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曾经也有“梦工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李睿
这两年 , “国漫崛起”的声音不绝于耳 。从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斩获9.54亿票房开始 , 这个令人振奋的口号几乎喊遍了之后的每一部国产动画电影 。直到2019年 , 《哪吒之魔童降世》一举拿下50.35亿票房 , 稳坐中国内地票房总榜第三名 , 给国产动画电影以极大信心 。

|国漫曾经也有“梦工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直以来 , 观众给了国漫充分的包容和信心 , 风格各异、题材不同的一众国漫亦没有让观众失望 , 在内容创新和市场反馈上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2021年7月上映的《白蛇2:青蛇劫起》两周票房突破4亿 , 是暑期档中表现最好的国产电影之一 。

|国漫曾经也有“梦工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也是在7月 , 动画电影《天书奇谭》历经半年完成4K修复的消息传出 , 它的海报在一众画风精美、人物梦幻的新国漫中显得有点幼稚和格格不入 。年轻的观众不知道或者已经忘记 , 国产动画电影曾经抵达过巅峰 , 《天书奇谭》正是巅峰期的作品之一 , 彼时承载这一理想的大船是无数80、90后的“梦工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期间 , 上海美影厂喷涌出无数佳作 , 中国动画电影有着华丽的开篇 。

|国漫曾经也有“梦工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动画电影《天书奇谭》改编自由罗贯中、冯梦龙编撰的《平妖传》 , 这部1983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充满了中国动画特有的美学魅力 , 片长仅85分钟 , 但它一分钟就约有1440张底稿 , 光原画就画了12万张 。听起来就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工程 。
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可以追溯到1926年的《大闹画室》 , 当时由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四兄弟编剧并摄制而成 , 当时的万氏兄弟只懂得中国皮影戏和走马灯原理 , 他们用一张张画稿代替一格一格的影片进行试验 , 画了近万张画稿 , 历经四年才让时长12分钟的《大闹画室》问世 , “万氏兄弟”也被认为是中国美术片的开拓者 。

|国漫曾经也有“梦工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41年 , 万氏兄弟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 , 电影用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动作还原《西游记》中的经典故事 , 这部时长80分钟的动画电影惊艳了世界 , 就连《铁臂阿童木》的作者、被誉为“漫画之神”的手冢治虫也深受其影响 。1957年4月 , 中国第一家专业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 , 厂长是特伟 , 聚集了万氏兄弟、钱家骏等早期中国动画人 , 就此开启了中国动画电影的黄金时代 。

|国漫曾经也有“梦工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此前 , 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第七届威尼斯国际动画节获得大奖 。此后 , 上海美影厂推出了《骄傲的将军》 , 这部约30分钟的动画讲了一个“骄傲使人落后”的寓言故事 , 运用了京剧脸谱、传统音乐等民族元素 , 带有浓厚的传统戏曲韵味 。这部动画片也被认为是“中国学派”的开山之作 。

|国漫曾经也有“梦工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真正震撼世界的“中国学派”代表作 , 是万氏兄弟酝酿了20年的《大闹天宫》 。孙悟空是万籁鸣早年流亡时就心心念念的一个梦 , 上海美影厂成立后 , 编剧李克弱与导演万籁鸣对《西游记》前七回进行改编创作剧本 。《大闹天宫》的结局推翻了原著中孙悟空被镇压在五指山下的悲剧 , 而是改为孙悟空拿起金箍棒 , 冲上灵霄宝殿 , 打碎玉帝的宝座 , 在一片狼藉的天庭放声大笑 。《大闹天宫》主创团队有几十位画家 , 他们从中国古代建筑、服饰、雕塑等取材 , 历时数年绘制15万余帧图画 , 完成近7万张画稿 , 终于塑造出孙悟空这个叛逆英雄形象 , 极具浪漫主义 。1965年 , 《大闹天宫》上集在伦敦电影节获得金奖 , 之后在44个国家连续放映 , 引起巨大轰动 , 也使上海美影厂的名号响彻国内外 。
|国漫曾经也有“梦工厂”
|国漫曾经也有“梦工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同一时期 , “中国学派”还发掘出“水墨动画”这一绝无仅有的瑰宝 , 1961年 , 上海美影厂取齐白石的花鸟画作品为角色形象 , 创作出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动画故事是一篇家喻户晓的科普童话 , 曾被选作小学课文 , 而主角小蝌蚪的形象 , 出自齐白石的名作《蛙声十里出山泉》 。这部电影在国内外多次获奖 , 开启中国水墨动画的篇章 , 此后 , 《牧笛》《鹿铃》《山水情》等水墨动画一次次惊艳世界 。

|国漫曾经也有“梦工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剪纸片也是“中国学派”的代表类型之一 , 是借鉴皮影戏和民间剪纸等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美术电影样式 。观众最熟悉的剪纸片莫过于《葫芦兄弟》 , 最早的一部剪纸片是1958年万古蟾导演的《猪八戒吃西瓜》 , 剪纸片的色彩明快 , 造型具有民间剪纸风格 , 《金色的海螺》《渔童》《山羊和狼》《济公斗蟋蟀》都是代表作 。此外 , 上海美影厂还创作过木偶片《神笔马良》《阿凡提的故事》《曹冲称象》等经典动画作品 。

|国漫曾经也有“梦工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国产动画片在80年代走向成熟 , 上映于1979年的《哪吒闹海》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动画电影奖 , 故事取自于《封神演义》中的神话故事 , 片中的哪吒果敢、反抗、绝不妥协 , 哪吒含泪自刎的画面曾让不少观众流泪 。哪吒精神也影响了一代人 , 痛仰乐队的标志就是《哪吒闹海》中的哪吒形象 , 甚至还有个乐队叫哪吒乐队 。

|国漫曾经也有“梦工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999年的《宝莲灯》是上海美影厂的高峰 , 该片根据同名中国神话改编 , 讲述了沉香历尽艰辛拜师学艺 , 最终通过宝莲灯打败舅舅二郎神救出母亲的故事 。导演常光希借鉴了好莱坞动画电影的制作流程 , 取消了专业的配音演员 , 换成姜文、宁静、徐帆、陈佩斯、梁天等一众演员配音 , 先配音 , 创作团队再依据配音者的口型、语气、表情等进行动画设计 。《宝莲灯》成为中国第一部真正面向市场的动画商业大片 , 上映不到3个月就收回了1200万的制作成本 。影片最终取得2900万票房 , 位列1999年内地电影票房第三名 , 并将好莱坞动画《花木兰》甩在身后 。

|国漫曾经也有“梦工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遗憾的是 , 在新世纪的20年间 , 上海美影厂还没有诞生令人惊艳的作品 。现在的观众为“国漫崛起”感到欣慰 , 也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国漫总是向传统神话IP借故事 , 不够创新 。”但当年真正影响世界的国漫作品正是取自中国传统故事 , 国漫与观众的双向奔赴令人欣慰 , 或许国漫真正崛起还需要时间 , 但足够有信心 。
来源:齐鲁壹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