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不断健全个人信息保护的综合治理体系(多棱镜)

个人信息是宝贵的数字资产 ,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 规范个人信息获取及使用 , 不仅事关个人权益的维护 , 也关系到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如今 ,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 各种类型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层出不穷 , 极大满足了人们在社交、购物、娱乐、办公等多方面的需求 。 但这些程序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 也给个人信息安全带来威胁 。 比如 , 想要下载某个APP , 先得授权大量个人信息 , 否则无法使用;闲聊中提到某个商品 , 不久就会收到精准推送的广告;手机上收到一张礼服照片 , 购物软件就开始推送各款礼服……不经意间 , 人们的隐私信息、“网络足迹”等就被“偷走”甚至滥用了 。
万物皆可联的现代信息社会 , 个人信息不可避免地被各类网络服务平台大量留痕 。 而各种基于大数据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 , 让个人数据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 个人信息是宝贵的数字资产 ,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 规范个人信息获取及使用 , 不仅事关个人权益的维护 , 也关系到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
近年来 , 我国不断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 。 网络安全法、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从法律层面对个人信息权益进行了保护 , 如规定APP运营商的信息处理活动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 且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 。 有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等 , 明确了地图导航、即时通信、网络购物等常见类型APP的必要个人信息范围 。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对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做出了全面部署 。 要营造良好数字生态 , 其中的重要一环就是进一步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 不断健全个人信息保护的综合治理体系 。
不以规矩 , 不能成方圆 。 应加快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 规范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 。 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共享 , 一些APP基于提供服务、提升体验的需要 , 要求一定权限、收集相关信息也是合理的 , 但应有边界 , 不能侵犯个人权益 。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法规 , 规范政府、企业和个人在使用个人信息方面的行为 , 但这些法规较为分散 , 迫切需要加快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进程 。 要加快推进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基础性立法 。 通过专门立法 , 进一步明确网络运营者收集用户信息的原则、程序 , 明确其对收集到的信息的保密和保护义务 , 不当使用、保护不力应当承担的责任以及监督检查和评估措施等 。
监管部门应当严格执法、统一执法 , 强化对APP超范围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监管力度 。 日前 , 针对人们反映强烈的APP非法获取、超范围收集、过度索权等侵害个人权益现象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相关法律法规 , 通报了105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 , 并责令限期整改 。 工信部近年来也持续开展了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 。 这些举措都取得了积极成效 , 消费者拍手称赞 。 人们期待监管能够更加有力 , 如加大对个人信息保护相关违法行为查处和处罚力度 , 提高违法成本和法律震慑效应等 。 同时 , 也要善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手段来加强对APP收集个人信息的监管与检测 , 优化消费者的举报投诉服务 , 形成常态化监管体系 。
【部门|不断健全个人信息保护的综合治理体系(多棱镜)】此外 , 用户个人也应当提升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意识 。 网民在注册APP时 , 要养成浏览用户协议、隐私保护协议等内容的习惯 , 谨慎填写个人信息 , 及时关闭不必要的APP权限 。 当发现个人信息被违法违规使用等情况时 , 也要勇敢地站出来 , 通过投诉、举报和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个人信息权益 , 保护好我们的“网络足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