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互联网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_原题是:工信部:强化大型互联网企业责任担当 切实履行数据保护义务工信部:强化大型互联网企业责任担当 切实履行数据保护义务,工信部,大型互联网企业,数据保护义务
_原题是:互联网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在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互联网为乡村振兴添活力(网上中国)
互联网技术正加速向农业农村延伸和渗透 , 在农业技术推广、市场信息服务、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 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等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 “互联网+”为农民生产、生活、教育、医疗、养老等提供内容丰富、快捷高效的数据信息服务 , 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互联网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帮农特产品打开销路
“去年我的邻居通过电商直播 , 苹果全卖完了 , 还卖了个好价钱 , 自己也一直想好好学一下 。 这次县上主动征询我们的意愿 , 有针对性地开办电商直播带货培训班 , 真是办到我们心坎上了!”陕西咸阳旬邑县苹果种植大户王铁娃的话 , 道出了许多村民的心声 。
据悉 , 旬邑县为接续做好脱贫攻坚成果拓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出台了免费培训、补贴奖励等政策 , 助力农户直播卖货 。 旬邑县人力资源局负责人说 , 乡村要振兴 , 产业是基础 。 旬邑素有“中国苹果之乡”美誉 , 电商直播带货给农产品销售带来发展新机遇 , 开辟助农就业的新途径 , 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新农具” 。
近年来 , 视频直播带货兴起 。 《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称 , 截至2020年12月 , 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 , 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6.17亿 。 借助短视频和直播 , 四川的粑粑柑、新疆的库尔勒香梨、湖北的红橙、海南的芒果、福建的鲜笋等农特产品 , 从原产地直接运到了千家万户 。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的《短视频、直播助力新型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 , 来自种养一线的真实画面和朴实声音 , 拉近了消费者与农户的心理距离 , 增进了消费者对农户的信任 , 使农产品销售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 目前 , 短视频、直播不仅在农业去库存、加工业获得消费端反馈等场景上被广泛应用 , 还激发乡村文旅产业、乡村非遗文化产业等县域新业态的活力 。
让数字农业更智慧
通过大数据和云技术的应用 , 一块田地的天气、土壤、降水、温度、地理位置等数据自动上传到云端 , 在云平台进行处理 , 处理好的数据发送到智能化的大型农业机械上 , 指挥它进行精细作业……这样的场景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已成为现实 。
广东梅州大埔县是中国蜜柚之乡 , 一到金秋丰收季 , 大埔蜜柚硕果累累 。 如今 , 在互联网技术的助力下 , 这里的柚子种植园充满科技感 。 大埔县建设了5G+农业大数据服务项目 , 将5G、遥感、大数据、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技术充分运用在农业园区的建设中 , 贯穿于蜜柚数据链、产业链、监管链全产业链条 。
在种植阶段 , 大数据平台能够实时分析分享种植园的土壤干湿度、肥力等信息 , 提高农作物的种植精准度;在采摘阶段 , 智能采摘机器人可以根据果园、果树、果实的糖分、水分、农残等进行差异化、精准化采摘和分档;在销售阶段 , 大数据平台可以精确分析线上线下销售数据 , 为农产品的精准化销售提供科学依据……目前 , 平台已实现大埔蜜柚销量提升19.1%和价格提升0.14元/斤的效果 , 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的“2021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推介名单” 。
一系列数字技术的创新运用 , 让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 , 让信息网络成为新基础设施 , 让信息化成为新治理手段 , 让数字经济成为新增长引擎 。 以5G为例 , 华南理工大学通信博士、广东移动农业信息化专家张峻恺认为 , 未来农业领域会有许多精细化的无人农机运用 , 5G以其低时延的特性就可以很好支撑;另外 , 5G的广连接可以支持多个物联网设备同时接入 , 这都将为数字农业赋能 。
助力破解乡村治理难题
“国家好 , 民族好 , 大家才会好……”陕西延安宝塔区万庄村近日响彻一段优美的女播音声 , 这是宝塔区引入在线音频平台喜马拉雅后 , 打造的互联网智能广播在村子里第一次接通 。
互联网智能广播是啥玩意儿?村里不少老汉好奇 。 与传统广播不同 , 互联网智能广播采用了最新的互联网技术 , 一个巴掌大的黑色小盒子 , 约等于电视机的机顶盒 , 只要把它用数据线插上功放 , 喇叭便会在设定的时间自动响起 , 每个时段的内容丰富多样 , 可以根据每个村的不同需求 , 定制党史党课、农业课程、生活知识等 。
“别小看这个黑盒子 , 用处可大哩!”延安宝塔区宣传部副部长吴玮说 , 互联网智能广播进村 , 对乡村振兴很有帮助 。 “一是全村能实时联通 , 直播开会实况等 , 信息共享上更加丰富、透明、对称了;二是有声乡村可以成为一种黏合剂 , 对激发留守村民的社区归属感有很大的作用;三是多元化的内容也可在精神上给予村民更多的娱乐和滋养 。 ”
万庄村的蘑菇养殖技术员李旭就对互联网智能广播赞不绝口 。 他说 , 村里有些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 , 娱乐活动非常有限 。 有了智能广播 , 大家在村委会前的小广场上休息时 , 就能听到新闻、音乐、农业知识等内容 , 还能讨论 , 乡村更加热闹 。
中国农村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之中 , 乡村治理面临着许多需要破解的挑战和难题 , 互联网新技术的加入 , 夯实了乡村振兴数字化的地基 , 帮助贯通乡村社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 , 展现出巨大潜力 。
叶 子
[编辑:房家梁]
推荐阅读
- 人民日报|1月1日生效的RCEP,将带来这些重大变化!
- 服务|互联网+税务让服务更优质 杭州代开发票税务进入新局面
- 视点·观察|互联网人身险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 17家险企明年起暂别该业务
- 互联网|首儿所互联网医院办公区启用 为患者提供就医便利
- 增加到|首儿所互联网医院服务能力再提升,线上号源增加到每日1500个
- 工业互联网|5G+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 互联网|两极反转!周鸿祎竟然开始拥抱元宇宙,把元宇宙分五派!三六零是哪一派?
- get|这些互联网领域重磅热词你get多少
- 电气电子产品|互联网营销师等35个职业有了新技能标准
- 人物|人民日报刊发比尔·盖茨文章:以创新伙伴关系应对全球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