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切实保证数据安全 提升国家信息安全水平

【水平|切实保证数据安全 提升国家信息安全水平】证券时报采访人员 徐涛
2015年7月18日 , 有媒体刊发了一份滴滴媒体研究院基于实时移动出行数据生成的分析报告 。 这份报告粗线条勾勒出以国家各部委为起止点的滴滴用户的出行规律 , 进而对各部委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长、工作强度、工作规律等描摹了一番 。
对数据收集使用者而言 , 这大致就是得到大数据加持后的一次牛刀小试 , 此后 , 陆续发布的《中国智能出行大数据报告》、城市出行星云图 , 也都让人印象深刻 。 对普通用户而言 , 在印象深刻之余 , 估计很少有人会因为自己的出行信息 , 被出行服务提供方详细掌握并高效利用而夜不能寐 , 即使偶有担心 , 也不过是担心自己会不会被“杀熟” 。
虽然这类个体的担心 , 无论怎么看 , 都显得微不足道 , 但考虑到数以亿计用户的庞大基数 , 无数个体的小担心汇聚在一起 , 就一定会牵连上大问题 。 大数据收集使用者让社会普遍担心的某种行为 , 一定会对相关市场的交易成本、效率表现、资源配置、财富分配、风险处置等 , 造成相当程度的扰动 。 站在这个角度观察 , 包括移动出行在内的大数据 , 被如何收集、存储、分析、利用、转移、分享……就都牵涉到国家安全问题 , 需要严肃对待 。
产生数据的基数越大 , 收集数据的时间越长、频次越密 , 不同数据之间的勾连越充分 , 数据矿藏的丰度就越高、越有利用价值 , 利用效率也会越高 。 收集者、使用者只要用心、肯下功夫 , 就能从这些宝贵数据中得到可观的收获甚至意外发现 。 技术越进步 , 社会经济越发展 , 数据边际效应递增的特点就会表现得越充分 。
个体信息的透明化导致的安全敞口 , 也足以映射整个社会的安全敞口 。 就此而言 , 近期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相关法律法规 , 要求多家互联网公司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 , 切实保障广大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举措 , 需要相关各方认真对待 。 一方面 , 这是对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者进一步明确了责任、规范了路径、划定了底线;另一方面 , 这也有助于个体提高保护自身信息安全的意识 。 个体信息安全意识的切实提高 , 也将极大促进全社会信息安全水平的提升 。
保证数据安全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重要任务 , 需要根据各方面技术的发展以及个体和社会数据安全的状态 , 及时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 。 因此 , 各相关方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 同时需要明确的是 , 坚持这个长期工作的根本目的 , 是持续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国家安全基石的稳固 。 在这个过程中 , 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 , 才能得到基础性保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