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冰箱|付一夫:智能家居的“东风”来了

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20日电 题:《付一夫:智能家居的“东风”来了》
作者 付一夫(苏宁金融研究院消费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近些年 , 伴随着技术的成熟与市场需求的进化 , 诸多带有“智能”属性的家居产品已走进千家万户 , 包括电视机、电冰箱、油烟机、马桶盖等等 , 这些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智能家居 。
经过数年的摸索和积累 , 智能家居初步实现了从概念到落地的蜕变 。 如今 , 在诸多利好的驱动下 , 智能家居已然来到了新一轮爆发的前夜 , 而读懂这个行业 , 变得极为必要 。
消费升级带动智能家居产业发展
智能家居 , 简单理解就是借助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 , 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充分连接到一起 , 如家电、照明、防盗等设备 , 形成以住宅为平台的家居生态体系 , 使各项家居设备拥有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 , 包括监控、操作、分析等等 。
智能家居的兴起 , 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 。
改革开放至今 ,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起飞 , 中国家居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老三件”到“新三件”的交替 , 从旧电器进口、散件组装到自主研发与规模化生产 ,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 从少数家庭“独享”到千家万户普及 , 极大地满足了国人的物质需求 , 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品质 。 与之相应的 , 是一大批优秀的家电企业接连涌现 。 截至2021年7月19日 , 在申万一级家用电器板块中已有上市家电企业69家 , 其中不乏格力、美的、老板这样的知名品牌 , 它们在引领行业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
然而近几年 , 由于中国居民家电消费渐趋饱和 , 行业增长日益乏力(如图1) 。 根据欧睿国际的预测 , 2021-2024年 , 中国冰箱冰柜、空气处理器、衣物护理类三大家电产品销售额的复合年均增速预计分别为3.56%、6.58%和9.49% , 均显著低于2010-2020年的复合年均增速(分别为4.47%、8.92%和9.77%) 。 这预示着 , 未来行业的发展势必要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

电冰箱|付一夫:智能家居的“东风”来了
文章图片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变化
与此同时 , 市场需求侧也在发生着变化 。
按照国际经验 , 当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时 , 居民的消费升级将会步入快车道 , 而中国则是2016年迈过了8000美元大关 , 恰好新一轮消费升级浪潮席卷而至 , 人们越来越追求品质消费 , 也越来越注重消费体验 。
反映在家电消费上 , 就是消费者渐渐不再满足于拥有和使用家电产品 , 而是要“享受”由家电产品进一步提升带来的品质生活 。 比如 , 近些年中国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普遍延长 , 由此导致家务劳动时间被一再压缩 , 或结束一天繁忙工作后回到家已是疲惫不堪而无心家务 。 久而久之 , 人们开始对传统家电有了全新的要求 , 希望它们能够以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式来让自己获得解放 , 进而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舒适 。
基于此 , 得益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日益成熟 , 自2014年起 , 以智能家电为代表的智能家居应运而生 , 它们在传统家居产品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附加功能 , 并且愈发多样化与个性化 。 洗碗机、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等产品不断走俏 , 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可以被远程控制 , 就连空调都开始具备了交互、舒适调节、健康监管等性能 。
政策加持助力产业发展
近几年 , 中国智能家居市场正呈现高速增长之势 。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 2016-2019年 , 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由620亿元增至1530亿元 , 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5.1% 。 即便是受到疫情冲击的2020年 , 也依然实现了11.4%的同比增幅 , 预计2022年有望达到2200亿元 。 (如下图)从市场格局上看 , 不仅传统家电龙头在发力智能家居 , 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 , 以华为、小米、联想为代表的科技巨头 , 也都在纷纷抢滩 , 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

电冰箱|付一夫:智能家居的“东风”来了
文章图片

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 。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苏宁金融研究院
那么 , 除了市场需求变化与技术成熟之外 , 还有哪些力量驱动着智能家居行业前进呢?
其一 , 政策利好 。 智能家居涉及互联网、信息产业、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家电业等多个领域 , 且符合产业转型与消费升级的发展潮流 , 政策多有支持 。 “十三五”规划纲提到“提升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车载等领域智能硬件技术水平” 。 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里又再次提到 , “应用感应控制、语音控制、远程控制等技术手段 , 发展智能家电、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监控、智能音箱、新型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 , 充分彰显出国家对于智能家居行业的高度重视 。 发展智能家居 , 已经成为了推动产业升级、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抓手 。
【电冰箱|付一夫:智能家居的“东风”来了】其二 , 家电更新换代需求增强 。 如前文所说 , 收入的不断攀升让国人对于家居产品的需求升级 , 类似于“中国游客赴日本抢购智能马桶盖”的事件屡现报端 。 此外 , 2009年2月起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刺激了一大批家电产品需求 , 考虑到大家电的更新周期一般在10年左右 , 现阶段刚好处于淘汰更换周期 , 新一轮的潜在需求已悄然酿成 , 更新换代潮正在启动 。
可以看到的是 , 近年来国家持续出台针对家电行业的支持政策 , 特别是频频鼓励家电产品的“以旧换新” , 旨在将促进居民消费与改善生活质量有效结合 , 继而带动供给端的产业 , 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 为智能家居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
其三 , 企业转型的客观需要 。 如果只是按照传统的业务来发展 , 可能企业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获得持续性的大幅度增长 , 因此必须要打破舒适圈 , 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 家居行业亦不例外 。 面对近些年市场的渐趋饱和 , 相关企业的业绩普遍承压 , 迫切需要开拓新业务板块来维持高增长 , 而进军智能家居赛道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 除了用户体验提升之外 , 如果对比同一品牌、相同技术参数的智能与非智能产品 , 可以发现智能化能给产品价格带来一定程度的溢价 , 从而改善企业经营状况 。
智能家居的好戏或才刚刚开始
智能家居 , 绝不只是智能家电这么简单 。
业内普遍认为 , 智能家居的发展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先是单品智能阶段 , 智能家居单品功能得到了丰富 , 但却是孤立存在 , 无法做到彼此之间的互联互通 。
再是互联智能阶段 , 即借助物联网技术将智能家居产品连接成一个系统 , 覆盖人们家庭生活的各个场景 。
最后是智慧家庭阶段 , 即充分结合智能家居与人工智能 , 并进行深度挖掘 , 最终实现智能家居产品对人类的学习和模拟 , 继而提供准时化、个性化、智慧化、人性化的服务 。
如此看来 , 全屋智能化与“万物互联”才是智能家居行业的终极形态 , 相比之下 , 我们还处于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初期 , 而当前很可能就是突破瓶颈的关键时间点 。
为什么是当前?
长期以来 , 由于核心技术、软硬件等因素的制约 , 智能家居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始终难以突破瓶颈 。 不过最近几年 , 情况正在发生转变 。
参考天风证券的研究报告 , 硬件方面 , 芯片算力的升级、通讯技术的更新、传感器功能的增强以及5G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 , 为智能家居发展提供了底层技术支撑;芯片、传感器、WIFI模组等智能硬件设备的价格均维持在低位 , 为智能家居的普及提供了必要条件;软件方面 , 边缘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衍生出新型IoT(物联网)系统 , 为万物互联的实现创造了更大的可能性 。
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已然打开 , 这里面不仅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 还拥有绝佳的投资机遇 。 或许 , 智能家居的好戏 , 才刚刚开始 。

电冰箱|付一夫:智能家居的“东风”来了
文章图片

付一夫
(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新经纬(jwview)官方微信公众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