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
近日在腾讯科学WE大会上
分享了一个“小目标”:
希望通过10到15年的研究
研发具备基本功能的
通用量子计算原型机
再次点燃了公众对于
神秘的量子科学的探究热情
本文图片
潘建伟是谁?
“墨子号”首席科学家
被称为中国“量子之父”
1970年出生的他
41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42岁获得量子信息科学领域最高奖项
“国际量子通信奖”
参与的研究成果同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
一起被《自然》杂志选为
“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
……
今天 , 让我们一起走进
潘建伟的“量子世界”
本文图片
“我的梦想是在中国
建世界一流的量子光学实验室”
潘建伟和量子力学的“纠缠”
始于20多年前的一次质疑
1992年 , 中国科大本科生潘建伟
在毕业论文中对量子力学理论提出质疑
“试图找例证否认这个理论”
可有趣的是 , 在挑战中
潘建伟却迷上了量子世界
并将其作为一生的研究方向
当时 , 中国的量子物理研究
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深入学习量子力学
1996年 , 潘建伟来到
因斯布鲁克大学攻读博士
仅仅一年之后
以他为第二作者的论文
“实验量子隐形传态”
就被《科学》杂志评为
年度全球十大科技进展
本文图片
然而 , 成为国际一流学者
并不是潘建伟梦想的全部
第一次见到导师赛林格时
赛林格问他:
“潘 , 你的梦想是什么?”
潘建伟回答:
“我的梦想是在中国
建一个和这里一样的
世界一流的量子光学实验室”
“我一定要回去
为国家做点事情”
留学期间
一部讲述“两弹一星”的片子
深深触动了潘建伟
“当时一位老先生叫郭永怀
他因为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了
但是后来别人发现
他和他的勤务员紧紧抱在一起
尸体都烧焦了
是为了什么呢?
原来他为了保护在基地带回来的数据
我当时看到真的是泪流满面
我说一定要回去为国家做点事情”
于是 , 在2001年
潘建伟决定回到祖国
组建量子信息实验室
本文图片
但当时国内该领域的
科研基础还十分薄弱
他只能国内国外两头跑
向国际先进研究机构学习
2008年
潘建伟把在海德堡大学的实验室
整体搬回中国科大
并将一批优秀的青年学术骨干
引进到中国工作
“搬家的清单足足列了120页
大到激光器
小到12毫米的镜片
全部搬回来了”
本文图片
当时一家德国媒体采访潘建伟
问他为什么回去?
“我的回答是我们热爱科学
但我们更爱祖国”
“中国人在国内
也可以做很好的‘科学’”
在中国 , 潘建伟的团队
取得了一系列让人惊艳的研究成果
数次创造世界第一
而他们又有了一个更大胆的目标:
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我们当时说要做卫星项目的时候
跟国际上一个非常有名的专家讲
他说这个事情第一个做不成
第二万一有一线希望能做成的话
他已经死了”
“前无古人”难道就等于做不成?
潘建伟和他的团队不信这个邪
经过不懈努力
2016年
我国成功将世界首颗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
【潘建伟|他分享了一个“小目标”,燃了!】回忆起往事
潘建伟笑着说:
“那位专家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2020年
“墨子号”在国际上首次实现
千公里级基于纠缠的量子密钥分发
为量子通信走向现实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本文图片
在西藏阿里观测站 ,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过境 , 科研人员在做实验(合成照片)
今天 , 在这个领域
已经没有人能小瞧中国人
《自然》杂志这样评价潘建伟团队:
“在量子通信领域
中国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
由一个不起眼的国家
发展成为现在的世界劲旅
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
潘建伟自豪地说:
“如果说当年杨振宁先生和
李政道先生证明
中国人在国外可以做很好的‘科学’
那么我们现在证明了
中国人在国内也可以做很好的‘科学’”
“你不仅爱量子科学 ,
更爱你的国家”
很多年以后
潘建伟在维也纳的导师
对潘建伟说
自己终于理解了
当时弟子毅然回国的决定:
“我现在真正理解了
你要回国的原因
你不仅爱量子科学
更爱你的国家”
20多年来
潘建伟的初心始终未曾改变
在腾讯科学WE大会上
他提到
希望经过十到十五年的努力
完整地发展天地一体广域量子的
通讯网络技术体系
在这个基础上
在国防、政务、金融、能源等领域应用
为最后形成下一代
国家信息安全生态系统奠定基础
本文图片
腾讯科学WE大会是
一年一度的全球科学大会
2013年至今已举办8年
全球顶尖科学家在大会上
分享最值得关注的
科学突破和前沿思想
将科技创新转化为
有利于社会的积极力量
促使“科技向善”
在腾讯科学WE大会
分享“小目标”的潘建伟
正是无数中国科学家的缩影
他们或仰望星空 , 或埋头苦干
或遨游太空 , 或扎根沙海
也许你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但他们所投身的事业
正改变着亿万中国人的生活
他们是最大的“明星”
向中国科学家致敬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ID:rmrbwx)综合新华社、科技日报、央视综艺朗读者、钱江晚报、光明日报、全国青联、安徽日报等
本期编辑:胡洪江、李娜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新机|快准稳,捕捉每个高光瞬间! 刘衡分享EOS R5拍摄体验
- 最新消息|宝马LG和其他公司正考虑使用量子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
- Apple|苹果希望手机/平板设备能正面为其他设备无线充电
- 文章|本科生顶刊发封面文章!“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训练|华为运动健康 Beta 新版本测试:新增健身课程分享、血压挑战计划
- 李均|破解特斯拉漏洞,他教马斯克如何做「安全」
- 功能|小米12来了,这次他们不装了,想直接对标苹果。
- 宝将|相互宝将于明年1月关停,华为回应6亿元成立精密制造公司,俞敏洪正式进军直播带货,台积电1nm工厂敲定,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 声音|魏晨分享视频感谢粉丝,手机录视频无修音唱歌,瘦到面部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