核心基础设施 , 不断拓展业务边界 , 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 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注意到 , 西南证券研究团队也曾分析 , 即时配送物流需求端包括四种场景 , 分别是外卖服务、B2C零售、代买代送、电商相关的落地配 。
西南证券研报测算 , 预计2025年全国即时配送行业物流总订单量将达到931亿元 。 届时外卖市场交易额将达到2.2万亿元、外卖订单量将达到467亿单 , 生鲜电商产生的即配单量将达到370亿单 , 二者将占据未来即配需求约90% 。
确定了赛道的同城实业 , 两年来正在加速拓展下沉市场 。
目前 , 其在全国的网络覆盖已突破500城 , 也在持续进行向最后一公里配送、城市供应链等物流环节的延展 。 其希冀实现全时段、全距离、全品类的订单均衡分布 , 助力配送效能提升 。
值得一提的是 , 同城实业尚在费力开拓网络之际 , 先入为主的巨头们已构筑起较高的市占率围墙 。
西南证券研报指出 , 即时配送行业处于寡头垄断的格局 , 这些寡头虽然占据较高份额但盈利水平较低 。
“即时配送行业 , 呈现美团配送与阿里系的点我达、蜂鸟的双寡头垄断格局 。 美团配送市占率为47.2% , 蜂鸟+点我达市占率为20.7% , 双寡头合计市占率达67.9% 。 ”
值得注意的是 , 该研报提到 , 后位玩家中 , 达达的市占率约为4.1% , 同城实业市占率约为1.2% 。
长城证券也认为 , 即时配送市场需求起源于餐饮外卖 , 外卖龙头借需求爆发迅速抢占市场 , 后进入者扩张难度较大 。
“目前市场呈寡头竞争局面 , 主要竞争者为蜂鸟配送、美团配送、达达 , CR3超70% , 而同城实业仅以不足5%的份额尝试突围 。 ”长城证券研报称 。
一边是可观的市场前景 , 一边是颇低的市占率 , 同城实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注意到 , 西南证券研报指出 , 其产业链意义更为重要 , 也是资本必争之地 。 对电商平台而言 , 同城业务是面向个人客户的超级流量入口 。 对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而言 , 同城业务则具有面向B端客户的消费数据积累功能 。
“对于顺丰这种综合物流模块齐备的第三方物流而言 , 同城配送业务能够帮助顺丰在不介入商流条件下 , 完成末端消费数据的积累 , 从而汇聚可以服务B端客户的大数据体系 , 或成为未来收入的新增长极 。 ”西南证券研报认为 , 这是其成为第三方物流科技服务提供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
顺丰一季度业绩不佳
顺丰控股此次资本运作吸引市场关注 , 除赴港IPO之外 , 也有半年报业绩预期的因素 。
值得一提的是 , 今年一季度 , 顺丰控股业绩令人大跌眼镜 。 营业收入实现426.2亿元 , 同比增长27%;上年同期净利润超9亿元 , 今年则大幅亏损9.89亿元 。
财报一经披露 , 股价一字跌停 , 资金争相出逃 。
如此业绩 , 与上年的年度业绩给市场的印象相差甚远 。
2020年 , 顺丰控股实现总营业收入1539.87亿元 , 同比增长37.25% , 远高于17.3%的行业增长率 。
顺丰控股财报披露 , 该公司去年的传统业务增量增收 。 其中 , 时效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17%;经济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4% , 贡献了超过40%的整体收入增量 。
其他业务板块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 合计收入同比增长约51% , 贡献了超过35%的整体收入增量 。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注意到 , 去年顺丰控股快运、冷运及医药、同城、国际等新业务板块 , 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
财报披露 , 2018年至2020年三年复合增长率达64.5% , 占总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28.24% , 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 综合物流服务能力及供应链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
利润方面 , 去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26亿元 , 同比增长26%以上 , 实现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32亿元 , 同比增长近46% 。
顺丰控股年报称 , 一方面 , 该公司业务量高速增长 , 产能利用率提升 , 规模效益凸显 。 另一方面 , 公司经济快递及快运等陆运产品增长迅猛 , 业务占比大幅提升 。
值得注意的是 , 该公司也提到 , 预期未来各业务板块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 因此在场地升级、自动化设备改造等关键资源方面做前置布局 。 并且 , “上述投入短期内会有成本压力” 。
不过 , 其也表示 , 伴随业务量逐步增长、网络规模扩大 , 规模效益经历一定的爬坡期后 , 在未来逐渐释放和显现 。
值得一提的是 , 顺丰也拓展了公司的定位 , 将致力于成为独立第三方行业解决方案的数据科技服务公司 。
前段时间的一次业绩发布会上 , 面对投资者的提问 , 顺丰控股董事长、总经理王卫这样回答:
公司致力于成为独立第三方行业解决方案的数据科技服务公司 , 是我们结合外部行业趋势 , 以及自身能力来定位的未来方向 。
他称:“顺丰坚持独立第三方定位 , 在流量渠道分散化的趋势下 , 保持中立、专业的第三方服务才能更有效支撑客户在全渠道运营 。 同时 , 未来以单一同质化产品服务客户是没有竞争力的 , 客户供应链痛点和诉求众多 , 需要通过产品组合拳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综合物流解决方案 , 为客户供应链实现更好效益 , 才是未来发展趋势 。 ”
【21世纪经济报道|顺丰分拆同城实业赴港上市:即时配送寡头阴影下的“搅局”者】(作者:毕华章 编辑:张玉洁)
推荐阅读
- 华为|顺丰、华为、饿了么先后入局智能头盔!一盔一带,安全常在!
- 电子商务|“申通建议发顺丰”,比暴力分拣更可怕的是比烂心态
- 电子商务|建议客户发顺丰的申通 送一单快递能赚多少钱?
- 电子商务|申通竟然建议客户发顺丰 涉事站点被罚
- 电子商务|申通站点回应抛扔快递满天飞:不差钱建议发顺丰
- IT|再进宽体机 顺丰航空机队规模增长至68架
- 电子商务|上市破发两连跌 顺丰同城难翻亏损大山
- 编队|5天3889公里 顺丰成功护送一颗卫星至酒泉
- 贺正|陈省身:21世纪的数学
- 电子商务|顺丰同城上市首日收跌超9% 总市值34.47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