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画龙点睛,激活一个城市的精气神

这个春季和夏季 , 看到了很多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影视作品 , 既有《觉醒年代》这样的电视剧 , 也有一系列纪录片 。 其中就包括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拍摄的两季六集航拍纪录片《大美天津》 。
航拍纪录片是近年受欢迎的纪录片品种 。 从最初乘坐直升机、气球、滑翔机等等获得大空间的空中拍摄视角 , 到如今可以借助无人机等多种新工具和新技术 实现在天地之间俯瞰、纵览 , 航拍给了纪录片创作者更大的创作空间 , 也给后来的创作者提出了创新的新要求 。
【影像|画龙点睛,激活一个城市的精气神】如何用影像描绘人们偶尔所见的一个城市俯瞰之意象 , 如何用影像揭示一个城市的人所未见之美 , 如何用传神的解说、旁白、字幕点睛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寄 , 如何用创作者的见识、用作品的思想性激活一个城市的精气神?这是《大美天津》这样的创作团队除了用传统的高质量标准体现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之诚外 , 必须用作品回答的问题 。
《大美天津》的影像呈现 , 既是航拍特有之城市壮阔景像 , 让观众有乘风纵览大地、河流、城市、街道之畅快;又有在天地间转换 , 从航拍连接到对一个公共空间、历史建筑和社区的细致描绘 , 让观众有在多个空间中观察、在历史与现实的穿行中 , 体现城市之美和活力、魅力所在 。 不拘泥于航拍纪录片的体裁特性 , 在天地间选取 , 在纵览与放大中观赏 , 更能让观众体验一个城市之美 , 体验到创作者在第二季《生活的风景》开篇所说的:“天津 , 这座用心生活的城市” , 体验到成就、发展和创造这一切的人 , 从而在不知不觉间让观众被创作主题所感染 。
《大美天津》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 , 表现在其影像叙述逻辑和叙述方式上 。 还以《生活的风景》为例 , 从开篇 , 影像叙述逻辑就不是单纯展现城市风貌 , 而是力图展现一个城市的有生命的美 , 在描述人与城市的关系中用影像解读一个城市的人所未见之美 。 开篇是从城市客厅切入 , 镜头是沿着这样的影像叙述逻辑展开:“如果 , 一座城市拥有生命 , 那么 , 她的心脏一定是中心那座最美丽的广场 。 ”“这里 , 跳动着城市精神的脉搏 。 ”然后 , 镜头带着观众去探访一所115岁的小学 , 去南开寻访周恩来的青年足迹 , 去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倾听“兴学强国” , 在五大道上空浏览众多名医故居中感受济世苍生的医者仁心 。 这样的影像叙述方式 , 城市在观众眼里就是活生生 , 就不只是外在的一种风景 。 即使这些景像是长在地面行走的人们所不曾见过的 , 他们也会感觉依稀曾在那里见过 。 因为 , 这样的影像展现的是人的城市 , 是活生生的城市 , 是一个有令人骄傲的历史和令人憧憬的未来的城市 。
《大美天津》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 , 还表现在其解说词的灵动与厚重的有机结合上 , 表现在诗意文笔和苍远见识上 。 它既在描绘“美 , 在春天的树梢上舒展” , “秋天深了 。 万木饱蘸秋光 , 灿若云霞” , 以“舒展”、“饱蘸”这样的文字点染诗意;也在梳理“国运跌宕的岁月里”那些“时代的先觉者” 。 虽然 , 解说词在说“岁月里的炉火明灭 , 时代里的悲欢离合 , 最终都不着痕迹地 , 流转于我们的三餐茶饭 , 烟火人间”;但依然赞美人们“去生活 , 去梦想 , 去跳动朝气蓬勃的心脏” , 激励人们“穿越历史 , 惊艳时光” 。 因为在创作者心目中 , “人 , 是这座城市最生动的风景 , 最恒久的光芒 。 ”
《大美天津》以《生活的风景》描绘活着的文化、蓬勃的城市;以《时代的新声》描绘“曾经沧海 , 时刻澎湃” , 但“每一个出发者 , 都能在这里找到新的出发” , “每一位梦想者 , 都能在这里绽放新的梦想” , “每一份快乐 , 都能在这里激荡出新的快乐”;以《流动的奇迹》描绘“天津因运河而生 , 万斛帆樯 , 日益繁盛” , “运河 , 造就了有形的城市 , 和无形的内心” 。 在2020年12月播的《大美天津》第一季中 , 以《时间的礼物》带领观众“从茫茫云海中启程 , 领略冠绝九镇的蓟北雄关” , “放飞想象 , 邂逅经验之外的极致震撼”;以《自然的呼吸》带领观众“带着远山的清新”“流入一片迷宫般的湿地” , 观赏“几株有态度的树 , 卓尔不群 , 立于山水之间” , 人与自然“共一曲秋水长天”;以《河流的密码》带领观众“从海河晨曦中出发” , 体验“月沉 , 日升” , “空里流霜” , 观赏“天光 , 正在为一条河流加冕” , 体验“九水出燕山太行” , “从这里开始 , 所有水流将不念过往 , 共同以海河的名义 , 东流入海” 。
这样的结构 , 每一集的独特创意和对主题的诗意又体现见识的解读 , 让观众们既在“奔腾岁月里 , 我们听见悠远时光的回响” , 又“通晓一座城市始终年轻的密码” 。 这样的创作意图 , 画龙点睛 , 激活一个城市的精气神 , 也许正是《大美天津》不同于一般航拍纪录片的地方 。

文/陆小华(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讲席教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