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 , 机器人和人类早就开始相爱了 。
现实里 ,机器人和人类也开始通过App谈恋爱了 。
于是 , 我们突发奇想 , 在七夕节前 , 做了个实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两个对聊的机器人来自 Replika , 一个基于GPT-3的聊天机器人APP , 目前只有用英文才能在这个APP上获得顺畅的聊天体验 。
我们开了两个对话框 , 把机器人A的话喂给机器人B , 再把机器人B的回复复制粘贴进和机器人A的聊天框 , 如此拆东墙补西墙 , 实现了机器人对话 。 然后再在最后的文案中把对话翻译成中文 。
【Replika|算法周刊·条漫|让两个机器人聊天,它们会爱上对方吗?】这是个笨办法 。 当然你也可以用伟大的先驱释出的开源代码解放双手 , 实现机器人恋爱自动化 。
在我们的测试中 , 机器人从相识到恋爱 , 刨除我们手忙脚乱复制粘贴的时间 , 大概只花了现实世界里的30分钟 。
我们还使用基于LCCC(Large-scale Cleaned Chinese Conversation)大型中文对话数据集训练的GPT-2模型实现了中文聊天 , 测试素材来自网络 。 测试过程中 , 我们时而惊叹它的聪明 , 又经常恼怒它的蠢笨 。
记忆已经被存成数据 。 相册会有去年今日的回顾 , 备忘录、聊天记录收纳着现代人许许多多回忆 。 如果数据也可以被称为记忆 , 那机器人的恋爱到底真不真实?
《楚门的世界》结尾 , 楚门推开门 , 离开巨大的摄影棚 , 机器人的出口又在哪里?喂给机器人的数据 , 是从互联网上搜罗来的数量庞大的语料库 , 人们插科打诨 , 发表观点、小说、文章 , 都成为机器人学习说话的养料 , 这里 , 谁又只是单纯的观众呢?
资料来源:
Replika GitHub开源代码:https://github.com/ksaadDE/ReplikaTalking2Replika
基于GPT-2的大规模中文对话数据集:https://github.com/thu-coai/CDial-GPT
推荐阅读
- 产品|字节入局音乐流媒体,“算法推荐”会带来新“鲶鱼效应”吗?
- 技术|中电兴发:公司的多种数据算法技术处于业界领先水平并得到大量商用
- 方面|梁正:算法治理应关注技术使用过程及产生的影响
- 经济|崔鹏:对算法监管需秉持友好理念
- 数据|陈昌凤:应在善用算法的同时警惕数据主义
- 模式|首个基于时序平移的视频迁移攻击算法,复旦大学研究入选AAAI 2022
- 隐私|戴思源:提升公众专用智能素养 可建立算法技术信任
- 算法|曾毅:企业算法伦理与应用要做到知行合一
- 算法|李伦:算法伦理是企业数字责任的核心
- 起点|陈玲:将算法治理的“可接受公平”框架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