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火爆抢锂大战背后:传统汽车制造商“组团”冲击特斯拉霸主地位
作者/吴斌
编辑/李莹亮
新能源汽车行业正迎来一场腥风血雨 。
当地时间7月29日 , 澳大利亚锂矿生产商Pilbala矿业举行首次锂辉石线上拍卖 , 拍卖物为1万吨锂辉石精矿 , 共有30多家企业参与竞拍 。
这场拍卖极为火爆 , 在3小时的拍卖里 , 各方共进行了62次竞拍 , 其中17名竞拍者“兴趣强烈” 。 最终这批锂辉石精矿拍卖价被抬到1250美元/吨 , 加上运费到国内价格为1315美元/吨 , 创下历史新高 。 若按这一拍卖价计算 , 碳酸锂成本将会超过9.7万美元/吨 , 远远超过约9万美元/吨的现货价格 。
抢锂大战火热进行的同时 , 传统汽车制造商也正在抓紧“囤货” 。 8月2日 , 法国汽车制造商雷诺(Renault SA)和德澳初创公司Vulcan Energy Resources签署了为期五年的锂供应协议 , 电动汽车制造商希望未雨绸缪 。
雷诺表示 , 希望到2030年 , 其90%的车型都是全电动的 。 从2026年开始 , Vulcan将利用其在德国的地热卤水矿床 , 每年向雷诺供应6000至1.7万吨锂 。 如果双方同意 , 这份为期五年的协议还可以续签 。
鲸平台智库专家、汽车公社主编石劼对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 , 由于锂矿、钴矿等储量的有限性和分布的局限性 , 有可能在电动车市场做大后成为瓶颈 , 如果没有全盘掌控能力 , 汽车制造商可能会因此“翻车” 。
传统汽车制造商“组团”发力
发力电动汽车的汽车制造商正像雨后春笋般喷涌而出 。
当地时间7月22日 , 奔驰汽车制造商戴姆勒计划到2030年投资逾400亿欧元(470亿美元) , 准备在全电动汽车市场上与特斯拉抗衡 。
戴姆勒还表示 , 从2025年起 , 所有新的汽车平台将只生产电动汽车 。 随着电动汽车产量增加 , 公司将与合作伙伴共同建立八座电池工厂 。
戴姆勒首席执行官Ola K?llenius表示 , “我们真的很想争取……在这个十年结束的时候 , 即使不是全部都电动化 , 也会占据主导地位 。 到2025年 , 传统内燃机技术方面的支出将接近零 。 ”
其他汽车制造商也雄心勃勃 。 吉利汽车旗下的沃尔沃汽车已承诺 , 到2030年实现全电动化;通用汽车则表示 , 希望到2035年达成全电动化 。 菲亚特克莱斯勒 (Fiat Chrysler) 母公司Stellantis表示 , 其目标是到2030年 , 公司超过40%的美国汽车实现低排放;福特汽车此前已表示 , 计划到2030年 , 全球汽车销量中至少有40%是全电动汽车 。 这些制造商都在试图缩小与领头羊特斯拉的差距 。
投资方面 , 今年6月 , 咨询机构AlixPartners将全球2030年前的电动车行业投资预期上调至3300亿美元 , 较该机构去年做出的预期提升41% 。
而为了争夺电动汽车市场份额 , 特斯拉则祭出了降价大招 。
7月30日特斯拉宣布 , 即日起 , 在中国出售的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的价格下调15000元人民币 , 调整后的补贴后起售价为23.59万元人民币 。 Model 3目前是特斯拉在中国销售的主力车型 , 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 , 该车型已经5次降价 。
风投研究公司Loup Ventures分析师蒙斯特(Gene Munster)表示 , 在中国制造一辆电动车的成本是特斯拉平均成本的1/3 , 这意味着特斯拉在华的汽车价格仍有下调空间 , 也意味着特斯拉必须拿出比美国市场更低廉得多的价格 , 才能打赢这场“价格战” 。
特斯拉霸主能做多久?
尽管新能源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 但特斯拉能否持续保持领头羊地位还是个疑问 。
摩根士丹利7月底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 , 特斯拉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仍处于稳固的领先地位 , 其他竞争对手还差得远 。
具体来看 , 特斯拉今年迄今已售出382,831辆汽车 , 市场份额为21% 。 排名第二的通用汽车今年的市场份额为12% , 销量达到221,486辆 。 大众汽车以1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 , 销量为183197辆 。
展望未来 , 大摩看好特斯拉前景 。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Adam Jonas表示 , 特斯拉“不仅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汽车公司之一 , 也是最赚钱的公司之一 。 ”他维持了特斯拉股票的“增持评级”和900美元的目标价 。
但在大众等一系列传统车企的挑战下 , 已经有分析师为特斯拉的前景感到担忧 。 尽管特斯拉仍是明显的市场领导者 , 但随着其他汽车制造商纷纷推出电动汽车 , 进军该领域 , 他们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
以传统汽车龙头大众为例 。 7月13日大众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介绍了NEW AUTO计划 , 到2030年 , 预计大众一半的销售量将是纯电动汽车 , 到2040年 , 在市场上投放的新车几乎百分百是零排放的 。
而在今年4月 , 大众汽车还召开了公司历史上的首次“能量日”(Power Day)活动 , 披露了公司未来十年在电池与充电技术方面的路线图 。 光是在欧洲 , 预期到2030年公司将建立6座总产能达到240 GWh/年的超级电池厂 。
新能源行业走向何方?
在全球碳中和的风口之下 , 各国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行业发展 , 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
欧盟提议从2035年起禁止销售新汽油和柴油车 , 美国在今年的全球气候峰会上承诺 , 到2030年将碳排放量从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50%至52% , 中国也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新能源行业发展 。
高盛在7月底发布的一份“能源需求未来”的报告中表示 , 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仅占目前汽车总量的1% , 但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升至13% , 2040年将升至32% 。
高盛还表示 , 未来电动汽车在美国的部署和采用将大幅增加 , 尤其是在2025年后 。 根据高盛分析师的预测 , 纯电和混合电动车的年销量将从2020年的3.64万辆增长至2030年的720万辆 , 到2040年这一数据将增长至1250万辆 。
展望未来 , 高盛预计 , 整车厂和公用事业行业的长期供应商整体上可能会受益 。 “电力需求的加速增长对更广泛的公用事业行业是一种积极的影响 , 尽管相关影响要在2025年后才能达到最大 。 包括爱迪生国际(EIX)、森普拉能源(SRE)这样的输电公司以及类似NextEra Energy(NEE)、NextEra Energy Partners(NEP)这样的清洁能源公司都将从中受益 。 ”
但需要注意的是 , 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过程也面临一系列问题 。
咨询机构AlixPartners警告称 , 大幅加码的投资已经超出了消费需求增长的速度 。 目前电动车销量大约占全球汽车销量的2% , 预期到2030年将达到24% , 但为了满足预期中增加的产能 , 这一数字可能需要达到34% 。
【21世纪经济报道|火爆抢锂大战背后:传统汽车制造商“组团”冲击特斯拉霸主地位】此外 , 裁员问题也不容忽视 。 对于从燃油车到电动汽车的转型之路 , 戴姆勒已经警告 , 技术转型将导致裁员 , 与内燃机汽车相比 , 电动汽车的零部件更少 , 因此需要的工人也更少 。
推荐阅读
- Meta|元宇宙火爆!Meta VR圣诞大卖
- 视点·观察|雪梨公司线下清仓火爆遭投诉 暂停营业后顾客白跑一趟
- 销售额|销量+销售额双冠军 双芯旗舰iQOO Neo5S火爆开售中
- 人物|薇娅多个平台账号被封 李佳琦直播间当晚异常火爆
- 人物|海洋女生物学家帮助章鱼的视频火爆社交圈
- 电池|刚发布的国产旗舰火爆海外!老外喊话三星:赶紧跟着学
- 贺正|陈省身:21世纪的数学
- 技术|元宇宙相关商标申请超7700条,有机构10天收入160万!火爆背后,有人悄悄撤退
- 技术|元宇宙相关商标申请超7700条,有机构卖网课10天收入近160万元!火爆背后,有人却在悄悄撤退......
- 虚拟|太火爆!Facebook更名Meta后迎来大动作!林俊杰3万美元买下三块虚拟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