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5分钟出圈”的哪吒汽车:半个公关团队被深夜开除,车企营销底线在哪


中新经纬|“5分钟出圈”的哪吒汽车:半个公关团队被深夜开除,车企营销底线在哪
文章图片
图1/1

文/付玉梅编辑/赵佳然审校/罗琨
“是不是给吴亦凡一个机会 , 官宣请他做代言人?告诉大家还是要给他一个机会 , 坏人也需要机会 。 ”8月3日晚间 , 一张网传截图显示 , 在一个名为“【哪吒】品牌中心管理群”的14人微信群内 , 一位昵称为“彭钢”的群成员发表上述言论 。
彭钢还表示:“这事五分钟出圈 , 其实可以试试 , 大不了 , 回头官方道歉开除相关人员 。 ”然而 , 称“大不了开除相关人员”的彭钢很快便“求锤得锤” 。 据了解 , 彭钢曾是乐视控股前CMO、易到前CEO 。 百科介绍 , 彭钢拥有16年的广告从业经验 , 曾担任达彼斯广告中国区整合策略总监 , 奥美SohoSq广告运营合伙人 。
【中新经纬|“5分钟出圈”的哪吒汽车:半个公关团队被深夜开除,车企营销底线在哪】3日深夜 , 哪吒汽车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 , 据查8月3日晚 , 在品牌工作群讨论内容时 , 哪吒汽车个别人员相关言论严重挑战社会价值观 , 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 , 违背公司原则和宗旨 , 现决定立刻开除市场负责人彭钢 , 群里所有发表不当言论的人员同时开除!
哪吒汽车表示 , 公司始终相信 , 企业应该拥有正确的价值观 , 履行应该有的社会责任 , 请大家监督 。 公司将深刻反省 , 抓好员工思想教育 , 在此 , 向社会表示诚恳的歉意 。
随后 , 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勇也发声 , “这帮人觉得瞎操作的代价无非就是开除一个临时工 , 我们的回应是要将市场部负责人 , 以及参与讨论并发表不当言论的半个品牌公关团队全部开除!让他们为自己的言论付出代价!”
IPO计划或生变
天眼查App显示 , 哪吒汽车品牌所属公司为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合众新能源) , 合众新能源成立于2014年10月 , 法定代表人为方运舟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及相关的咨询服务等 。
根据天眼查App , 自2017年以来 , 合众新能源已经历7轮融资 , 最近一次为2021年4月27日披露的D轮融资 , 投资方为奇虎360 , 融资额约30亿人民币 。
最新销量数据显示 , 哪吒汽车7月份共交付6011辆新车 , 同比增长392% 。 这是该品牌月交付量首次突破6000辆 。 2021年1-7月 , 哪吒汽车的累计交付量达到了27115辆 , 已连续六个月刷新单月交付记录 。 另外 , 哪吒汽车7月份的个人用户交付比重接近90% 。
同比行业头部“蔚小理” , 哪吒汽车仍有些许差距 。 蔚来汽车7月交付7931辆汽车 , 同比增长124.5%;理想7月交付8589辆理想ONE , 同比增长251.3%;小鹏汽车7月交付8040辆智能车 , 同比增长228% 。
在车企加速拥抱资本市场的当下 , 哪吒汽车的上市仍充满不确定性 。 2020年7月 , 哪吒汽车曾发布消息称 , 计划在2021年实现IPO 。 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EO张勇表示 , 接下来还会继续推进原有上市计划 , 同时也会考虑寻找更多的上市渠道 。 然而 , 近日张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哪吒上市时间或许有变 。
哪吒汽车曾制定“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 第一个阶段的目标是月度销量达到1万辆 。 第二个目标则是在一两年内 , 在10万-20万元的市场上做到月销超5千辆 , 甚至过万辆 。 张勇坚持认为 , 做10-20万元的产品 , 才能打入燃油车的主战场 。 而第三个目标 , 就是2025年实现年销50万辆 。
这些车企营销曾“翻车” , 道歉就有用吗?
近几年 , 车企在做广告营销时把“抖机灵”当创意的案例屡见不鲜 。 例如 , 长安福特曾因为低俗营销被央视批评 。 5月18日 , 长安福特在其官方微博发布一则视频 , 并配文:“日本动漫中男生高速奔跑掀起女生的裙子 , 是真的吗?今日白裙飘飘小姐姐助阵 , 再现日漫经典场面!” 文案中还带有“带你一饱眼福”等话题标签 , 随即遭到网友“炮轰” 。
当日午间 , 长安福特官微删除了所发争议内容 , 并致歉称 , “一定下不为例并严格遵守正确网络内容观 , 谢谢广大网友监督指正!”随后 , 央视网评发文称“低俗营销只会反噬品牌” 。
不久前 , 因涉及7月20日郑州暴雨物资救援问题 , 东风标致也经历“翻车” 。 事情起因源自东风标致官方于当日12时47分 , 在社交媒体发布的题为“河南加油” , 表示可为雨灾提供救援的相关内容 。
14时23分 , 有线上志愿者在该官方博文下留言 , 称客服表示未收到救援通知 , 并回复不能提供物资供应 , 至此舆论翻腾 。 不少网友表示愤慨 , 认为此为虚救援假宣传 , 实则骗取公众的热切转发 , 以收割流量热度 。
当天晚上东风标致就发布微博回应 , 因救援工作存在不足 , 他们进行了深刻的检讨和反省 , 并致以最诚挚的歉意 。 截至微博发文 , 东风标致已经受理了166名群众、客户的咨询和紧急救援 , 实施车辆救援数量达到了106辆 。
一些车企在“蹭热度”时反“翻车” 。 譬如去年以来 , “打工人”相关话题在各大平台刷屏 。 2020年10月27日 , 宝马发出一张跑车靓照 , 配文:我已经加满油了 , 你呢?打工人 。
或许 , 宝马中国本意是想借热词来留言和互动 。 没想到 , 网友不干了 , “自己也是打工人 , 为什么嘲讽别人?”“车企哪来的优越感?这个词是这样用的吗?我在打工挣轮胎呢 , 满意了吗?”随后 , 宝马不得不编辑微博 , 把后面跟着的打工人三个字删掉 , 此事才告一段落 。
另外 , 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 , 广汽蔚来发了一条微博 , 内容是“只有想不到 , 没有做不到 , 中国首家接受比特币支付购车款的汽车企业!广汽蔚来给你更大的畅想空间” , 并且推文配图中还有比特币标识以及英文名称 。
随后 , 官方快速更改修改微博 , 先是将“接受比特币”改为“接受数字货币” , 几分钟后又迅速删除了这一条推文 , 并发布了致歉声明 , 称此次未考虑充分 , 将在内部进行严密自查自纠 。
在车企集体转型 , 面向用户思维的时代里 , 车企想“出圈”的念头无可厚非 。 但营销若没有度 , 出现虚假、低俗、甚至与价值观相悖等现象 , 甚至视“打脸”为热度 , 再以轻描淡写的一句道歉、开除来收尾 , 试问 , 这样的企业如何长留人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