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迎风口,但不意味着它好做


|职业教育迎风口,但不意味着它好做
文章图片
图1/1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梁佳
来源:资本侦探(ID:deep_insights)
电梯里又有教育相关的广告出现了 , 只是内容不再是学科培训 。
教培监管风暴下 , 不少原在K12领域的公司加速转型 。 在刚过去的7月 , 腾讯教育与职业教育龙头中公教育达成战略合作、好未来发布“轻舟”品牌 , 正式进军职业教育市场、高途则启用了新官网域名并同时上线新版APP , 新版官网聚合了语言培训、学生考试、财经、公考等多类型职业教育业务 。
这是个令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 , 熟悉是因为 , 新东方烹饪学校和蓝翔技校的广告语耳熟能详 , 它们都是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玩家 。 陌生则是源于 , 和K12相比 , 职业教育在创投市场的表现明显要冷清一些 。
风向变了 。 一夕之间 , 职业教育成为教育行业最受欢迎的赛道 。 资本热捧 , 企业争相布局 , 是什么让它在今年迎来了“黄金时代”?
融资火热 , ‘高红腾’都来了
职业教育有多火?从入局列表里的高瓴、红杉、IDG、腾讯等大玩家名字就能窥见:
今年2月 , 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粉笔教育获得了由IDG资本和挚信资本领投的3.94亿美元A轮融资 。 无独有偶 , 同样身处公职类考试教育领域的导氮教育则拿到了新东方数亿元的A轮融资 。
和公考培训同样热门的还有新职教行业 。 比如 , 专注培养IT人才的开课吧 , 继去年获得高榕和高瓴创投联合投资的5.5亿元A轮融资后 , 今年7月又得到6亿元投资 。 为企业提供业内培训的云课堂则获得了腾讯和红杉中国的青睐 , 六个月内完成E1+E2两轮合计1.9亿美元的融资 。
根据IT桔子的统计 , 最近七年来 , 职业技能培训是职业教育领域最受欢迎的投资方向 , 占据职业教育行业投资事件数的六至八成 。 与此同时 , 职业类型的多元化使得职业技能的覆盖面变得广泛 , 相关投资既涉及编程、运营、新媒体、电商等互联网新职业 , 也涉及教师、财会、设计等传统行业 。
职业考试培训紧随其后 , 其针对的主要是和医生、律师、会计、金融等行业相关的、由人社部设立的“职业资格考试”和用于评定等级的“职业评价考试” , 也包括愈发火热的公考赛道 。
职业教育是个相当广阔的市场 , 也是个动态发展中的市场 。 根据Mob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职业教育行业白皮书》 , 2020年中国职业教育市场规模将突破6000亿 , 目前行业所处发展阶段仍偏早期 。
与此同时 , 时代的发展催生了不少新职业 , 资本也乐于押注新兴需求 , 除了上文提及的“开课吧” , 以财商培训为主的启牛学堂、研发人才的职业成长平台51CTO均在近年收获了资本青睐 。
市场空间是显性的 , 但为什么此前职业教育火不过K12?一切得从职业教育行业本身的特性说起 。
难开拓的蓝海
相较于K12学科培训标准化、学科较少、用户生命周期较长等特点 , 职业教育行业几乎处处都处于对立面 。
一方面 , 传统的职业教育更偏向一次性消费 , 续报率较低(即很难让人在考完证/学会技能后还再继续消费) , 用户生命周期比K12动辄几年的持续升学时间要短 。 另一方面 , 职业教育市场虽大 , 但需求相当分散和多元 。 一家公司能够专注的细分领域并不多 , 即使是业界龙头中公教育、中国东方教育 , 业务也是各自聚焦于公考培训和厨师汽修等培训 。
融道投资创始合伙人张海燕曾在由北塔资本举办的圆桌论坛上表示 , “职业种类大概分为8大类 , 1800多个细分品类 , 整个赛道虽然容量巨大 , 但高度分散 , 每个品类的天花板都很明显 。 ”
市场分散带来的问题是:企业即使在某个细分领域跑到了头部 , 市值可能也只能到十亿美元上下 。 如果想做大规模 , 势必需要覆盖多个品类 , 但每个细分领域都有自己的门槛专业性 , 扩品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
和扩品难并存的问题是行业呈现明显的地域性 。 由于传统职业教育岗位的施教特殊性 , 此前多偏向于线下教育 , 例如挖掘机培训 , 线下地域壁垒难以克服 。
据界面新闻的报道 , 课观教育创始人张峰曾提到 , 扩品类和地域性是职业教育发展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 专注于一个细分领域的的企业 , 哪怕跨地域性做得再好 , 在营收上也是存在增长压力的;而以多品类起家的在线教育无法开拓线下市场 , 跨地域发展 , 它的营收增长也存在诸多限制 。
K12此前之所以掀起创投狂潮 , 很大程度是因为互联网能力的加入 , 资本和企业寄希望于互联网助力教育实现在线化、规模化 。 同样的 , 当下的职业教育也被寄予了类似的期待 。
如今 , 作为变量的技术和资本都已出现 , 前者有望破解行业存在的老问题 , 后者则是解决行业“缺供给”情况的重要推动力 。 而从更大的角度看 , 职业教育也在走进时代趋势中 。
大势所趋
就业供需市场的矛盾 , 是职业教育发展更底层的支撑 。 国内结构性就业矛盾明显 , 相比数量越来越大的大学生群体 , “技术蓝领”人才仍旧是处于短缺阶段 。 2020年中国高技能人才占就业总人口仅为26% , 以职业培训来改善高技能人才短缺处境是重要的方向 。
不管是曾经的K12玩家 , 还是传统职业教育领域头部机构 , 当前都在瞄准职业教育这块蛋糕 。 以中公教育为例 , 其在今年7月的投资者交流会议曾表示 , 在未来3-5年内 , 公司会将考研、“3+2”、IT、医疗等作为重要的赛道领域 , 将以独立开设或是与各领域的头部企业以联合共建的形式 , 建立多个电商、动漫、软件、游戏、IT新技术、智能制造学院 。
长期来看 , 职业教育作为国内教育、产业发展的大方向 , 正站在政策的风口上 。 据新华社报道 , 6月7日 , 《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 这是《职业教育法》施行25年来首次大修 , 草案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减少了4524万人 , 占比也从70.14%下降到了63.35% 。 曾经依靠“人口红利”增长的经济 , 正在向“人才红利”转变 。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 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创意等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出现;近年来 , 高校高职(专科)增补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大数据等专业;新工科新基建的政策落实以及传统企业向数字化转型和内训及平台搭建的需求;加上近几年高校、职校生源扩张 , 新岗位、新培训需求旺盛和不断加大的就业压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职业教育的兴起 。
行业风口是多重因素造就的 , 而投融资热潮是会带领行业走向新的阶段 , 还是重演似曾相识的浮躁 , 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
【|职业教育迎风口,但不意味着它好做】(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