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再林|重回戈壁,追寻航天先辈足迹

“当年我们运送卫星、火箭零部件的时候 , 经常遇到风沙 。 在这个大风口 , 我们曾全连出动战风斗沙 , 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 就是一定要完成任务 , 不容有失……”仲夏时节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铁路管理处老职工吴恒金 , 来到当年自己战斗过的地方 , 和年轻官兵一同学党史话初心 。
现年85岁、党龄65年的吴恒金老人 , 是1957年第一批进驻戈壁滩的航天创业者 , 曾执行东方红一号卫星等重大航天特运任务 , 见证了发射中心创业的艰苦卓绝 。
“我们执行任务的时候 , 白天黑夜连轴转 。 实在困了 , 眯一会儿就接着干 。 ” 回忆起当年接运专列的场景 , 吴恒金依旧心潮澎湃 , “当时大家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 党叫干啥就干啥 。 ”
【李再林|重回戈壁,追寻航天先辈足迹】“吴老的讲述带给我极大震撼 , 我们要发扬老一辈精神 , 将这条铁路维护好 , 确保每一趟专列都安全、正点 。 ”铁路管理处战士郭旭龙感慨地说 。
与此同时 , 在东方红一号卫星光学测量点旧址 , 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旧址寻根行”活动正在进行 。 “当时工作人员住的都是地窝堡 , 地上挖个坑 , 上面搭个帘子……”高级工程师魏明山向年轻科技人员讲述当年的情景 。
采访中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坚持以史育人 , 充分利用具有航天特色的历史展览馆、功勋发射场、功勋测量点等红色教育资源 , 通过现地见学等方式 , 引导官兵重温党史军史、传承红色血脉 。
漠风呼啸 , 黄沙漫天 。 在沙漠深处 , 搜索回收分队在搜救训练间隙 , 组织主题党日活动 。 “1967年7月13日 , 为了在茫茫大漠里搜索导弹残骸 , 电影放映员李再林主动请缨参加任务 , 成为搜索分队中最年轻的队员……”搜救队队员聂世超为战友们讲述李再林烈士的英勇事迹 。
爬沙山、翻沙丘……通过灵活的现地教学 , 该中心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 , 把红色旧址拓展为教育课堂 , 引导大家自觉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工作训练 。
一件件史料文物 , 一处处红色旧址 , 一段段感人事迹 , 激励广大官兵在追寻先辈足迹中感悟初心使命 , 凝聚起高标准完成航天发射任务的强大力量 。
作者:王凌硕
[责任编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