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进入全面屏时代之后 , 虽然有刘海屏、水滴屏、挖孔屏这样存在妥协的方案 , 不过完整无开孔的真·全面屏显示效果一直是厂商和一部分用户的终极追求 。
为了达成真·全面屏厂商们之前也有过多种尝试 , 包括两年前比较流行的升降式摄像头方案 , 以三星 Galaxy A80、华硕 Zenfone 6 为代表的翻转式摄像头方案 , 以小米 MIX 3、荣耀 Magic2 为代表的滑盖方案 , 甚至还有前后双屏的方案 , 核心都是对于前置摄像头的隐藏 。
而之所以最近一年主流全面屏设计又回归到挖孔屏 , 则是因为上述的真·全面屏方案在手机结构设计上存在缺陷 , 尤其是如今手机要求更大的电池、更大的线性马达 , 还有散热组件及 5G 射频天线系统的堆叠 , 以及考虑到尽可能轻薄的需求 , 机械结构的存在显然不利于元器件堆叠也不利于轻薄设计 。 而既不使用机械结构、又能保证屏幕完整性的屏下摄像头就成为了备受期待全面屏终极解决方案 。
文章图片
只是没想到 , 第一个将屏下摄像头技术运用在量产机型上的是前两年还有所沉寂的中兴 , 并且在截至目前还没有其它家量产屏下前摄机型发布的情况下中兴已经做到了第二代 。 最近我们也是拿到了中兴刚发布的 Axon 30 屏下前摄手机 , 一起来看看这一代产品表现如何 。
外观
文章图片
说实话 , 拿到 Axon 30 亮屏第一眼已经没有三年前升降式摄像头手机发布时那种一整块全面屏带来的震撼感 , 毕竟这三年间真·全面屏的手机从旗舰到千元价位段的见过太多了 , 只是在挖孔屏遍地的今年 Axon 30 这个正面仍然算是一股清流 。
Axon 30 在整机质感上是有所妥协的 , 比如采用塑料机身 , 以及屏幕与中框之间有一层台阶过渡 , 不过考虑到是一部 2000 元出头的机型 , 倒也不能奢求太多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背面则是矩形摄像头模组+双环设计 , 与隔壁华为、荣耀的设计有一点点类似但并没有显得那么突兀 。
由于是常规结构设计 , Axon 30 在厚度重量(重 189g , 厚度 7.8mm)方面保持得很合适 , 比较没有料到的是手机尺寸比较大 , 6.92 英寸的屏幕比如今主流中高端机型都要大上一圈 , 手小一点的用户可能还不太好掌控 。
屏幕
文章图片
(Axon 屏下摄像头区域交界处像素排列特写 , 可以看到上方屏下区域为较细小的圆点状像素)
既然是为数不多的屏下摄像头机型 , 就不得不讲一下 Axon 30 的显示效果 , 这应该也是很多人关心的一点 。 为了平衡屏幕显示与自拍效果(保证透光率) , 中兴 Axon 30 屏下摄像头区域与屏幕其它区域实际上做成了两块屏幕 , 屏下摄像头区域的子像素排列方式与其它区域一致但像素形状有所不同 , 主屏幕区域为矩形状 , 而屏下区域则为圆点状 , 尺寸明显更小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矩形的屏下摄像头区域在一定角度下能够被明显观察到)
文章图片
(由于子像素尺寸 , 屏下区域的字体(“大厦”两字)呈现锯齿状 , 不过这种使用场景日常并不多见 , 影响也不大)
在实际观感上 , 白色背景下还是能看到顶部有一个呈矩形的、有明显差异的亮斑区域 , 这就是屏下摄像头所在位置 , 息屏或显示黑色状态下倾斜一定角度也能发现屏下摄像头的存在 。 除此之外的其它彩色画面下则可以说比较难觉察有显示差异(对于看全屏视频的体验很好) , 只要你不是刻意盯着屏幕顶部区域找不同 , Axon 30 这块屏幕大部分情况下还是不会让你“出戏”的 。
【屏下|中兴Axon 30评测:告别刘海/水滴/挖孔屏的最新尝试】
文章图片
(Axon 30 标准模式 P3 色域覆盖)
文章图片
(Axon 30 标准模式 P3 色域色准表现)
屏幕素质方面 , 全白手动最高亮度 448 尼特 , 默认标准模式下色温 7450K , 覆盖 131% sRGB 及 96% P3 色域;色准表现上 , 标准模式下 P3 色域的平均 △E 为 2.7 , 艳丽模式下 P3 色域的平均 △E 则来到 2.3 , 对应 sRGB 色域的柔和模式平均 △E 为 2.9 。
屏幕支持 120Hz 刷新率 , 日常应用的高刷适配做得还不错 , 一些机型上会锁 60Hz 的 B 站、爱奇艺等视频类应用也能保持 120Hz 运行 。
比较可惜的是 , 这次 Axon 30 屏幕子像素采用的仍然是 RGB Delta 排列 , 显示文字内容的精细程度上不如类钻排屏幕(可能因为字体的原因 , 感知倒并没有那么明显) 。
性能
中兴 Axon 30 采用的是骁龙 870 SoC , 属于今年 2000 元档中端次旗舰的流行配置 , 相比去年 Axon 20 的骁龙 765G 性能直接提升了好几档 。 先看一波理论性能测试数据:
CPU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GPU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闪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接着是《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的游戏实测:
文章图片
由于 Axon 30 目前尚未适配《王者荣耀》90 帧 , 所以仍以 60 帧、超高分辨率、极致画质运行 , 对于骁龙 870 而言自然是毫无压力 。
文章图片
《和平精英》60 帧、HDR 高清画质、打开抗锯齿 , 一局下来帧率曲线同样是非常稳定 。
拍照
这次 Axon 30 后置四摄:包括 6400 万像素 IMX682 主摄、800 万像素超广角、500 万像素微距以及 200 万像素景深摄像头 , 这个配置显然是 2000 元价位段机型的流行套路了(反正同价位 K40 的配置也没比这个好) 。
实拍样张: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夜景模式)
文章图片
(夜景模式)
文章图片
(夜景模式)
至于屏下前摄的效果 , 大概是这样:
文章图片
还是有肉眼可见的朦胧感 , 但基本可用 , 反正不影响那些甚至想取消前摄的搞机用户 。
续航&充电
文章图片
续航方面 , Axon 30 配备 4200mAh 电池 , 经过爱搞机 2.5 小时的续航测试剩余电量为 66%(全程 120Hz 刷新率) , 这个成绩在今年发布的机型中算是相对靠后的 , 如果有个 4500mAh 表现可能会更好一些 。
文章图片
充电方面标配最高功率 55W 的充电头 , 实测从 1% 开始充电 , 10 分钟充至 21% , 30 分钟充至 64% , 充至 100% 耗时 49 分钟 , 充电过程中最高输出 34W , 然后会长时间稳定在 24 到 27W 的区间 。
系统&其它
文章图片
相比友商的定制系统 , Axon 30 所搭载的 MyOS 在机圈中可能并非一个能让人耳熟能详的存在(毕竟今年上半年才发布 , 原来叫 MiFavor) , 所以有必要简单说一下 。
文章图片
(MyOS 界面当中多处运用高彩度的多彩搭配效果)
MyOS 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轻快 , 其系统自带和预装应用不算多 , 配合 120Hz 刷新率的屏幕整体使用流畅性没有任何问题;界面风格也相对年轻化 , 界面多处运用高彩度的多彩搭配效果;有主题功能不过相对大厂们的系统在主题资源上相对匮乏 , 至于上半年发布会上介绍的那个有点像 OriginOS 华容网格的流光桌面功能在目前的系统上还未能实装 。
文章图片
然后功能方面 , 这两年各家都已陆续跟进的小窗功能 MyOS 也没有落下 , 一种是通过边栏呼出悬浮小窗 , 可自由打开任一应用 , 另一种则是在横屏状态下用于快速回复聊天消息的小窗;而像是识屏、语音助手、应用分身、息屏动效/签名、游戏空间、隐私保护这些也都有 。
短暂体验下来要说值得完善的地方倒是一些功能的调用逻辑 , 像是游戏空间在设置及桌面中完全找不到 , 只有首次打开游戏类应用才会提示呼出 , 并且只有在游戏空间中才能更改 CPU、GPU 的调度模式 。
最后 , Axon 30 搭载的是转子马达和单扬声器 , 触感反馈和外放体验差点意思 , 鉴于旗舰 Axon 30 Ultra 上搭载了线性马达和双扬声器 , 这波可能还是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 。
总结
如果是作为一台普通手机进行审视 , 中兴 Axon 30 整体而言谈不上非常优秀 , 因为它的竞争力和卖点更多来源于屏下摄像头 , 然后用诸如相机、马达、扬声器以及机身质感上的妥协去抵消量产屏下摄像头技术的成本 。
但一台带着技术探索性质的量产机还是要特别一点看待 , 毕竟中兴作为一个如今体量称不上特别大的手机品牌 , 能够率先拿出屏下摄像头的量产机型并形成一个差异化卖点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 。 就实现效果来看 , Axon 30 上屏下摄像头对于屏幕显示的影响还是客观存在的但已经处理到感知不强的级别 , 前摄的成像效果也属于可用 , 基本上已经可以说迈向成熟 。
文章图片
作为一个开路先锋 Axon 30 定价也确实很有诚意(想想当年的全面屏先锋小米 MIX、vivo NEX 可都是 3000 元起跳) , 2198 元起步就能买到一台骁龙 870 级别的屏下全面屏机型 , 比起同价位以性价比著称的 K40、iQOO Neo 5 也可以说不亏 。 根据目前的传闻 , 接下来小米等厂商陆续会推出屏下摄像头机型 , 但预计都是旗舰级别 , 中兴 Axon 30 可能直到今年年底前都是 2000 元附近唯一的屏下机型 。
推荐阅读
- 交叉|ZXONE 9700分组OTN产品报价,中兴9700价格
- 报价|中兴CTN6200价格,ZXCTN6300报价,ZXCTN6180
- 全系|iQOO 9 Pro 预热:2K E5 LTPO 曲面屏,超声波广域屏下指纹
- 散热|小米12 Pro拆解出炉:豪华散热镇压骁龙8 Gen1、采用超薄屏下指纹
- 报价|中兴PTN9000报价,ZXCTN9000价格
- Xiaomi|小米12 Pro拆解出炉:豪华散热镇压骁龙8 Gen1、采用超薄屏下指纹
- 屏下|汇顶科技屏下光线传感器首获商用 助力小米12 Pro极致全面屏体验
- 屏下|汇顶科技屏下光线传感器首获商用,小米 12 Pro“尝鲜”
- 环境光|汇顶科技屏下光线传感器首获商用 小米12 Pro屏幕色温可随环境光变化
- 产品|紫光展锐第二代5G芯片量产,中国电信、海信、中兴手机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