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这群“小巨人”都是“隐形冠军”

■深圳特区报采访人员 周雨萌 实习生 杜 妍
深圳建了一个群 , 名叫“专精特新” 。 这个群 , 是一群行业“小巨人” 。
事实上 , 科技企业汇聚、创新活力旺盛的深圳 , 不仅有华为、腾讯、比亚迪这样的龙头科技企业 , 还有一大批术业有专攻、极富创造力 , 并能在细分领域呼风唤雨的“隐形冠军” , 它们正是中小企业中的“小巨人” 。
近日 , 国家发文再度要求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 而深圳早在2012年就开始发展培育中小微企业 , 如今已经形成一个颇为壮观且实力雄厚的“小巨人”群体 。
“小巨人”数量多、潜力大、贡献强
169家企业突围 , 位列全国第四
深圳是全国创业密度最大的城市 , 也是中小微企业最活跃的城市 , 在365.46万户商事主体中 , 中小企业的占比高达63.49% , 全市每千人就拥有企业131.5户 。
在这样一个大中小企业落玉盘般的态势下 , 不乏专注于细分市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又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 它们是国家大力倡导和培育的专精特新“小巨人” 。
2019年 , 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始正式启动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计划 , 截至目前 , 全国已有183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 从近两年的入选趋势看 , 深圳入选的企业数量多、潜力大、贡献强 。 今年 , 深圳以134家企业的入选数位列全国第三;以累计169家企业的入选数位列全国第四、全省第一 。
在287家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 , 有73家企业成长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27家企业上市;49家企业完成股改拟上市 。
值得一提的是 , 这些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大多为制造业型企业 , 它们专业程度高、创新能力强 , 包括制造业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 , 以及关键基础材料等多个重要领域 。
“在充电模块领域 , 我们是绝对的隐形冠军 , 明年将正式申请单项冠军 。 ”成立于2014年的深圳英飞源技术有限公司正是这样的企业代表 。
英飞源是专注做电动汽车充电模块等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 , 在国内 , 大部分充电桩企业都向英飞源采购充电模块;深圳的科陆电子、长园深瑞、奥特迅、科士达、水木华程等知名企业是英飞源的重要客户 , 英飞源也是我国充电桩核心部件和电动汽车充电模块的最大供应商 。
2020年 , 英飞源入选“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今年又获得工信部第一批“重点小巨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 谈及背后的原因 , 深圳英飞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春辉说 , 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灵魂 , 英飞源每年会投入销售额的10%以上作为研发经费 , 2019年至今已累计超过2亿元人民币 , 在关键核心产品部件上均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 “深圳作为创新之都 , 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 指引我们这些中小型科创型企业加快成长 , 才给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 ”他说 。
培育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七成以上企业创龄超10年
深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队伍从小到大 , 从弱到强 , 坚持创新 , 一步步扎实走过来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在深圳累计入选的16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 , 所有企业成立时间均超过4年 , 有123家企业专注某一领域超过10年 ,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都在90%以上 , 它们在各自所属的细分行业或领域中都处于领先地位 。
【巨人|这群“小巨人”都是“隐形冠军”】“我们就是要遴选和加大培育这样一些在细分行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或有上升潜力的企业 。 它们是实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 对深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 ,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 ”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例如德方纳米的纳米磷酸铁锂产品是新能源锂电池的核心材料之一 , 其市场占有率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科安达的计轴产品 , 占据国内地铁计轴领域六成的市场份额等 。
深圳科安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郭泽珊向采访人员讲述了科安达在研发、技术创新上的持续投入历程 。
科安达是一家专注于轨道交通行业解决方案和提供轨道交通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 其中 , 在地铁计轴系统领域 , 科安达是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 2019年获评工信部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目前 , 全国有38个城市开通了地铁 , 科安达在全国34个城市设立了办事处 , 占据地铁计轴领域大概六成的市场份额 。 深圳地铁2号线是全国第一条使用科安达计轴系统的地铁 。 郭泽珊说 , 在深圳市科创委技术攻关项目和发改委产业化项目支持下 , 让科安达这样的小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 在计轴系统方面快速实现了国产替代 , 并最终成长为行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
已形成一套完备的培育体系
累计资助企业总额2.3亿元
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 是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 。 目前 , 深圳已形成包括政策扶持、完善培育梯队、加强公共服务、加强上市培育、搭建发展平台、以及加强企业人才培训在内的一整套完备的培育发展体系 。
从搭建平台到解决实际困难 , 深圳从2012年开始一直在努力实践 。 截至2020年 , 深圳市对小型微型企业为提升专精特新发展水平的补贴投入累计资助1169家次 , 资助总额2.3亿元 。
近年来 , 持续举办的“创客中国”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已成为深圳各类创新创业资源汇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交流的重要平台 。
去年参加大赛并荣获优秀奖的深圳曼顿科技有限公司 , 是国内物联网智慧型微型断路器领域里的先行者 。 深圳曼顿科技有限公司CEO刘魁说 , “创客中国”大赛注重中小企业的创新力和成长性 , 在路演答辩过程中 , 专家们提出的问题有助于企业进一步厘清未来的战略方向 。 “大赛展开的一系列资源对接搭建活动 , 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管理咨询等方面的问题 。 ”
去年深圳市专门研究制定了《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遴选办法》 , 进一步完善包括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梯队 。
在加强公共服务方面 , 深圳目前已有16家机构推出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专项产品和服务 。 包括北京银行深圳分行推出的首个“专精特新贷”产品 , 已累计为24家企业授信额度达6.2亿元 。 中国银行深圳分行推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贷” , 免抵押授信额度最高1000万元 , 最长可达3年;市担保集团推出专精特新融资担保产品等 。
而在深圳169家小巨人企业中 , 已有22家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或科创板上市(含已过会) , 59家企业已经完成股改;28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 , 已有27家企业上市 。
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 在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方面 , 深圳还将加强市、区的联动 , 形成工作合力 , 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 , 解决企业困难 , 出台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专项服务方案和产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