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财经社|阿里病了?


AI财经社|阿里病了?
文章图片
图1/1

撰文 /刘雪儿 郑亚红 张可心
编辑 /孙静
热搜上的阿里巴巴
8月7日晚间 , 一个略显奇怪的词条冲上微博热搜 。 词条只有一个公司的名字——阿里巴巴 。 至于具体发生了什么事 , 词条未予展示 。
字越少 , 事越大 。 网友们根据网上的信息渐渐拼凑出事件全貌:阿里巴巴一名女员工称 , 自己7月27日起在济南出差期间 , 被自己的男领导“曲一”和客户灌醉 , 受到客户方“猥亵” , 随后男领导又在夜里四次进入她的酒店房间 , 最长一次停留20多分钟 。 第二天醒来后 , 女员工发现自己全身赤裸 , 疑似受到侵害 。
8月2日回到杭州后 , 女生向公司申诉 , 要求开除男领导、阿里系永不录用 , 但据称遭到重重推诿 。 失去希望后 , 女生转向阿里内网发帖 , 并带着宣传横幅和喇叭 , 去园区8号楼1楼饭堂发传单寻求关注 , 随后信息流入某职场社交平台 , 并于8月7日晚在社交媒体上发酵 。
8月7日深夜 , 阿里方面对此事作出回应 , 称绝不容忍 , 涉嫌员工已停职接受警方调查 。 阿里集团副首席人力官蒋芳成立专案调查组处理此事 。
8月8日凌晨 ,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勇站出来道歉 , 称对员工涉嫌侵犯女同事事件感到“震惊、气愤、羞愧” 。 有细心网友发现 , 张勇得知该事件的时间 , 并没有比网友早多久 。 同日 , 济南市警方表示 , 正在积极调查取证 。
本次将阿里送上热搜的男领导被指涉嫌侵犯女下属事件 , 本来是一起个案 , 但在舆论发酵的过程中 , 逐渐引发成为外界对阿里价值观的大讨论 。
事实上 , 最近一年半 , 阿里数次陷入类似的舆论危机 。 吃瓜群众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蒋凡疑似出轨张大奕事件 。 2020年4月17日 , 淘宝天猫总裁蒋凡的妻子在微博公开警告淘宝网红张大奕 , “再来招惹我老公我就不客气了 。 ”这一桃色事件甚至引发了阿里的商业信誉危机 , 因为张大奕所在的如涵控股有阿里占股 , 如涵则是天猫头部合作伙伴之一 。
10天后 , 阿里公布调查结果 , 确认两人不存在利益输送 , 但鉴于“蒋凡因个人家庭问题处理不当 , 引发严重舆论危机 , 给公司声誉造成重大影响” , 蒋凡被取消阿里合伙人身份 , 并被记过、降级 , 取消上一财年度所有奖励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2020年6月 , 网传阿里一位入职三个月的P8员工对外招聘“私人助理” , 月薪1.6万元 , 并许诺能给到阿里正职 。 随后认证为阿里巴巴资深算法专家的“roy”在知乎上回应 , 称自己为当事人的主管 , 经调查确认当事人以公司岗位为诱饵 , 欺骗和骚扰求职者试图达成私人不正当目的 , 已经辞退当事人 。
这三起事件 , 阿里均是在舆情发酵后被动作出回应 。 不过要划重点的是 , 本次阿里员工涉嫌侵害女同事 , 并非道德层面的桃色新闻 , 如果指控为真 , 那就是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 。
负责调查事件的蒋芳说 , 当时因当事双方说法不一 , 主管和HR团队教条地认为应等警方结果出来 , 没有第一时间对涉事“男领导”曲一停职 , “这是重大判断失误和同理心不够” , 但这一说法显然没有抑制舆论发酵 , 在持续升温的网络讨论中 , 很多人将矛头指向了阿里及其价值观 。
一名行业观察者直言 , “与出来指控被侵犯的女员工不一样 , 那些企图拖延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所谓负责人 , 才是‘阿里之毒’ 。 ”
这一事件也引发了阿里内部员工的震惊 。 对此 , 一名阿里离职员工向AI财经社指出 , “事件的根本还是在于阿里根深蒂固的一些顽疾 , 即优先考虑的永远都是商业利益最大化 。 ”
即便这一次阿里女员工的遭遇只是个体事件 , 对于一家想要活到102岁的互联网巨头而言 , 警惕系统性价值观坍塌仍是一个事关生死的议题 。
大公司为何反应迟缓?
光鲜亮丽的互联网公司曾承载着年轻人的诸多热望 。 但通过一次次“热搜” , 人们也看见了大公司背后藏着的阴暗 。
“必须要网络热议了才绝不容忍?” 8月8日上午 , 该事件在社交媒体迅速曝光后 , 被点赞上热评的评论写道 。 从7月27日事件发生 , 至8月7日网络曝光 , 漫长的11天里 , 当事人期待通过公司管理机制讨回公道的诉求并未如愿 。 这起涉嫌性侵的案件最终引发关注的方式 , 仍然是诉诸舆论 。
在事件本体之外 , 阿里管理体系对待此事的态度让网友不解 。 根据受害女员工的描述 , 她先后给BU领导反馈、向更高一级的BG领导反馈 , 但都毫无进展 。 同时 , 她在工作群发出的消息被强制撤回、被移除群聊 , 被逼无奈的她只能打印横幅去饭堂现场曝光 , 但很快又被十几个保安跑出来制止 , 将其带离现场 , 并称会让警察将她抓走 。
对受害人毫不客气的同时 , 阿里对待涉嫌侵害女同事的领导似乎却很宽容 。 他仍在正常开展工作 , 像往常一样活跃在各个群里 , 甚至还在与此次事件直接相关方济南华联在群里进行工作对接 。
一个看似吊诡的事情持续了很久 , 即便在强调透明、开放的互联网公司 , 普通员工想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却并没有变得更容易 , 靠公司内部纠偏机制达到妥善处理的结果 , 依旧很难 。
此次阿里事件里 , 一张显示职务为“阿里巴巴人力战略官杨姝”的朋友圈截图流传出来 , 她对此事发表言论称:“我好奇为啥阿里一出事大家都说阿里价值观怎样怎样 , 当事人有问题处理当事人 , 上来就说阿里怎样怎样 , 至少阿里是敢于说出起来 , 敢于承认 。 ”语气中的傲慢一览无遗 。 据了解 , 杨姝的微博认证是“阿里巴巴人力资源部-集团OD平台&Staffing总监” , 但实际上 , 她被指已经离开阿里 。
在本次风波中 , “这不是当事人的问题 , 是整个部门一条线 , 包括HR部门整个系统的问题 。 ”有人认为 , 这是一种系统性的“包庇” 。 8月8日下午 , 阿里的“破冰文化”被再次提及 , 微博上还流传出多张“阿里破冰文化”的低俗聊天截图 。 对此 , 阿里回应是谣言 , 图中所涉人士并非阿里巴巴员工 , 也非阿里巴巴内部培训 。 所谓“破冰” , 根据阿里前员工介绍 , 阿里最早靠B2B业务即“中国供应商”起家 , 该业务的本质就是地推及销售 , 所以公司早期文化中磨去个体人格 , 塑造集体归属感 , 增加员工服从性 。
大公司动辄上万甚至十几万员工 , 如何处理员工被侵害事件 , 恰恰体现了公司整体的价值观取向 。 正如一名网友评论道:“这不是社会个例 , 也不是个别企业的家事 , 这是职场用惯了的手段 , 屡见不鲜 。 ”
某家企业一名员工告诉AI财经社 , 在该公司如果对同事性骚扰 , 涉事人会被立即开除;只要当事人觉得是 , 就可以认定 。 人力每年都组织预防性骚扰培训 , 必须参加 。 “我们如果有这种行为 , 是可以立刻通知HR的 。 不会有自己部门私下协商这种事情 。 ”
不过很多公司缺乏这种意识 , 或者说不重视 。 相反 , 如果是高阶管理层“犯事” , 很多公司更倾向于“罚酒三杯”式处理 。 比如谷歌“安卓之父”安迪·鲁宾性侵丑闻后 , 谷歌一度态度暧昧 , 招致员工抗议示威 。 在Uber高管性骚扰事件中 , 受害女员工多次向公司内部举报、向HR部门反馈 , 但因涉嫌性骚扰的男领导绩效过于突出而被HR多次包庇 。 蒋凡被指发生出轨事件后 , 也曾一度从舆论风波中全身而退 , 并被重新重用 , 有观点也将原因归结为:蒋凡曾负责打造手淘 , 主导淘系产品的无线化转型升级 , 之后又兼任天猫总裁 , 还曾是阿里巴巴38位合伙人中最年轻的一员 。
巨头们在面对内部不端事件时 , 之所以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很多时候根本上考虑的就是“商业利益”问题 , 而非企业文化、保护员工这些朴素价值观 。 尤其在竞争加剧 , 监管收紧的现实面前 , 为了更高的日活、更亮眼的销售额 , 人们一次次看到公司的选择更多是从“利益”出发 , 而忘了初心 。
【AI财经社|阿里病了?】在无事之时 , 价值观是高高在上的吉祥物 , 用以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 , 招揽志同道合之士;而在局部坍塌时 , 也不可能逃过大众对于价值观的诘问 , 公司能否以完善的制度框架托住 , 让悬浮的价值观落地 , 才是真正考验管理者的时刻 。
当然最为恶劣的是试图压制真相 , 或者捂住丑闻 。 网络上流传的“南山必胜客”、“海淀不倒翁”、“余杭必胜客”等说法 , 汇聚了网友们对大公司社会能量的无力吐槽 。
为何互联网大厂也难逃酒桌文化?
此次阿里女员工被侵害事件 , 让众人愤怒与不解的还有一点 , 为什么连互联网大厂亦难逃“暧昧”的酒桌文化?
自1987年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发出第一封邮件开始 , 中国互联网已发展30余年 , 打破原有信息壁垒 , 强调开放、透明与去中心化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 , 也是互联网大厂们最爱标榜的标签 。
阿里女员工被侵害事件让人们看到现实的另一面 。 表面看 , 是互联网大厂做生意时也难逃酒桌文化 。 当互联网大厂的业务枝桠延伸到线下 , 与各个行业产生交集的时候 , 互联网的行事风格被迫跟着“接地气儿” , 喝酒谈生意也开始成为大厂们的家常便饭 。
商务宴请原本只是一种活跃气氛、促进交流的社交方式 , 但酒桌上的陋习却很容易成为恶的放大器 , 比如对席间女性角色的定位 。 就像本次受害人在举报信中所称 , 男领导对客户直接说 , “看我对你们多好 , 给你们送了一个美女来 。 ”而在事发后 , 该女员工向上举报时 , 对方直属领导的发言更是揭开了如今互联网大厂生存中的扭曲价值观 , “你觉得不喝酒 , 济南华联和一些北方商户以后的业务能谈下来吗?”
有网友直言 , “这种事情其实一直都很多 , 为什么很多公司要求女性面容姣好 , 会陪酒之类 。 大家也都默默忍受” , 在商务场合 , 将职场女性当场权利附属或者商业工具看待 , 这本身便是一种散发着恶臭气味的潜规则 。
一家企业对女性员工权益的漠视 , 最终还是回归到企业价值观与商业文明 。 对此 ,一名行业观察者表示 , “商业文明往往体现在细节里 , 体现在对社会的点滴贡献中 , 更体现在对个体的尊重和法则的敬畏上 。 ”
作为国内互联网巨头 , 阿里巴巴集团的年营收已经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 , 一年有超过11.3亿的全球消费者活跃在马云缔造的商业生态系统之内 。 这个系统曾经推动中国线上零售的蓬勃发展、移动支付的兴起、快递物流业的变革……“从商业维度 , 阿里是一家好公司 , 但正是这种好 , 让它有可能傲慢起来 。 ”上述观察者认为 , 作为重要的商业力量 , 强调商业文明同样不可缺位 。
说到这里 , 对本次女员工受侵害事件感到“震惊、气愤、羞愧”的张勇 , 或许也应该反思一下:阿里为何变得迟钝?他本人为何几乎与网友同一时间 , 知悉这次危机的存在?
当然 , 员工涉嫌侵害他人、触犯法律 , 放之任何一家公司都属于个体、偶发事件 , 关键是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从个案中能够获得什么启示 , 后续如何表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