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成熟的5G网络将在千行百业“大展身手”
——访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易芝玲
智眼看5G
今年7月 , 5GR16标准正式冻结 。 这意味着产业链上下游可以依据该标准进行相应产品的研发制造 , 进一步丰富5G技术的应用场景 , 5G全球商用进程提速 。 R16标准是全球协作的结晶 , 据不完全统计 , 在全球运营商对R16标准的文稿贡献中 , 我国三大运营商的贡献占比达四成左右 。
运营商是5G建设运营的主体 , “中国移动目前已经建设开通5G基站超过38.5万个 , 为全国所有地级市和部分重点县城提供5G服务 , 5G套餐用户超1.3亿户 。 我们建设的5G网络覆盖范围应该是全球最广的 , 服务的客户数也是最多的 。 ”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易芝玲近日对科技日报采访人员表示 , “我们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5GSA网络 , 会加速推进SA端到端产业进一步成熟 , 并为引入更加丰富能力的R16标准做好准备 。 ”
在即将于11月26日开幕的2020世界5G大会上 , 和各界运营商伙伴共议未来无线通信网络的愿景和路线图 , 也是她最为期待的 。
5G助力实现“五纵三横”新特征
“当前 , 中国正在加快推进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 推动信息通信技术与经济社会民生深度融合 , 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正在加速 , 呈现出‘五纵三横’的新特征 。 ”易芝玲表示 , “五纵”是当前信息技术向经济社会加速渗透的五个典型场景 , 即基础设施数字化、社会治理数字化、生产方式数字化、工作方式数字化、生活方式数字化;“三横”是当前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共性需求 , 即线上化、智能化、云化 。
她表示 , 据相关机构预测 , 到2025年 , 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将达到60万亿人民币 ,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将达到13.1万亿人民币 , 市场潜力巨大 。 5G作为社会信息流动的主动脉、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数字社会建设的新基石 , 将有力促进“五纵三横”新特征的实现 , 为发展带来更为广阔的增长空间和机遇 。
【百业|走向成熟的5G网络将在千行百业“大展身手”】“加快5G建设与应用发展 , 对我国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 , 有效释放新兴消费潜力、对冲疫情影响意义重大 。 ”易芝玲说 。
技术创新助推网络建设攻坚克难
与此同时 , 由于我国的5G建设与国际领先者同步 , 5G在技术方面是崭新的DICT深度融合起点 , 在市场方面也是首度试图全面拥抱千行百业 , 必须要经历一段摸索探试的过程 。
“在5G建设过程中 , 我们也确实遇到了一定的挑战 , 比如高能耗 , 站址资源获取困难等 。 但这是一张网络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 ”易芝玲坦言 。
“挑战出现的地方 , 也正是创新的所在 。 ”易芝玲强调 。 据她介绍 , 中国移动做了很多技术创新 , 比如通过集中式部署的方式可以大幅地降低对站址资源的要求 , 快速、低成本地建站;又比如在网络节能方面 , 从设备级、站点级和网络级三方面开展综合节能 , 如在站点级 , 在延续4G已引入的亚帧关断、通道关断等功能基础上 , 提出5G深度休眠等新理念 , 研发并协同产业界开展软件节能 。
另外 , 易芝玲表示 , 中国移动持续通过市场化机制积极进行“网络共建共享” 。 近期 , 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签署5G共建共享合作框架协议 , 双方可发挥5G技术、频率资源、内容等方面的优势 , 集约高效地实现5G网络覆盖 , 丰富5G业务 , 为推动5G融入百业、服务大众奠定良好基础 。
R17预计于2022年6月完成冻结
“5G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前景都是很光明的 。 ”易芝玲乐观地说 , 在过去一年里 , 5G业务发展在助力抗击疫情、复工复产、经济数字化转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截至2020年9月底 , 中国移动的5G套餐客户已突破1亿 。
同时她建议 , 5G作为新型基础设施 , 网络覆盖是一个持续运营的过程 , 除电信运营企业自身不断努力外 , 建议相关部门从政策层面支持解决电费优惠、税收减免以及5G应用跨行业融通发展等问题 。
据易芝玲介绍 , 未来将在继续保持高覆盖率和高质量的前提下 , 重点打造5G精品网络 ,加快网络建设 , 满足消费端和行业端的需求 。 加速新技术融合创新 , 开展IT/CT/DT深度融合 , 进行数字化创新 。 拓展新商机、新模式 , 打通行业壁垒 , 推广5G行业应用 ,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我们正处在R16冻结后的紧密部署阶段 , 以及R17的推进阶段 , 预计于2022年6月对R17标准完成冻结 , 从而将5G发展推向更高的高度 。 ”易芝玲说 。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谢谢 。
推荐阅读
- 产业化|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助力“专精特新”走向“隐形冠军”
- 宇宙|毕马威:元宇宙概念的成熟给金融科技带来进一步发展想象空间
- 智能化|2021,来“盘” | 5G与千行百业加速融合,这十大标杆功不可没!
- 市场|折叠屏手机为啥火了?成熟可能还需要两年时间
- 技术|从千行百业到千家万户,腾讯拿自己的AI能力探出了一条新路
- 定义|时间走向二维,基于文本的视频时间定位新方法兼顾速度与精度
- 科普|纪录片《宇宙》举办研讨会,郝景芳等人畅谈科普走向现实
- 机器人|2022 年走向海外,众筹仍是产品验证的第一站
- 中科院物理所|元素如何左右人类文明的走向?化学史与人类史紧密相随
- 信通|“IOMM-G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和运营效果成熟度标准”发布 助力政府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