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退潮,65亿估值独角兽破产,谁是社区团购下一个出局者?


|资本退潮,65亿估值独角兽破产,谁是社区团购下一个出局者?
文章图片
图1/1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苏敏 编辑/房煜
来源:创业邦(ID:ichuangyebang)
社区团购正在迎来一轮新的洗牌 。
7月7日晚 , 社区团购平台同程生活运营主体苏州鲜橙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因经营不善 , 虽经多方努力 , 但仍然无法摆脱经营困境 , 公司决定申请破产 。
略显讽刺的是 , 就在前一天 , 同程生活创始人何鹏宇还在内部信表示 , “同程生活”将更名为 “ 蜜橙生活 ” , 并做战略调整 , 将业务方向从 to C 转为 to B , 围绕团长(KOL、KOC)进行供应链的创新 , 包括私域流量运营、直播运营、供应链赋能等 。
再往前推 , 同程生活因拖欠供应商货款被集体讨债的消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
值得一提的是 , 何鹏宇在内部信中将公司困境归结于行业风云突变 , 赛道竞争激烈 , 指向美团、拼多多、滴滴等互联网巨头的下场 。
“公司发展到2020年年中 , 已经开始进入一个良性发展阶段 , 前端履约已经打平 , 我们已经开始走出了一条社区团购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自从2020年9月开始 , 行业从拼创新、拼执行的时代转变为拼资本、拼补贴的时代 。 ”
事实上 , 社区团购发展至今 , 路途中已然是白骨累累 。 早在2019年底 , 呆萝卜、松鼠拼拼等就因资金链紧张导致平台爆雷 , 而你我您不得已与十荟团合并 。
2020年初 , 社区团购市场虽因疫情起死回生 , 但短短一年时间 , 从赛道火热到巨头进场再到人人喊打 , 大起大落 , 起起伏伏 。 如今连“老三团”之一的同程生活也申请破产 , 不禁令人唏嘘 。
然而 , 只要巨头们的战争没有结束 , 同程生活肯定不是社区团购赛道上倒下的最后一家 。
行业竞争激烈 , 但非倒闭主因
同程生活的最后一轮融资时间停留在2020年8月 , 由襄禾资本、元禾控股、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完成的数千万美元C+轮融资 。
公开资料显示 , 同程生活2018年由同程集团(港股上市公司同程艺龙母公司)生态平台孵化 , 主打社区电商业务 , 以多种类的生鲜非标品为切入口 , 生鲜品类占比达70% , 定位下沉市场的生鲜超市电商 , 主要采用“上游规模化源头直采+下游社区自提”的模式 。
2021年之前 , 同程生活还备受资本青睐 。 企查查数据显示 , 同程生活的融资达到8次之多 , 是社区团购赛道中融资最多的品牌之一 , 另两家同样融资8轮的有食享会和兴盛优选 。
2018年同程生活获得同程旅游和腾讯投资的天使轮融资;2019年获得四轮融资 , 真格基金、金沙江创投、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多次跟投;2020年更是先后完成了C轮和 C+轮融资 。 完成C轮融资后 , 同程生活估值达10亿美金 , 约合人民币65亿元 , 已然跻身独角兽之列 。
借助资本的力量 , 同程生活先后与千鲜汇、邻邻壹、考拉生活等区域品牌合并 , 在华东、华南珠三角、西南等多地扩张 。
2020年 , 同程生活GMV接近100亿元 , 在社区团购的创业公司中仅次于兴盛优选和十荟团 。 彼时何鹏宇提出 , 2021年同程生活平台GMV将达300-500亿元 , 公司实现整体盈利 。
然而 , 现实并不尽如人意 , 今年以来 , 同程生活开始露出节节败退的迹象 。 据报道 , 同程生活先是于3月在上海关停超过1000家团点 , 4月又宣布湖南区域暂停运营;过去一个季度 , 其单量大幅下滑 , 相比高峰期已跌去60%以上 。
同程生活也曾尝试自救 。 何鹏宇在内部信中提到 , 同程生活与抖音进行战略合作 , 通过抖音本地页的社区团购入口 , 可以直接进入同程生活 , 同时也鼓励团长和品牌进行直播带货 。
“但由于合作伙伴集中催款、公司资金链面临断裂 , 已无再谋求转型的空间 。 ”
事实上 , 今年年初 , 就有供应商向创业邦表示 , 同程生活拖欠供应款项 。 但当时其经营正常 , 并未引起关注 。
该供应商提到 , 同程生活将已经售出的货品报损 , 但又不出具损耗的相关数据及留存照片 , 明明卖掉了却说是损耗了 , 而且对欠款没有要解决的诚意 。
有媒体报道称 , 最近一个月 , 去同程生活苏州总部讨要欠款的供应商越来越多 。 据统计 , 目前登记的100多家供应商被拖欠货款超过了5000万 , 以其1000多个供应商来计算 , 同程生活的总欠款或超过2亿元 。
此外 , 据了解 , 在决定战略转型之前 , 同程生活曾和京东、阿里 , 甚至字节跳动等大厂协商过“收购意向” , 但最终因各种原因未能达成协议 。
可以看出 , 同程生活原本有一手好牌 , 却打得稀烂 。 何鹏宇将失败原因归咎于行业竞争 , 略显牵强 。
“社区团购对地推人员、团长、供应商的管理要求 , 相对都更加复杂、精细以及多样化 。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告诉创业邦 , “同城生活依托于同城艺龙这样的上市公司 , 然后融了几个亿美金 , 算是一家很有实力的公司 。 这样的公司倒闭 , 竞争只是一个因素 , 但不是主要因素 , 更大概率是他们自乱阵脚 , 内部的经营管理、决策效率等多方面出现了问题 。 ”
资本退潮 , 谁是下一个出局者?
2020年春节 ,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遭遇寒冬的社区团购死灰复燃 , 并且一路高歌猛进 。
据企查查数据统计 , 2020年全年 , 社区团购和生鲜电商领域累计发生融资35起 , 金额超过200亿人民币 。 兴盛优选、十荟团、同程生活等多个平台都完成了至少两轮融资 。
然而 , 2020年下半年 , 互联网巨头闻风而动 , 尤其是在美团、滴滴、拼多多亲自下场之后 , 局面立时生变 。
到了今年上半年 , 社区团购赛道仅有8起融资 , 披露金额超262亿元 , 资金集中涌向老玩家 , 兴盛优选和十荟团的合计融资金额占全赛道的95%以上 。
其中 , 兴盛优选融资两次 , 尤其是今年2月完成了3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 , 由红杉中国领投 , 腾讯等老股东跟投 。 投后估值高达80亿美元 , 是社区团购赛道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 。
而十荟团也紧随其后 , 于3月底获得7.5亿美元的D轮融资 , 由阿里巴巴和DST Global联合领投 , 多家老股东跟投 。
此前 , 兴盛优选、十荟团、同程生活被合称为“老三团” , 是经历过2019年社区团购厮杀而胜出的三个平台 。
在业内人士看来 , 兴盛优选背靠腾讯和京东 , 十荟团背靠阿里 , 暂无忧虞 。 但对于其他社区团购的创业公司来说 , 资本恐怕已经避之不及 。 毕竟像同程生活这样估值10亿美元的腰部公司 , 依然难逃倒闭的命运 。
庄帅表示 , 目前只要是巨头进入的行业 , 资本大概率都不会再投 , 因为巨头是用资金+平台+资源的产业模式降维打击 , 基本没有什么创新业务不能靠这种模式去快速发展 。
一位投过生鲜电商的投资人也直言 , 社区团购模式轻、进入门槛低 , 货和客都容易做 , 现在已经是巨头的游戏 , 壁垒也是资本壁垒 。
资金是优势 , 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 无论是美团、滴滴、拼多多 , 还是京东、阿里 , 目前都无法在社区团购业务上做到盈利 。
据了解 , 目前市场份额居前两名的美团优选和多多买菜已经开始降本增效 , 试图将毛利由负转正 。 这也意味着增量市场的蛋糕瓜分完了 , 大家开始正视经营数据 , 不再一味烧钱 。
同时 , 悬在社区团购头上的监管达摩克利斯之剑也一再警示 , 不能低价倾销 , 禁止不正当竞争 。
想要盈利 , 首先需要提高件单价 。 国信证券的会议纪要显示 , 兴盛优选的件单价在12.8元 , 美团优选是7元左右 , 多多买菜是10.7元左右 , 而橙心优选为4.5元 。
但一个始终存在的悖论是 , 在社区团购赛道里 , 当件单价提高到一定程度时 , “团购”这件事本身就会失去优势 , 用户粘性也不复存在 。 过去 , 社区团购平台靠补贴来维持价格优势 。 但是随着监管收紧 , 价格优势也将不复 。
同样是互联网赛道的烧钱大战 , 但社区团购与网约车、共享单车及外卖本质的不同在于:一方面是出行服务的产品本身已经足够标准化 , 价格变动不影响产品品质 , 生鲜产品则不同 , 终端价格变动会带来采购端价格和供应链成本的变动;另一方面 , 买菜这件事已经有很多成熟的方式 。
业内人士指出 , 事实上 , 社区团购是否核心在卖菜这件事上 , 还是有争议的 。 “因为买菜做饭这件事的随机性与预售计划性还是有矛盾的 。 社区团购目前最适合的品类 , 其实是家庭高易耗品 。 ”
这位人士认为 , 社区团购企业应该学习的其实是Costco模式 , 先提高品质本身 , 再去提高客单价 。
庄帅对社区团购的未来更为乐观 , 在他看来 , 目前在国家强监管的宏观环境下 , 反而有利于活下来的平台去盈利 , 因为会逐渐进入一种差异化的良性竞争状态 , 就是去拼服务、拼效率、拼技术 。
“理论上 , 社区团购平台可以对用户有更深入的了解 , 能够通过大数据获知社区用户的生活需求和消费习惯 。 不同地域、不同价位的社区 , 消费主力人群不同 , 需求也不一样 。 社区团购此前的低价是让大家来熟悉这一商业模式 , 在低价竞争结束后 , 通过技术去匹配用户的需求 , 然后进入到精细化运营的阶段 。 ”
【|资本退潮,65亿估值独角兽破产,谁是社区团购下一个出局者?】可以确定的是 , 到了这一阶段 , 巨头们在流量、供应链、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开始凸显 , 市场不断向头部集中 , 同程生活之后 , 还会有玩家出局 。
“大部分社区团购的创业公司规模是很小的 , 像同程生活这样的已经是中腰部了 , 肯定还会有小公司无声无息地倒下 , 但媒体可能不会关注 , 大众也不会关注 。 ”庄帅说道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