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郭孔辉院士和你聊聊汽车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郭孔辉院士和你聊聊汽车节能减排
本文图片


走“绿色复苏”道路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广泛共识 。 6月25日 , 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郭孔辉在2021全球智慧出行大会·中国国际智能网联与新能源商用车论坛上指出 , 在我国“双碳承诺”的关键窗口期 , “绿色”商用车的普及 , 关乎我国汽车产业和经济社会整体可持续发展 。 与此同时 , 汽车技术与标准的制定也要尊重市场和区域发展特征 , 现阶段仍然需要新能源与电动技术的结合和互补 。
商用车减排迫在眉睫
当前 , 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 乡村振兴开启了各行各业的新蓝海 , 乘用车和商用车开始“驶入”农村 , 将极大拉动乡村经济发展 。
发展汽车产业离不开“能源消耗”这个话题 。 2020年 , 中国的重型卡车已经占到全球销量的七成 , 客车和轻型卡车等在全球的占有率也都超过了一半 。 不断增长的柴油车保有量 , 带来的是不断增长的碳排放量 。
郭孔辉指出 , 商用车在我国汽车保有量和新车销售量中仅占20% , 但年消耗车用燃油和碳排放量在交通领域却高达50%以上 , 因此在使用环节 , 减少碳排放、实现新能源化和电动化刻不容缓 。
【节能减排|郭孔辉院士和你聊聊汽车节能减排】碳达峰、碳中和并不是就气候谈气候、就低碳谈低碳 , 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战略 , 商用车绿色发展、节能减排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 。
“电驱动技术已经在小型乘用车上不断渗透并取得突破 , 由于使用成本更低、故障率低、可靠性高 , 电动化也成为促进大型商用车发展的动力 。 ”郭孔辉说 。 以宇通纯电动矿用车为例 , 其目前已经实现了零污染 , 而且在能耗上比传统矿用车节能70% , 同时 , 其综合运输效率比传统矿用车提升25%以上 。
“着眼当前发展阶段 , 商用车适合从烧甲醇或天然气开始 , 逐渐过渡到纯电和燃料电池 , ‘蚂蚁啃骨头’的替代方案在起始阶段较为可行 。 ”郭孔辉指出 。
节能减排应遵从区域经济特征
郭孔辉表示 , 尽管电动汽车产业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取得快速发展 , 但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交通需求差异巨大 , 导致汽车市场的不平衡 , 部分地区的百姓对购买电动汽车仍有不少顾虑 。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 , 振兴广大农村经济和高质量脱贫事业需要大量货物与人员运输量 , 这种新添加的运输量应该是低碳化的 , 而且还应该是欠发达地区百姓买得起、使用方便的“绿色国民车” , 因此 , 小型低速电动汽车是短期内满足这些要求的最佳选择 。
从成本来看 , 小型低速电动汽车仅2万~3万元一辆 , 不需要加油 , 在自家充一晚上电就够用一天 , 使用耗电成本相当于汽油车成本的1/10 。 此外 , 欠发达地区还不需另外开发电力来源 , 也不用建设庞大的充电桩网络 , 能够实现“人尽其用、货畅其流” , 是现阶段西部大开发、农村城镇化、现代化和实现欠发达地区脱贫的理想交通工具 。 同时 , 还拉动了地区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成熟 。
“在农村等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发展‘绿色国民车’ , 成本与价格都不宜过高 , 不能装太多的电池 , 发展速度也要放缓 。 ”郭孔辉表示 , “简而言之 , 我国发展汽车产业、制定技术与标准 , 要尊重市场和区域发展特征 , 应因地、因时制宜 。 现阶段 , 仍然需要新能源与电动技术的结合和互补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