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顺丰同城提交招股书,三年亏损近16亿


界面新闻|顺丰同城提交招股书,三年亏损近16亿
文章图片
图1/4

采访人员/白帆
编辑/殷幼安
6月30日 , 顺丰控股旗下的杭州顺丰同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同城”)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 , 正式拉开上市序幕 。 快递专家赵小敏认为 , 顺丰同城有望在今年中秋节前后在港交所上市 。
此次公开的招股书也揭开了顺丰同城的经营现状和困境 。 过去的三年间 , 顺丰同城高速发展 , 同时也伴随着高投入和持续的亏损 。
盈利困难几乎已成为互联网企业的通病 , 也是顺丰同城眼前要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 。
高速成长
顺丰同城正式成立的时间其实并不长 。 2016年 , 顺丰开始试水同城配送的业务 。 2018年7月 , 顺丰宣布上线顺丰同城急送业务 , 以平均1小时达为宣传亮点 。 之后的几年中 , 顺丰先后上线了“帮我买”等多个业务 , 同城即时配送的业务架构逐渐完善 。 2019年 , 顺丰最终宣布同城业务以公司形式独立运营 。
从招股书来看 , 顺丰同城在过去三年间可谓狂飙突进 。 2018年-2020年 , 顺丰同城的订单量分别为7980万笔、2.1亿笔、7.6亿笔 , 复合年增长率为208.7% 。 截至2021年5月31日 , 平台注册骑手超过280万名 , 注册商家数量达53万 , 用户数达1.26亿 , 合作的品牌客户达2000个 。
顺丰同城的快速增长 , 离不开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 。 顺丰同城招股书透露 , 即时配送服务行业的年订单量已经从2016年的46亿单上涨到了2020年的210亿单 , 复合年增长率为46% 。 艾瑞咨询的报告也指出 , 2024年中国即时配送服务行业的年订单量预计将增至643亿单 , 2020年至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2.3% 。
顺丰同城选择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市 , 也是为了更快地发展 , 抢占市场 。
顺丰同城招股书称 , 此次上市募资金额将主要用于以下方面:第一 , 顺丰同城计划优化系统 , 改进全场景骑手融合调度及智能订单分发及智能运营优化 。
第二 , 在创新产品方面 , 顺丰同城在城市、商圈、服务时段、客户规模及品类等方面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范围 。
第三 , 顺丰同城计划收购或投资同产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 以补充及扩大公司的业务营运 。
此外 , 顺丰同城还将使用募集资金用于品牌营销和推广 , 以及作为一般的企业用途 。
在股权结构上 , 顺丰控股仍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 , 目前控制顺丰同城75.1%的股权 。 与此同时 , 顺丰同城的股东数量持续增加 , 根据顺丰2020年的年报 , 顺丰同城当时有16家股东 , 但如今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了29家 。 其中顺丰泰森、SF Holding Limited、同城科技、宁波顺享及Sharp Land分别直接持有同城实业42.82%、14.59%、9.35%、8.34%及2.49%的股份 , 剩余股份由其余24名股东持有 , 持股比例均在5%以下 。
盈利艰难
尽管顺丰同城连续数年快速增长 , 但亏损魔咒至今尚未打破 , 且每年亏损数额还在不断扩大 。
根据招股书 , 顺丰同城在2018年-2019年期间的营收分别为9.93亿元、21.07亿元、48.43亿元 , 营业成本分别为12.2亿元、24.4亿元、50.3亿元 , 经营亏损分别为3.62亿元、5.73亿元、7.69亿元 , 累计经营亏损17.04亿元 , 净亏损15.6亿元 。
顺丰同城的运营成本主要是人力外包成本 。 招股书显示 , 2020年人力外包成本支出达到了48.6亿元 , 比当年的营收还要高 , 占营业成本的96.6%;而雇员福利开支仅为6126.2元 , 占比已经从2018年的12.4%大幅下降至2020年的1.2% 。

界面新闻|顺丰同城提交招股书,三年亏损近16亿
文章图片
图2/4
顺丰同城的营业成本结构图 。 图片来自于顺丰同城招股书
此外 , 顺丰同城的销售及营销开支也从2018年的1215.8万元到增加到了2020年的1.11亿元 , 研发和行政方面的开支也在持续增加 。
目前顺丰同城仍处于市场投入期 , 规模效应尚未显现 , 随着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 , 未来配送成本有望降低 。 根据估算 , 2019年顺丰同城每单成本平均为10.05元 , 2020年这一数字已下降至6.39元 。
但是 , 顺丰同城也在招股书中承认 , 随着同城配送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 公司可能要增加营销资源 , 向商户、消费者及骑士提供更多激励措施 , 可能对其盈利能力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 , 净亏损及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未来可能会继续出现 。
亏损是即时配送行业普遍面临的现状 。 去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达达集团目前也处于亏损漩涡 , 从2017年到2020年 , 达达集团累计亏损了67亿元 。 此外 , 美团、饿了么等同赛道企业也面临着亏损问题 。
市场竞争激烈
近几年 , 同城即时配送市场风云骤起 , 达达集团、闪送、UU跑腿以及美团、饿了么等多家头部企业竞争激烈 。 有数据显示 , 美团、饿了么、达达集团三家企业便占据了即时配送领域七成的市场份额 。 此外 , 滴滴、哈啰出行等也在部署即时配送领域 , 未来的竞争激烈程度还会持续加码 。
顺丰同城招股书援引艾瑞咨询的报告称 , 截至2021年3月31日 , 顺丰同城在过去12个月内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独立第三方实时配送服务平台 , 但市场份额只有11% , 较第二名仅多出1.1个百分点 。
从业务布局来看 , 在即时配送的主力市场——外卖餐饮中 , 美团和饿了么的布局已经十分稳定 。 顺丰同城虽然也有涉足外卖领域 , 此前还开通了外卖小程序平台“丰食” , 但并未取得明显进展 。
不过 , 目前同城即时配送还在拓展更多的服务场景 , 同城零售、近场电商及近场服务等非餐食市场将成为带动行业增长的潜力因素 。
西南证券曾分析指出 , 即时配送物流需求端包括四种场景 , 分别是外卖服务、B2C零售、代买代送、电商相关的落地配送 。 预计2025年全国即时配送行业物流总订单量将达到931亿元 , 外卖市场交易额将达到2.2万亿元、外卖订单量将达到467.3亿单 , 生鲜电商产生的即配单量将达到370.4亿单 , 二者将占据未来即配需求约90%的份额 。

界面新闻|顺丰同城提交招股书,三年亏损近16亿
文章图片
图3/4
图片来自顺丰同城招股书 。
目前顺丰同城的服务场景包括餐饮、跑腿服务、企业服务、生鲜果蔬、鲜花绿植以及最后一公里配送等 。 在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服务中 , 顺丰同城还可将自身运力与顺丰的快递业务融合 , 帮助顺丰快递业务解决旺季时期的运力缺失问题 。

界面新闻|顺丰同城提交招股书,三年亏损近16亿
文章图片
图4/4
图片来自顺丰同城招股书 。
顺丰同城在招股书中提出 , 希望进一步扩大在更多具有庞大市场潜力的下沉城市的配送网络 。 截至2021年5月31日 , 顺丰同城的服务网络已经覆盖到1000个市县 。
但在非餐食配送领域 , 顺丰也并非没有竞争对手 。 聚焦本地即时零售和配送的达达集团 , 目前已经联手京东拿下了稳定的商流 , 达达集团在其2020年财报中透露 , 公司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于为京东集团提供最后一公里的送货服务 , 以及为沃尔玛集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
顺丰同城在招股书中还指出 , 目前全国性电商增速放缓 , 客户获取的成本飙升 , 同质化产品与服务所带来的竞争压力也在加剧 , 因此本地化流量日趋重要 , 如何获取并转化这些流量就显得颇为重要 。
据界面新闻了解 , 近期顺丰同城急送正式接入微信物流服务体系 , 商家可直接在“同城配送”上选择顺丰同城急送发起配送订单 , 骑士接单后 , 商家和客户均能收到配送详情的信息推送 。 不过 , 顺丰同城并不是微信物流唯一的服务商 , 微信入口的流量依旧由多家配送企业共同分食 。
【界面新闻|顺丰同城提交招股书,三年亏损近16亿】此外 , 值得注意的是 , 顺丰同城目前对其大客户的业务依赖仍比较重 。 2018年-2019年期间 , 顺丰同城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7.7%、67.1%、61.2% 。 顺丰控股是其最大的客戶 ,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 , 顺丰同城为顺丰控股提供服务所获得的交易额占其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2.7%、19.4%、33.6% , 占比不断扩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