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万圣节恐怖游戏鉴定指南( 二 )



系列|万圣节恐怖游戏鉴定指南
文章图片

《濡鸦之巫女》的剧情主要围绕着“自杀圣地”日上山 , 以三位主角的离奇经历作为线索 , 试图还原出一则由民俗和仪式编织的怪谈 。 而在游戏中 , 玩家需要通过给各种恶灵照相将其消灭 , 由于在近距离范围内会发动伤害巨大的致命一击 , 因此常常会出现不少胆大的玩家拿射影机直接怼鬼脸的场景 。

系列|万圣节恐怖游戏鉴定指南
文章图片

此外 , 作为开发商的光荣特库摩 , 在女性建模上的造诣可以称得上是登峰造极 ,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玩家被女鬼群殴的恐惧感 。 “濡鸦之污女”也吸取了前辈《死或生》系列的优良传统 , 无论是X摇还是服装 , 都非常的养眼 , 也难怪有不少吃瓜群众会对此产生误解 。
02
人比鬼多系列:
《恐鬼症》(Phasmophobia)
在去年万圣节之前 , 一款被玩家称为“作死模拟器”的恐怖多人游戏横空出世 , 凭借别具一格的玩法以及当时直播行业的推波助澜 , 一度成为销量破千万的恐怖独立游戏大作 。

系列|万圣节恐怖游戏鉴定指南
文章图片

《恐鬼症》相比其他恐怖游戏 , 最大的不同在于 , 这是一款四人合作的“寻鬼”游戏 , 玩家在游戏中扮演的是超自然调查员 , 需要凭借温度计 , 十字架 , 通灵盒 , 摄像机等一系列高科技装备 , 在各种闹鬼的场所中 , 一边完成各种任务 , 一边竭尽全力的寻找蛛丝马迹 , 最终通过这些收集到的线索来判断鬼的类型 。

系列|万圣节恐怖游戏鉴定指南
文章图片

这种“另类”的游戏方式一经推出 , 便吸引了各路“寻鬼”爱好者 。 就此也形成了玩家的两极分化 , 大佬玩家各种秀操作 , 在鬼屋中就像在自己家中一样来去自如 , 萌新玩家则躲在安全区中瑟瑟发抖 , 盯着显示器高喊666 。

系列|万圣节恐怖游戏鉴定指南
文章图片

在游戏中 , “叫魂”是一种最为直接的招鬼方式 , 就和字面意义一样 , 玩家可以利用麦克风 , 通过叫喊鬼魂的名字来吸引其注意力 ,甚至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短语来激怒或是缓解鬼魂的情绪 , 这种语音识别玩法极大的增强了玩家的沉浸感 。

系列|万圣节恐怖游戏鉴定指南
文章图片

《恐鬼症》同样支持自定义房间 , 不过在接入了创意工坊之后 , 这款游戏显然被玩坏了 。 在解锁了房间人数之后 , 经常能看到上百名玩家把鬼屋挤的水泄不通 , 各种类似《好运来》的BGM轮番轰炸 , 人比鬼多的盛大场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