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廖鑫凤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植物|植物晚上在干啥?吐水给敌人的敌人“屯粮”】你有没有注意过这样的现象:一些植物的叶片顶尖或边缘总是挂满亮晶晶水珠 。
比如这样 ,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或是这样 ,
△(图片来源:pinterest)
可能很多人都以为这是露珠 。 然而 , 这并不是 。 露珠一般会铺满叶面 , 在叶片表面形成一层水膜 , 水珠排列没有规律 。 但这些水珠会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叶片边缘 。 这种奇妙的现象 , 叫吐水(Guttation) , 往往发生在植物的生长期 。
△叶片上面的露珠 (图片来源:pinterest)
植物吐水现象并不罕见
三百多年前就有人观察到了植物吐水的现象 , 不过当时的人们只是把它当成一种偶然现象 。 随着在越来越多的植物(尤其是草本植物)中都发现了吐水现象 , 植物吐水已被如今的学界认定为普遍现象 , 从而也正式拥有了名字 。
植物的吐水现象其实并不罕见 , 水稻、小麦、大麦、甘蔗等许多常见的植物 , 在生长季都有吐水现象 。 不同于植物的伤流或者泌胶现象 , 吐水并不是植物受伤后分泌液体 , 而是自然形成的、为了保持体内水分平衡的措施 。 在夏季 , 植物快速生长、代谢旺盛 , 吐水更是频繁 。
吐水现象一般在夜晚发生 , 因为在夜晚 , 植物根部仍然在源源不断吸收土里的水分与无机盐 , 但植物蒸腾作用变弱 , 就只能通过叶子边缘的微小水孔排出多余的水分 , 形成叶片边缘挂满亮晶晶水珠的现象 。
绝大多数吐出的水都会排列在叶片的边缘 , 这是因为叶片的边缘有特化的排水组织 , 称为排水器(hydathodes) , 由特化的气孔形成排水孔向叶片外排水 , 它们紧连着一个空腔来储存水分 , 水分则来源于与叶子内维管组织相连的通水组织 。
△植物叶片排水器结构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植物“吐”的水能养活一群昆虫
一般而言 , 植物“吐水”能够排出夜晚根部吸收的多余水分 , 对维持植物叶片与体内的水分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 。
不仅如此 , 在后续的研究发现 , 叶片的排水器和维管组织是连在一起的 。 研究人员猜测 , “吐”出的水中可能还含有维管运输的其它物质 , 比如矿物质、糖、蛋白质等 。 科学家也早已发现 , 有许多昆虫会吸食植物吐水形成的小水珠 , 但最初只是认为这些昆虫单纯在补充水分 。
而“植物吐水含有大量营养”结论的突破口来自于蓝莓 。 科学家发现蓝莓不仅吐水量惊人 , 而且吐的水十分受昆虫的欢迎 。
△蓝莓的吐水现象 , 以及吃水的各种昆虫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这说明 , 植物吐水可能并不仅仅只是昆虫的水源 , 还有可能是昆虫们重要的食物来源 。
为了验证这个结论 , 科学家采集了蓝莓吐的水 , 同时收集了经常采集蓝莓吐出的水的三种昆虫:包括一种果蝇(Drosophila suzukii) , 属于草食昆虫 , 一种寄生蜂(Aphidius ervi) , 是寄生性昆虫和一种草蛉(Chrysoperla rufilabris) , 是捕食性昆虫 , 它们代表着三个不同的营养级 。
接下来 , 科学家用收集的蓝莓植物“吐”的水、纯水、糖水、纯蛋白与糖水蛋白混合液去喂养这三种昆虫 。
结果发现 , 只喝纯水的昆虫不能存活下来 , 喝蓝莓植物“吐”的水的昆虫、喝糖水的昆虫以及喝混合液体的昆虫都能好好地存活下来 。 喝蓝莓植物“吐”的水的昆虫寿命甚至比肩拿糖水喂养的虫虫们 。
△喂养不同营养液后三种不同昆虫的寿命 , 绿线表示喂养蓝莓的吐水液(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不仅如此 , 科研人员还将喂养不同营养液的昆虫雌虫进行交配 , 让其受精后产卵 , 查看它们的产卵量是否会受到影响 。 结果表明 , 喝植物吐水的昆虫并没有受到影响 , 蓝莓植物吐水堪称“天然营养液”了 。
通过测量 , 科学家也发现 , 蓝莓吐的水中糖与蛋白的含量都很高 , 分别达到1.5克每毫升和4.3克每毫升 。 花蜜中糖的含量约为0.4克每毫升 , 蓝莓植物“吐”的水比花蜜含糖量还要高三倍 。 (这么有营养 , 笔者都有喝蓝莓“吐”的水的冲动了) 。
因此 , 对于采食蓝莓吐水的昆虫来说 , 它是一种十分好的营养来源 。 这可能是除花粉 , 花蜜、蜜露之外 , 植物生产的第四大类营养物质 。 此外让植物吐水更胜一筹的 , 是它产生的量、持续的时间比其它三者都要长 。
植物吐水含有丰富营养物质 , 难道只是为了养活昆虫?按照自然界的规律 , 事情肯定没有那么简单 。
植物的智慧:养天敌的天敌来保护自己
蓝莓“吐”这么多水 , 还是一种开放资源 , 似乎昆虫只要捷足先登 , 就都能吃上一口 。 那么 , 这种吐水现象会不会吸引大量的草食昆虫 , 不仅把“吐”出的水喝了 , 还会把植物叶子给吃光呢?
科学家在野外实验中统计调查了蓝莓吐水吸引到的昆虫群落 。 在野外 , 有大量的昆虫去取食蓝莓吐的水 , 与人工去除吐水的蓝莓植株相比 , 吐水植株明显吸引了更多的寄生蜂类、捕食性的昆虫如草蛉等 , 但吸引的草食性昆虫数量却减少了很多 。 也就说 , 蓝莓通过“吐”出的水 , 吸引了更多自己天敌的天敌 , 从而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
△与对照组相比 , 吐水的蓝莓植物吸引了更多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昆虫 , 吸引的草食性昆虫量减少(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更有趣的是 , 吐水的植株上 , 蚊子的数量明显下降了 。 可能是因为受到了其他捕食者的威慑 , 蚊子们不得不放弃了这种营养物质 。 这或许可以成为一种新型的防蚊手段 。
吐水在作物中相当普遍 , 如果能控制农作物的“吐水配方” , 说不定就能实现一种新的生物防治 , 让农作物自己吸引更多捕食性昆虫来对抗天敌 , “借刀杀虫” , 实现从上到下的防虫调控 。
植物吐水不仅是植物重要的水分平衡调节手段 , 它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 靠着吐水里的物质调控着“朋友圈” 。
也许某一天 , 通过人工调控植物吐水中含有的物质 , 还能实现对某物质的富集 。 这样 , 我们不仅能采集蓝莓的果实 , 还能采收蓝莓吐的水 , 实现天然的蓝莓“吐水”汁生产 , 美味又营养 。 不知道那个时候 , 你是否愿意来尝试一下呢?
参考文献:
[1]Mondal, FLS,FIAAT, Amal. (2014). Guttatin-A Natural Phenomenon:Useful medium for production of Recombinant Proteins.
[2] Urbaneja-Bernat P, Tena A, González-Cabrera J, et al. Plant guttation provides nutrient-rich food for insects[J].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2020, 287(1935): 20201080.
推荐阅读
- 尺寸|3199元起,小米12/12 Pro/12X手机今天晚上20点正式开售
- 植物|开放生物资源,保护多样性:我们为了生物安全的那些努力。
- RNA|高等植物第四种RNA聚合酶 可与“伙伴”高效合成双链RNA
- 马斯克|马斯克:SpaceX最快5年将人类送上火星, 最晚10年
- SpaceX|马斯克:SpaceX最快5年将人类送上火星 最晚10年
- 机构|圣马钛2022“孩子的梦”元旦晚会举行
- 全球|小米12 Pro今晚发布,性价比方面moto edge X30将是最大对手
- 人物|俞敏洪正式进军直播带货 新东方“东方甄选”今晚上线
- Tesla|新能源汽车专属车险上线 特斯拉车主晚买几天价格翻倍
- 音质|明晚19:30,懂得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