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财经社|阿里淘鲜达为何“讨好”济南华联?
撰文 /邵蓝洁 刘雪儿
编辑 /孙静
阿里员工涉嫌侵害女同事被曝光后 , 除了质疑阿里价值观的崩塌 , 外界还有一点比较诧异:涉事的客户方济南华联超市到底是何来头 , 能让阿里淘鲜达的员工出差去“陪酒”?为何在不起眼的传统商超面前 , 阿里成为弱势一方?
此外 , 伴随事件发酵 , 8月9日阿里同城零售事业群总裁李永和引咎辞职 。 这让淘鲜达所属的阿里同城零售业务走向也充满问号 。
酒桌上的济南华联 , 为什么是强势一方?
【AI财经社|阿里淘鲜达为何“讨好”济南华联?】“济南华联在当地也就是一个二流企业 , 是个老企业 , 但不是国企 。 ”一位济南当地人告诉AI财经社 。
在国内 , 以“华联”为名的企业特别多 , 这次事件甚至让上海联华超市特意出来撇清关系 , 称涉事公司跟自己无关 。 原来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 , 商务部曾提出创建“华联商厦”这一民族商业品牌的构想 , 由商务部统一投资、统一名称、统一标志、统一会歌 , 按现代公司管理方式运营 。 1989年 , 商务部出资1.5亿元 , 选取14个城市 , 支持和帮助地方政府筹建华联商厦 。
1992年 , 济南的西市商场改名为华联商厦 , 运营方为济南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南华联”) 。 近30年发展下来 , 济南华联顶峰期拥有3家百货、24家超市、29家便利店 , 经营面积50万平方米 , 销售84亿元 , 在全国大型零售企业中排名第29位 。
不过一位熟悉山东零售的人士称 , “济南华联商厦和大部分华联商厦一样 , 早早就改制了 。 ”天眼查信息显示 , 济南华联商厦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中 , 国资占股65.25% , 但国资在济南华联超市有限公司中持股仅有7.4% , 而后者的大股东为济南嘉华购物广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在华联超市持股50% , 股权穿透后 , 李茂年疑似为实际控制人 , 李茂年同时也是华联商厦董事长 。
上述人士介绍 , 华联超市2007年扩张明显 , 现在业务集中在济南西部 。 目前济南零售市场上 , 银座做得比较好 , 华联相对一般 , 天眼查显示 , 济南华联超市年销售20亿元左右 , 大概有20家门店 , 而2012年时 , 济南华联就宣称有20多家门店 。
“这个公司员工每天都要背诵董事长李茂年的语录 , 管理方式上有点洗脑式 。 ”上述人士透露 。 从济南华联的官方微博和公众号上可以看出 , 发布最多的内容就是李茂年金句 。 阿里女员工遭侵犯事件发生后 , 济南华联涉事人员张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在酒桌上正常喝酒,肯定中间有搂抱的过程” 。 华联迅速以不符合员工外出规范开除了张国 , 但表示是否犯罪还需要警方调查 。
根据“济南华联集团”公众号内容 , 在2020年疫情期间 , 华联超市开始做拼团 , 3公里范围1小时送达 , 深化与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等互联网平台的合作 。
在淘鲜达上定位济南华联的舜耕山庄店 , 页面显示只有大润发 , 看起来目前双方还没有达成入驻协议 。
“说实话 , 我们看到这个新闻还是挺惊讶的 。 ”北京一生鲜超市运营总监张磊向AI财经社表示 , 在以往与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接触的过程中 , 能感觉到对方比较傲气 , 嘴里各种赋能之类的互联网词汇 , 但是相比以往接触的传统实体零售客户 , 互联网平台的行事风格相对还是简单一些 , 直接把自己的优劣势说得很明白 , 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
此次事件涉及的淘鲜达是阿里旗下的同城零售业务 。 由于起步晚 , 淘鲜达在同城零售中的表现并不突出 。 张磊透露 , 他所在的超市开通了到家业务 , 但是没有入驻淘鲜达平台 , “淘鲜达的份额小 , 而且他们比较排斥合作商家使用京东的中台系统 。 ”
张磊推测 , 此事发生可能跟淘鲜达的KPI相关 , “有些KPI不是说要一个绝对值的数量 , 而是要保持跟同行一定的市场份额比例 。 ”他举例称 , “我接触到的支付宝对接人 , 他的KPI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要保持在2:1 , 可以差一点 , 但不能丢份额 。 ”
另一位零售人士透露 , “现在各个平台都在说赋能 , 把自己的姿态摆的很高 , 要给传统企业赋能 , 但其实是求着传统企业购买服务 , 我认识的一家云计算厂商资深销售 , 个人KPI是1.6亿元 , 天天到处飞去见客户 。 ”
背靠阿里的淘鲜达 , 为何还要讨好客户?
在阿里众多业务线中 , 淘鲜达的拉新任务尤为艰难 。
壹摩商业CEO李波涛在零售界20多年 , 大卖场和社区零售的管理层都做过 。 在他看来 , 淘鲜达最大的问题是入场晚 , 优质客户被抢光 , 只能发展一些小商超 。
李波涛透露 , 超市O2O合作效果好的 , 一般存在大型商超中 , 比如京东到家合作沃尔玛、永辉、饿了么和淘鲜达合作大润发 。 大超市的供应链和数据体系完整 , 配送和服务人员充裕 , 就能配合得好 。 目前非阿里系的大商超无外乎沃尔玛、永辉、家乐福、物美等 , 前两个和京东深度绑定 , 物美自己有多点 , 苏宁易购董事会换血后 , 旗下家乐福可能和阿里关系变近 , 美团和饿了么偏好与中小商超合作 , 这样淘鲜达的空间就被挤压了 , “目前在超市O2O领域 , 第一名是京东到家 , 第二是美团 , 第三是饿了么 , 其次是多点 , 淘鲜达勉强排在第五 。 ”
张磊也告诉AI财经社 , 目前各大到家平台基本已经稳定 , 基本上所有的超市都上线了到家服务 , 尤其是疫情之后 。 与此同时 , 早期砸钱发补贴拉拢消费者的玩法逐渐被抛弃 。
这种情况下还有一种突围机会——让商超接入多个平台 。 李波涛说 , 理论上商超接入所有平台都可行 , 但实际运营中 , 商超接两三个流量平台 , 就不想再接入了 。 接入也存在对接成本 , 需要商超打通和平台的数据系统 , 方便接单后做配送、检控、结算和处理售后价差等 , 这些都需要投入人力物力 。 “如果没有足够的平台流量 , 商超一般不会再接纳新平台 , 至少我还没看出淘鲜达有太多流量支持 。 ”
具体到济南华联这种地域型商超 , 还存在合作效果不佳的问题 。 依照李波涛过往经验 , 小商超由于单量不多、数据系统开发不够 , 在商品管理、售后服务和人力方面都跟不上 , O2O的效果很一般 。 “所以小商超接入平台 , 一般没有太大动力 , 单店一天几十单往往就很高了 。 ”这就形成一种严重的不对等关系——淘鲜达需要济南华联 , 但济南华联并不太需要淘鲜达 。
这或许是淘鲜达员工如此“讨好”济南华联的原因 。 2018年11月 , 天猫超市升级为独立事业群后 , 阿里将淘鲜达业务从盒马移交给天猫超市事业群 。 2019年10月 , 李永和作为天猫超市总裁首次公开亮相 , 公布了天猫事业群的多品牌战略 , 并提出天猫超将在明年3月前 , 在全国百城建立20公里立体生活圈的目标 。
这个目标里 , 主要以天猫超市和淘鲜达为载体 , 其中天猫超市负责在线上引流获得增量用户 , 而淘鲜达则负责在线下进行“旧城改造”运营存量用户 。 根据发布会上透露的数据 , 淘鲜达的“旧城改造”计划目前已经覆盖全国26个商超的800家门店 。
不过 , 截至 2020 年 , 淘鲜达平台只有超过 50 家的实体零售商入驻 , 接入线下超过 2500 家门店 。
按照各家财报和公开数据 , 截至2020年 , 高鑫零售门店484家 , 家乐福门店215家 , 三江购物门店214家 , 盒马门店227家(截至2020年9月) , 这四家阿里系或与阿里较近的实体零售门店已经超过了1100家 , 占据了淘鲜达门店数量的近一半 , 而剩余的一半则来自于淘鲜达自己的拓展 。 可以对比另外一组数据 , 2017年上半年 , 京东到家宣称已经入驻了7万多家门店 。
在李波涛看来 , 阿里做同城零售业务的策略不够清晰 , 内部多个团队都在做 , 缺乏系统整合 。 之前 , 天猫超市、淘鲜达、盒马被认为是阿里同城零售的三板斧 , 但今年7月架构调整后 , 天猫超市和天猫合并 , 淘鲜达被划到同城业务 。 “饿了么也在做 , 1688批发业务、零售通都涉及同城 , 各路部队分头走 , 如果整合起来力量肯定强大 。 ”
不仅淘鲜达业务 , 阿里同城业务的频频变阵 , 也令潜在客户心存顾忌 。 李波涛透露 , 去年底 , 为了不想美团一家独大 , 他们拒绝签署独家协议 , 想同时和饿了么签合作 。 当时协议都签下来了 , 但饿了么经过多轮调整 , 对接人久久不见回信 。 这让李波涛怀疑饿了么当下战略尚未清晰 。 由于担心日后合作会受波及 , 他们最终没有推进合作 。
推荐阅读
- Top10|中国十大科技富豪2021创最惨纪录:财富蒸发5000亿元
- 容器|技术向:如何通过阿里云盘备份群晖 NAS 数据
- 运营|Yiwealth面向百家金融机构免费提供百万元智能内容产品及服务,打造财富管理行业智慧运营新基建
- 银行|聚焦“财富管理”首届中信银行APP节全程直播
- 风险|筛选风险词、用实体类型推断限售商品,阿里安全夺冠知识图谱大赛
- the|反垄断下狂“敛财”?美国五大科技公司年营收有望达到9万亿
- 信息|财报识别系统教你怎样做好金融信贷审批工作!
- 趋势|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 2022 十大科技趋势:硅光芯片等上榜
- 趋势|阿里巴巴达摩院2022十大科技趋势发布:人工智能或将解决风光电并网难题
- 市场|“阴阳”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