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中科院发布一批空间科学卫星成果

7月20日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对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部署的3颗卫星最新重大科学成果进行了集中发布 。 采访人员从发布会上获悉:专项二期于2018年5月底正式立项启动 , 正在开展工程研制 , 将在未来2-3年内陆续发射一批空间科学卫星 , 有望在太阳爆发活动、时域天文学和日地关系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

爆发|中科院发布一批空间科学卫星成果
文章图片

图为“实践十号”
据介绍 ,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于2011年1月正式立项实施 。 专项一期研制的“悟空”“墨子号”“实践十号”和“慧眼”科学卫星已取得系列重大原创科学成果 。 当天发布的成果来自我国首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和我国首颗大型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 , 涉及空间引力波探测科学目标研究及其关键技术验证、微重力和空间生命科学、黑洞和太阳爆发等领域 。
其中 , “太极一号”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利用“太极-LISA”进行联网观测的建议 , 有望将哈勃常数的准确度提高到千分之五 , 可对引力波波源的位置进行更快更准的定位 , 提升精度达四个量级 。 “太极一号”已圆满完成全部预设实验任务 , 实现了我国迄今为止最高精度的空间激光干涉测量 , 完成了国际首次微牛量级射频离子和霍尔两种类型电微推技术的全部性能验证 , 并率先实现了我国两种无拖曳控制技术的突破 , 达到我国最高水平 。
“实践十号”开展的28项微重力和生命科学实验中 , 在国际上首次开展的研究有15项 。 比如 , 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哺乳动物植入前胚胎的太空发育 , 揭示了太空辐射的危害 。
【爆发|中科院发布一批空间科学卫星成果】“慧眼”首次清晰观测到了黑洞双星爆发过程的全景 , 揭示了黑洞双星爆发标准图像的产生机制;完整探测到了第24太阳活动周最大耀斑的高能辐射过程 , 获得了耀斑过程中非热电子的谱指数演化 , 为理解太阳高能辐射随时间演化提供了新的观测结果 。 (经济日报采访人员 沈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