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车主维权疑云:套路“割韭菜”、营销误导、变相加价?
文章图片
图1/5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乔雪
来源/Tech星球(ID:tech618)
“大定韭菜”“大定车主面试被pua”“极氪收割机”“有点脑残真无语”……这些是极氪车主退订群里有代表性的一些昵称 。
两个月前 , 他们被一场发布会吸引 , 甚至在没有一辆量产车的情况下 , 付了2000-5000元定金(大定5000元 , 小定2000元) , 车主们出于对吉利的信任选择了“盲定”极氪 。 而后 , 他们又共同走上了退单、转单的维权之路 。 “玩文字游戏 , 800V变400V , 误导消费者;价格不透明 , 选装标注不明晰 , 毫无诚信 , 变相加价……”这些是他们列出的极氪之“罪” 。
对于上述问题 , Tech星球向极氪方面求证 , 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
当传统车企迈入电动智能时代 , 他们首先遇到的命题是 , 距离的改变 。 曾经 , 在主机厂和用户之间隔着代理商、经销商、4s店 , 如今新造车时代 , 拆去了曾经的围墙 , 主机厂赤裸地站在消费者、用户面前 , 如何交出答卷成为了新的难题 。
“套路”?
你知道PUA吗?
“我一个中年男人得到了一种新的体验 , 我被车企PUA了” , 王沉这样形容此时的感受 。
“莫名其妙的 , 不知道怎么地 , 就喜欢上这车了 , 只看了第一眼就觉得 , 哇 , 这是车吗?这(配置)太香了 , 然后就下了订单 , 再后来就慢慢感觉哪里不对 , 越来越不对劲了 。 ”
陈立也是早期就被圈粉的一员 , “作为吉利的亲生儿子 , 极氪的前身是领克ZERO , 成为了第一批享受浩瀚架构的电动车车型 , 但其实我开始不抱特别大希望 , 因为从领克分出去成立新品牌意义不大 , 就像吉利和几何 , 沃尔沃和极星 , 领克和极氪 , 与其说是新品牌 , 倒不如说是品牌附线 。 但是价格一出来 , 就被吸引了 , 26.68万的价格太有吸引力 。 ”
4月 , 极氪一诞生 , 无论是在发布会上 , 还是随即亮相的上海车展 , 都在高光下备受瞩目 , 极氪的展位都被挤得满满当当 , 在周末甚至要排队参观 , 每人限时8分钟 。
圣一也在这样的光芒下喜欢上了极氪 , 由于杭州当地的新能源车型车牌暂时还不受限 , 圣一将眼光瞄准了电动车 , “我对比过了 , 之前挺喜欢特斯拉的 , 但是风波之后就不太敢买 , 小鹏的轿跑 , 我家有小朋友就不考虑了 , 其实我都考虑蔚来了 , 但算了一下 , 有10万都要花在服务上 , 感觉总的品牌溢价有点高 , 直到极氪出现 , 我就知道是它了 。 ”
极氪就像车型猎装轿跑一般 , 迅速成为了一匹野豹 , 杀出了造车新势力的重围 , 从性价比和配置来看 , 极氪在瞄准特斯拉Model Y和蔚来的客群 。
极氪的一大亮点是800V高压快充 , 因为极氪001来自吉利SEA浩瀚架构 , 而在浩瀚架构的宣传中 , 吉利大力宣传了浩瀚架构支持800V高压快充 , 可实现充电5分钟 , 续航120公里 。 于是 , 作为浩瀚架构的首款车型极氪001 , 自然被消费者迅速联想到支持800V快充 。 而在发布会上 , 极氪也没提过到底是400V还是800V 。
但等了2个月的车主 , 却只等到了最终的400V定局 。 对此 , 极氪在官方公众号表示 , 目前800V技术发展还不成熟 , 而400V也够用 。
但这样的说法并未得到车主们的认可 , 车主立马反弹 。 王沉说:“我们当然知道具体能不能够实现800V的技术 , 还要看充电桩 , 但是充电桩我们国家马上就要更新充电桩的功率和接口的标准 , 能不能达到800V有关这个车的产品寿命有多长 。 ”
另一位车主kimi表示 , 我听说极狐的新一代就是800V , 不是技术达不到 , 而是舍不舍得给车主用 。 “你(车企)直接告诉我没关系 , 我来选择要不要买啊 , 你用这种联想的手段 , 营销的技巧来让我认为这个是800V 。 过了2个月之后告诉我不是 , 那我肯定是没办法接受的 。 ”
极氪一直没有对外公布订单数据 , 据Tech星球了解到 , 订单已经过万 。
但这与某些车主订车时了解到的数据相去甚远 。 晓峰当时的销售的说法是 , 发布会当天就预定出去7万单 , 现在已经有10万单了 , 以此暗示晓峰快下单 , 在晓峰询问 , 订单这么多会不会无法交付时 , 销售也果断的表示 , 今年的订单都能交付 , 这个不用担心 。
极氪汽车CEO安聪慧表示 , 订单量远远超过预期 , 6月15日起 , 停止接收小定意向金 。 还公布了交付规则:6月15日前大定用户 , 于2021年10月起按定金支付时间顺序交付 , 部分配置可能1月份交付;6月15日后大定用户 , 于2022年春节后按定金支付时间顺序交付;所有7月31日前的大定用户(含7月31) , 仍享受5000元抵20000元的权益 。
随即把价格调整为了明年没有补贴的价格28.4万元 , 按照新能源补贴的退坡 , 明年的补贴将减少30% , 这意味着 , 虽然是今年订的车 , 但由于极氪产能不足 , 无法享受今年的补贴 , 这引发了用户的不满 。
还有的不满来自于配置 , 极氪发布会上分别发布 , ME、WE、YOU三个版本 , 消费者自然的对应上了低配、中配和高配 。 后来发现 ,YOU版也不是顶配 , 而ME、WE两个版本随便加个选装就超过30万 , 将无法补贴 。
文章图片
图2/5
发布会上 , 极氪用标配、全配、定制来区分三版本
在发布会上 ,WE、YOU版两个版本中未有隐私玻璃的区别 , 消费者默认隐私玻璃是全系标配 , 但随后的预定车主发现 , WE版本不包含隐私玻璃 , 选装需要另付5000元 。
而电调天幕 , 全系不标配 , 选装费用近万 。 有关这一点 , 极氪解释是用户提出的建议后添加 , 但付过大定的车主告诉Tech星球 , “上海车展上 , 极氪中控就有这个功能 , 只是当时的工程车无法展示 , 绝对不相信是用户要求后来添加的 , 就是想再收一笔钱 。 ”
文章图片
图3/5
吉利官方认为 , 这是用户的误解 。 针对上述问题 , Tech星球向极氪求证 , 截止发稿前 , 极氪官方未做出回应 。
车主“小d”反问 , 如果觉得车主都是为了维权和想得片面 , 可以去看看那时极氪刚宣传的文章 , 很多甚至是极氪的软文 , 这些其中的数据都是在极氪默许下发布的 , 难道这些都是假的吗?
这一次 , 触发了用户更大的反弹 。 从高光到质疑 , 极氪才走过2个月 。 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声 , 极氪选择沉默 , 却选定了锁单日期 , 所有大定订单 , 7月31日锁定 , 无法退款 。
大踏步的新能源补课
老牌民营车企吉利 , 急需一次新能源的突围 。 但极氪乃至身后的吉利 , 都还没做好准备 。
为了李书福“蓝色吉利行动” , 吉利最先推出的品牌是“几何” , 奈何销量惨淡 , 2020年 , “几何”品牌销量仅10328辆 , 月销量不足1000辆 , 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B端消耗;又联合沃尔沃推出高端电动车极星 , 极星的销量则始终在三位数摇摆 。
【|极氪车主维权疑云:套路“割韭菜”、营销误导、变相加价?】面对头部的造车新势力们正朝着月交付万台的目标高歌猛进 , 这一次 , 吉利急了 , 李书福决定亲自挂帅 , 极氪成为吉利汽车冲击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第二次重大布局 , 就连名字都展示出极氪的野心 , 极氪(ZEEKR)的“极”代表极致;氪是化学元素Kr , 代表电驱智能时代的科技符号 , 这个全新词汇听上去又潮又很有科技感 。
但一切都来的过于仓促 , Tech星球了解到 , 目前 , 极氪均是以快闪店的行式展示 , 每个城市只有1-2个展厅 , 展出时间为1-2周不等 , 而对于什么时候能拥有固定的店面 , 极氪的销售顾问则表示 , “到下半年快交付的时候 , 我们就能开出店了 。 ”
Tech星球通过内部人士了解到 , 截止7月31日 , 极氪只计划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个10城市开店 。
交付中心也是个计划中的产物 , 一位已经付过5000元“大定金”的宁波车主 , 询问销售到时要去哪里提车 , 该城市经理表示 , 全国一共分6个大区 , 每个大区会设几个交付中心 , 如果所在城市没有交付中心 , 就要去临近的城市提车 , 并建议她去杭州提车 。
比起只用去一次的交付中心 , 作为电动车的车主更关心充电桩的建设进度 。
在发布会上 , 极氪宣称 , 为实现极致的用户体验 , 极氪将自建零焦虑的充电补能服务体系 , 2021年 , 极氪将完成290座充电站、2800个充电桩建设;预计至2023年底 , 极氪充电站累计建设数量将达到2200座 , 充电桩累计建设数量将达到20000个 。
Tech星球向一位极氪内部员工询问有关自建充电桩的进度 , 该人士表示 , 充电桩在选址 , 还在在建设中 , 继续问下去 , 对方则表示 , 这部分要找浩瀚能源了解 , 两者是分开的 , 不清楚那部分的业务 。 而极氪宣传的附赠给车主的1000度电优惠 , 只有在极氪自建的充电桩才能享受 , 而目前 , 自建的充电桩数量为零 。
新造车也是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 , 配置是实打实的参数 , 而自动辅助驾驶才是千人千面的用户体验 , 但这需要试驾甚至是比较长的驾驶体验才能被感知出 , 而有关试驾的消息 , 极氪方面一直未有任何消息 。
“大定”车主马先生告诉Tech星球 , 之前销售给出的试驾通知是 , 一定会在7月底前安排试驾的 , 不会让大家无法体验就买车 , 但现在距离截止日期越来越近 , 什么时候试驾仍是个未知数 。
文章图片
图4/5
线下门店、充电桩搭建、试驾日期 , 以及金融政策 , 目前均是未知 。 7月31日已日渐逼近 , 极氪官方并无回应 。 而面对一切都是未知数的“大定”车主们 , 纷纷开始转单、退单 , 这场“出师未捷” , 让极氪曾经的高光开始被阴云笼罩 。
传统车企的外衣与缺失的互联网思维
相比没准备好的新能源的应战 , 一向熟悉资本运作的吉利 , 却没让极氪拉下 。
吉利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 , 为发展极氪品牌 , 极氪集团已订立 CEVT 收购协议、浩瀚能源收购协议及宁波威睿认购协议 , 也就是说成立 4 个月的极氪汽车将通过这次收购 , 拥有 CEVT 开发汽车的相关技术 , 以及从事生产和销售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电驱系统、其他汽车部件的能力 。
资料显示 , 本次被收购了 100% 股权的 CEVT 于 2013 年在瑞典成立 , 是与吉利集团研究院并肩的另一个汽车研发中心 , 主要从事智能电动汽车的造型设计、软件系统开发、硬件模块开发、虚拟仿真技术研发 , 以及提供智能移动出行技术解决方案 。
而在资本运作层面 , 6 月 25 日 , 吉利汽车在港交所连续发布两则公告 , 一是撤回 A 股科创板 IPO , 另一个则是 , 对旗下智能汽车品牌极氪智能科技寻求不同的外部融资方案 。 在某券商的内部人士看来 , 这样的打包动作 , 或许吉利是要让极氪单独上市 。
和资本的桥梁 , 极氪或许容易搭建 , 但消费者和用户的心却没那么好抵达 。
在发布会上 , 极氪曾表达过要建立用户社区的决心 , “让车主随时随地进行交流 , 成为用户圈子的一部分 , 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吐槽 。 ”安聪慧的话还尤言在耳 , 甚至宣布将拿出4.9%的股份权益支持共创 , 以企业最高级别的形式鼓励用户参与到极氪的发展中 , 对于极氪而言 , 用户是朋友、同事和共创伙伴 。
但事实上 , 在6月30日才连夜推出的App ,成为了用户新的槽点 。 一位车主向Tech星球展示, 自己这些把这些担忧发到了极氪的App里 , 但很快就被运营拉黑了 , “根本不让说不好的 , 就得夸 , 这就是所谓的用户共创?”
文章图片
图5/5
而其他用户也表示 , 之前小程序的积分、订单无法同步也无法更改 , 让本身就未知的“盲订”用户充满了未知情绪 , 但App里的周边却能正常售卖 。
传统车企 , 并不缺实力 , 吉利也曾是国产品牌的一张名片 , 但在电动车时代 , 变化的不止是从油到电的能量转变 , 传统车企只看到了车辆驱动形式的改变 , 却没有看到汽车作为一种产品业态 , 电动车相比于燃油车 , 呈现出的本质性变化 。 自动驾驶、智能网联、传播宣传、用户运营等方面 , 都存在比较明显的缺位 。
曾经 , 主机厂和消费者之间好像天生就隔着距离 , 这一次 , 让消费者直面主机变化 , 要求主机厂对用户资源、信息都有着强大掌控力 , 必须做到绝对掌控、随时控制和即时反应 。
这在互联网行业很容易能够做到 , 虚拟化的产品可以做到即时反馈并满足用户需求 , 也是曾经擅长互联网思维的造车“三傻”(蔚来、理想、小鹏)能赢得消费者人心的关键因素之一 。
在过去 , 主机厂的任务是造好车 , 而今天 , 造车已经远远不够 , 能把“Beyond car”做到多少分 , 决定排行榜能排到多少名 。
就像李书福在年初开工会上 , 针对当前汽车产业变革说道:“这场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百年汽车变革 , 是一场新的马拉松赛跑 , 它没有尽头 , 只有开局 。 没有方法 , 只有方向 。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Tesla|“车顶维权”案庭审爆料:车主称特斯拉希望撤诉被其拒绝
- 最新消息|欧拉好猫“芯片门”最新进展:赔偿车主1万现金
- 人物|车顶维权女车主曝光庭审内容:特斯拉拿不出任何实锤证据
- 硬件|吉利品牌极氪和Waymo合作 在美国开发无人驾驶的士
- Tesla|特斯拉车主一夜之间保费暴增80% 到底发生了什么?
- 产品|河北首家极氪空间在石家庄万象城开业
- Tesla|新能源汽车专属车险上线 特斯拉车主晚买几天价格翻倍
- Tesla|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开庭后发声:特斯拉法务说的对吗?
- 视点·观察|央视网评“青花椒”被告侵权:这哪是维权,更像碰瓷
- IT|车企圈粉术:“特斯拉酒”贵超茅台 蔚来车主18万买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