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青岛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导纲要》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青岛8月2日讯(采访人员 孙军)今天 , 青岛市教育局正式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导纲要》 , 这是全国首个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导纲要 , 该市将以此为标准 , 打造“纲要先行、一纲多本、教练结合”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 。
人工智能教育落地的关键在于课堂应用 , 但知识逻辑、内容架构、贯通与分段、方法与策略不清晰 , 是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拦路虎” 。 为此 , 青岛市教育局与南京师范大学合作 , 历时一年时间联合编制了《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导纲要》 。 据介绍 , 这是全国首个面向中小学的人工智能课程指导纲要 。 其研制过程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及文献研究 , 包括在全国及特色示范区域展开中小学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现状调研 , 借鉴了国际人工智能领域五大先进理念 , 研究专题教育文件以及知识经济、智能社会、全球化对学生发展的新要求和国际人工智能教育新进展 。 《纲要》在继承总结我国多年课程实施经验的基础上 , 完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 , 提升课程专业性与科学性 。
【中小学|青岛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导纲要》】据了解 , 《纲要》共六部分 , 包括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其要求、课程实施、课程保障等 。 《纲要》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亮点 ,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课程观 , 培养能够适应智能社会发展的合格公民;二是设置系统、多元课程结构 , 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与发展;三是兼顾基础性与时代性 , 打造开放共享的课程内容;四是坚持以项目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 , 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五是鼓励创新 , 构建促进发展的评价体系 。
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姜林告诉采访人员 , 《纲要》的出台 , 巩固了人工智能课程的独立地位和独特价值 , 指明了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发展方向 , 将推动青岛人工智能教育课程的普及 。 青岛市将以此为契机 , 通过健全课程体系、规范课程开设、加强教师培训、举办竞赛活动和开展素养评估等 , 持续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深耕与创新 , 为青岛市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
作者:孙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