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们运送卫星、火箭零部件的时候 , 经常遇到风沙 。 在这个大风口 , 我们曾全连出动战风斗沙 , 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 就是一定要完成任务 , 不容有失……”仲夏时节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铁路管理处老职工吴恒金 , 来到当年自己战斗过的地方 , 和年轻官兵一同学党史话初心 。
现年85岁、党龄65年的吴恒金老人 , 是1957年第一批进驻戈壁滩的航天创业者 , 曾执行东方红一号卫星等重大航天特运任务 , 见证了发射中心创业的艰苦卓绝 。
“我们执行任务的时候 , 白天黑夜连轴转 。 实在困了 , 眯一会儿就接着干 。 ” 回忆起当年接运专列的场景 , 吴恒金依旧心潮澎湃 , “当时大家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 党叫干啥就干啥 。 ”
【李再林|重回戈壁,追寻航天先辈足迹】“吴老的讲述带给我极大震撼 , 我们要发扬老一辈精神 , 将这条铁路维护好 , 确保每一趟专列都安全、正点 。 ”铁路管理处战士郭旭龙感慨地说 。
与此同时 , 在东方红一号卫星光学测量点旧址 , 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旧址寻根行”活动正在进行 。 “当时工作人员住的都是地窝堡 , 地上挖个坑 , 上面搭个帘子……”高级工程师魏明山向年轻科技人员讲述当年的情景 。
采访中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坚持以史育人 , 充分利用具有航天特色的历史展览馆、功勋发射场、功勋测量点等红色教育资源 , 通过现地见学等方式 , 引导官兵重温党史军史、传承红色血脉 。
漠风呼啸 , 黄沙漫天 。 在沙漠深处 , 搜索回收分队在搜救训练间隙 , 组织主题党日活动 。 “1967年7月13日 , 为了在茫茫大漠里搜索导弹残骸 , 电影放映员李再林主动请缨参加任务 , 成为搜索分队中最年轻的队员……”搜救队队员聂世超为战友们讲述李再林烈士的英勇事迹 。
爬沙山、翻沙丘……通过灵活的现地教学 , 该中心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 , 把红色旧址拓展为教育课堂 , 引导大家自觉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工作训练 。
一件件史料文物 , 一处处红色旧址 , 一段段感人事迹 , 激励广大官兵在追寻先辈足迹中感悟初心使命 , 凝聚起高标准完成航天发射任务的强大力量 。
作者:王凌硕
[责任编辑: ]
推荐阅读
- 疫情|华为笔记本首次搭载超级终端 以智慧化驱动PC重回C位
- 硬件|价格翻了一倍 AMD/NVIDIA显卡售价重回5月份巅峰
- 台风|“雷伊”重回超强台风级!
- 海洋|微软陆琳:今年是新品丰收年,PC正重回工作、生活、学习中心
- 内存|体验:12代酷睿台式机处理器能让英特尔重回王座吗?
- 市场资讯|Sensor Tower:11月《和平精英》和《PUBG Mobile》重回全球手游畅销榜榜首
- 方面|小米11系列新款亮相:价格重回1999,Soc换新
- 手机|[评论]手机重回可拆卸电池只是时间问题 唱衰者可笑之
- 戈壁|新华全媒+|“天宫课堂”即将开讲!这些别样课堂,你参加过吗?
- 戈壁|“河南造”大磨机将闪耀海拔3400米大漠戈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