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采访人员:朱成祥 每经编辑:陈俊杰
7月29日 , 宁德时代(300750 , SZ)召开线上发布会 , 董事长曾毓群发布了宁德时代第一代钠离子电池 。 目前 , 电池行业主要以锂离子电池为主 , 比如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钴酸锂、钛酸锂电池等 。
对于为何推出钠离子电池 , 曾毓群表示:“钠离子电池在低温性能、快充以及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 , 与锂离子电池相互兼容互补 。 而多元化的技术路线 , 也是产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 ”
钠离子电池来了
据悉 , 宁德时代此次发布的钠离子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160Wh/kg;常温下充电15分钟 , 电量可达80%以上;在-20度低温环境中 , 也拥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系统集成效率可达80%以上 , 热稳定性远超国家强标的安全要求 。
从单体能量密度角度看 , 钠离子电池难以与磷酸铁锂、三元锂电池匹敌 。 磷酸铁锂电池方面 , 国轩高科2021年发布的磷酸铁锂产品单体能量密度已达210Wh/kg;三元锂电池方面 , 各大厂商高镍三元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则开始冲击300Wh/kg 。
锂离子电池的短板在于低温性能以及材料的热稳定性 。 一般而言 , 在-10度至-20度的低温环境下 , 磷酸铁锂电池容量衰减在20%至40% , 而三元锂电池衰减大概在15%-25% 。 因此 , 每当北方城市进入冬天之时 , 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都将大幅缩水 。
宁德时代研究院副院长黄起森表示:“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略低于目前的磷酸铁锂电池 , 但是在低温性能和快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 特别是在高寒地区高功率应用场景 。 ”
而按宁德时代披露的信息 , 钠离子电池低温性能较锂电子电池更好 。 另外 , 宁德时代表示 , 下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将突破200Wh/kg 。 若按宁德时代所言 , 那么届时钠离子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将能与磷酸铁锂电池相提并论 。
在目前能量密度较低的背景下 , 宁德时代选择将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集成到同一个电池系统 , 将两种电池按一定比例和排列进行混搭、串联、并联、集成 。 鑫锣咨询认为:“根据发布会视频目测 , 钠电芯与锂电芯的比例为2:1 。 ”
哪些行业、概念股受益?
宁德时代推出钠离子电池 , 或与近期持续的材料涨价有关 。 此前《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参加宁德时代股东大会时 , 曾毓群就表达过对碳酸锂涨价的不满 。
【材料|宁德时代发布钠离子电池,储能行业将大爆发?这些概念股值得注意】相比之下 , 钠的地壳元素含量排名第六 , 资源非常丰富 。 一位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表示:“宁德时代推出钠离子电池 , 可能是为了解决(锂电池)原料资源紧缺问题 。 ”
不过 , 钠离子电池目前尚未商业化 。 据了解 , 宁德时代已经开始进行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布局 , 计划于2023年形成基本产业链 。
锂电池的原理为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 , 钠离子电池原理类似 , 但在材料选择上并不相同 。 其正极使用普鲁士白和层状氧化物两类材料 , 克容量达到160mAh/g , 负极使用硬碳材料 , 克容量达到350mAh/g , 与现有石墨相当 , 制造工艺与现有锂离子设备和制造工艺兼容 。
7月28日 , 钠离子板块就已经启动 , 宁德时代大涨6.07% 。 7月29日 , 宁德时代再度大涨6.05% , 东方财富钠离子概念板块整体涨幅达5.79% 。 据了解 , 钠离子概念板块上市公司包括格林美、容百科技、鹏辉能源、欣旺达等 。
6月16日 , 欣旺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拥有钠离子电池补钠的方法、钠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等多项专利 。 ”
华金证券认为:“钠离子电池技术是锂离子电池的有效补充 , 但考虑到其理论能量密度低于三元锂电池 , 该短板或将导致钠离子电池永远无法在高端车型上实现大规模的应用 。 钠离子电池有望在储能市场和低端动力电池市场对锂离子电池实现部分替代 。 ”
7月29日 , 储能板块同样大幅上涨 , 甚至涨幅高于钠离子电池板块 。 其中 , 阳光电源涨幅就高达20% 。
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阅读
- 数据|数智安防时代 东芝硬盘助力智慧安防新赛道
- 最新消息|宁德时代再投240亿元扩产宜宾基地
- 硬件|一个时代落幕 佳能:1DX3将会是旗下最后一款旗舰单反
- 转向|时代落幕,佳能:1DX3 将会是旗下最后一款旗舰单反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协同|网文论︱网络文学与AI写作:人机协同演化时代的文学之灵
- 材料|真我 GT2 Pro 预热:50MP 舰双主摄、realme 首个显微镜镜头
- 消费者|华为、安踏、蜂花、鸿星尔克与曹县汉服:“新国货”的觉醒时代
- 汽车|Apollo迎来7.0重大升级,百度自动驾驶开放平台迈向工具化时代
- 保障|《“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印发 提升原材料工业保障引领制造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