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ds|u1s1diss绝绝子yydsduck不必!

三天不上网 , 交流就发慌 。 如果要说这个夏天哪个词最流行 , 想必非yyds莫属 。
yyds , 是“永远滴神”汉语拼音首字母缩写 , 最早出现在电竞圈 , 后“破圈”被用来表达高度的赞美 。
【yyds|u1s1diss绝绝子yydsduck不必!】如果你想夸赞东西好吃 , yyds;要为奥运冠军欢呼 , yyds;被好剧俘获 , yyds 。 放眼看去 , 几乎满屏都是yyds , 大有“一句顶一万句”的效果 。

yyds|u1s1diss绝绝子yydsduck不必!
文章图片

与yyds同时流行的还有:绝绝子(绝了 , 表示极好或极差) , u1s1(有一说一)、duck不必(大可不必)、 xswl(笑死我了)等词汇 , 它们同样由某个小众圈子的年轻人所创造 , 之后广泛出现在中文互联网中 。
其实 , 对于新一波流行词的走红 , 人们并不陌生 。 往远了说有BP机时代的886(拜拜喽)、520(我爱你)等 , 往近的说“喜大普奔”“我太难了”等词也是余温尚存 。

yyds|u1s1diss绝绝子yydsduck不必!
文章图片

网络流行语从小众圈子进入大众视野 , 这个情况并不罕见 。 近年来《咬文嚼字》评选出的“十大流行语”中 , 都有一定数量的网络语言 , 例如“神兽”、“柠檬精”等 。

yyds|u1s1diss绝绝子yydsduck不必!
文章图片

针对“yyds”等网络流行语的出现 , 《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认为 , 这是一种正常的情况 。 他表示:“网络语言是社会方言的一种 , 是因现代传播媒介——网络工具系连而成的社会群体交流所用的语言变体 。 ”
“我们要改变一个观念 , 不要看到自己不懂的网络语言 , 就对其极力贬斥 。 除了那些消极类型 , 也有很多网络流行语属于积极类型 。 ”他说 。

yyds|u1s1diss绝绝子yydsduck不必!
文章图片

不过 , 当绝大多数的赞美都用“yyds”“绝绝子”来表达 , 当搞笑的内容都以“xswl”来回复 , 部分人的担忧也随之出现——彼此所要传递的情绪或许可以“秒懂” , 但更为丰富和具体的内容或许也在高度简化和概括中被牺牲掉了 , 满屏yyds飘 , 但似乎又难以抓住什么 。
万能流行词的场景适用性是如此之高 , 这是否会助长人们思考和表达的惰性 , 进而导致表达失语症的出现?
此前 , 就有知名博主狠批流行词:你们那好好说中文得判几年?

yyds|u1s1diss绝绝子yydsduck不必!
文章图片


yyds|u1s1diss绝绝子yydsduck不必!
文章图片

另外引人关注的是 , 这类流行语多呈现为“比较级”乃至“最高级” , 频繁使用必然加速语言意义的消耗 , 造成语言的通货膨胀 。
当在线社交需要用“哈哈哈哈哈”来代替“哈哈”表达高兴的状态 , 未来又该用什么来表达与“yyds”相同含量的情绪和内容?语言的通货膨胀和表达的日渐匮乏 , 是否也将反过来影响我们对一些情感和距离的感知?

yyds|u1s1diss绝绝子yydsduck不必!
文章图片

汉语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 , 而是一直变化发展着的 。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 集体情绪持续发生变化 , 新的流行词将会不断横空出世 , 而眼下的一些流行词不出意外也会逐渐被人们忘却 , 逐步退出舞台 。 而最终 , 那些词能达意、深受欢迎、得以普遍使用的流行语 , 则会沉淀下来 , 融入现代语言文字体系 , 具备长久生命力 , 成为线上线下社交的“硬通货” 。
究竟是洪波泛滥还是细水长流 , 不必纠结它是来自网络还是生活 。 因此 , 我们或许duck不必为眼下刷屏的yyds而过度忧虑 , 不如就让yyds再像子弹一样飞一会儿 。
本文部分内容综合自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