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上海7月9日电(采访人员陈爱平、王淑娟、吴一航)在此间举办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 , 来自信息通信行业、人工智能(AI)行业、互联网行业等20余家代表性学术研究机构、企业与组织以及国内知名高校联合发起《促进可信人工智能发展倡议》 , 旨在倡导政产学研各界加快形成国际协同治理共识 , 促进社会对可信AI的理解和重视 , 充分挖掘人工智能的产业和社会价值 。
当前 ,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蓬勃兴起 , 并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加速渗透 。 9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发布的《可信人工智能白皮书》介绍 , 2020年 , 人工智能产业保持平稳增长 , 根据专业机构IDC测算 , 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为1565亿美元 , 同比增长12%;根据中国信通院测算 ,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约3031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长15% 。
【人工智能|业界发布倡议促进可信人工智能发展】另一方面 , 人工智能在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 , 也蕴含着风险和挑战 , 主要表现为:算法安全导致的应用风险 , 黑箱模型导致算法不透明 , 数据歧视导致智能决策偏见 , 系统决策复杂导致责任事故主体难以界定 , 数据滥用导致隐私泄露风险 。
因此 , 发展可信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 业界认为 , “可信”应反映人工智能系统、产品和服务在安全性、可靠性、可解释、可问责等一系列内在属性的可依赖程度 , 可信人工智能则是从技术和工程实践的角度 , 落实伦理治理要求 , 实现创新发展和风险治理的有效平衡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业界在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可信AI论坛上 , 呼吁坚持技术向善 , 加快可信人工智能技术研究 , 前瞻布局可信通用人工智能 , 打造可控可靠、透明可释、隐私安全、责任明确、多元包容的人工智能系统;聚焦技术设计、研发测试、运营使用全流程 , 坚持以人为本、技术向善 , 构建技术、社会、文化、价值融合共生的良性发展环境 。 同时 , 业界呼吁坚持权责共担 , 广泛宣传可信人工智能价值 , 推动人工智能监管者、研发者、制造者和受用者参与不断完善和践行可信理念;明确个人、企业、行业各主体责任、权益 , 在可信人工智能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原则指导下 , 构建相互协调、共建共享的敏捷可信机制 。
此外 , 倡议还呼吁坚持健康有序、推动可信AI行业实践;坚持多元包容、凝聚可信AI国际共识 。
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 ,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人工智能治理与可信委员会宣布成立 。 这一委员会将依托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与应用评测重点实验室 , 聚焦人工智能治理与可信领域 , 汇聚专家学者 , 开展技术研究、标准制定、评估测试、试点示范、成果发布、国际合作等工作 , 推动构建健康可信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生态 。
推荐阅读
- Samsung|三星预告1月11日发布Exynos 2200芯片组 RDNA 2 GPU加持
- 手机|一加10 Pro宣传视频曝光:将于1月11日14点发布
- 语境|B站2021个人年度报告发布:你共计看了多少个视频
- 功能|Linux 微信官方版 2.1.1 正式发布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硬件|闪极140W多口充电器发布:首发399元 支持PD3.1
- 办公|统信UOS助手发布:支持“一键秒传”
- 芯片|Exynos 2200 来了!三星官宣 1 月 11 日发布新 Exynos 处理器
- 设计|宇瞻发布 NOX 系列 DDR5 电竞内存,速度最高 7200MHz
- 系统验证|以技术革新加速芯片创新效率,EDA软件集成版PNDebug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