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独家对话EDG总裁吴历华:没有有钱人投资,电竞很难做起来( 二 )


吴历华:我最初不是电竞从业人员 , 也不是电竞职业选手 。 当时(进入电竞行业)也分析 , 电竞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它是一种新形态下的数字体育项目 。 那个时候我已经深切感受到 , 电竞呈现出来的所有特征 , 其实和(传统)体育没有任何区别 。
电竞是一个新生产业 。 我认为电子竞技的核心是赛事 , 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内容产业 , 在这种环境下 , 跟我的经历也有蛮多共通的东西 。
新京报贝壳财经:接手俱乐部后 , 你怎样考量经营核心战略以及俱乐部的发展?
吴历华:电竞有一个非常重的文化内容属性 , 注重品质就变得非常重要 。 好内容和创作好的内容非常重要 , 我们一定是配合这个大方向走下去 。
第二个重点就是 , 俱乐部必须有持续和长期运营的能力 。 一方面我们一定要去考虑整体收支两条线的平衡 , 让俱乐部能长期、相对健康地发展下去 , 才可能去谈中长期规划 。 没有点点滴滴的累积 , 而只是去做流量收割 , 不是一门生意 , 没有办法持续性发展 。
所以 , 有了收支平衡这一基本逻辑 , 我们也并没有“今年一定要挣钱、今年一定要挣多少钱(的想法)” 。 因为我们更注重电竞的产业内核 , 那份初心和热爱就是内核 , 不能用纯商业的东西束缚了它本来模样 。 有了基本框架 , 我们尽可能地给予赛训团队、队员相对灵活自主决策的空间 。
第三 , 尽快挖掘电竞应有的商业价值 。 我对这一部分印象非常深刻 , 一开始我参与到俱乐部运营管理时 , (发现)赞助费用非常低 。 电竞俱乐部跟传统体育俱乐部比较类似 , 赞助商收入是重要收入来源 。 不过 , 当时这方面收入非常低 , 可能一个赞助商一年费用才二三十万 , 品类也比较单一 , 基本上就是电脑外设相关的厂商(品牌) 。
我们做了很多尝试和改变 , 包括去了解赞助商的需求 。 现在我们的商业团队比较成熟 , 正在逐步把俱乐部里一些商业价值的基本盘稳定住 。 对比传统体育虽然还是有差距 , 但恰恰也是可以成长的空间 , 我觉得还是蛮好的 。
03
战略
多条腿走路才能走得更长
新京报贝壳财经:EDG如何实现盈利?
吴历华:EDG的盈利来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 首先是联盟分成 , 英雄联盟赛事联盟为俱乐部共同创造的价值 , 然后分给各家俱乐部 。 其次是商业赞助 , 第三部分则是直播收入 。
很早前我们也尝试线上商城 , 开发俱乐部的独立 App ,将EDG周边产品进行商业化挖掘 。
但需要注意的是 , 商业赞助和直播收入 , 因为俱乐部自身成绩因素导致商业价值存在不确定性 。 所以我觉得俱乐部整体综合收入必须得有一个合理结构 , 就是说各个板块应该在配比上不要太失衡 , 需要多条腿走路才能走得更长 , 也走得更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