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 94岁老奶奶被抱起做人脸识别的新闻引起热议 。 据报道 , 老人需要实人认证开通激活社保卡 , 根据银行规定需要办理人到人脸识别自助业务终端刷脸验证身份 。 由于老人年事已高 , 行动不便 , 只能由儿子抱起完成人脸识别认证 。
文章图片
这则新闻也激发了对人脸识别和银行业务流程刻板的讨论 。 其实银行使用人脸识别的本意 , 也是为了减少人们每次到银行办业务都要带上一堆身份证明的麻烦 , 同时用人脸识别验证身份也能减少被盗用身份开户销户的情况 。
但新闻里的这些案例里 , 老人家行动不便又需要实人认证办理银行业务的情况 , 在处理上能否灵活一点、人性化一点呢?
例如 , 目前银行使用的自助业务终端大多数都是柜式的 。 如果遇到一些因行动不便需要上门服务的用户 , 可以使用可移动式人脸识别终端或便携式自助业务终端 , 让银行工作人员可以带着这些可移动的身份识别设备上门为这些用户便利业务 , 体现便捷高效和人性化的服务 。
这则新闻引起网民热议的不是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 , 而是不够灵活变通的刻板业务流程和服务心态 。
也有人说 , 为什么人脸识别实人认证为什么不能通过手机完成呢?现在很多业务明明都是线上办理呀 。 那是因为银行业务对安全性的要求比较高 。 对此 , 天波本身是智能硬件厂家 , 对这一块还是有些发言权的 。
手机上的人脸识别通常是二维识别 , 而银行等使用的人脸识别终端 , 多数是采用3D结构光或TOF等三维人脸识别摄像头 , 还要搭载活体检验技术 , 能有效防止照片、视频和3D面具的盗刷 。 为进一步保障银行人脸识别终端的安全性 , 在硬件设备上往往会采用防拆和防窥设计 。 如果在这类终端还可以实现可移动 , 则在遇上一些特殊情况的客户时 , 银行人员也能随身携带这些移动式终端提供上门业务办理 。
文章图片
人脸识别应用在银行和金融场景的好处还是显而易见的 。 对一些不识字不会签字的老人家群体 , 人脸识别恰好可以实现身份识别、实人身份认证和授权确认 。 在银行取款时 , 以往客户要带着银行卡 , 在自助ATM柜员机上输入密码取款 , 而一些记忆力不好的老人家 , 容易忘记带卡拔卡和密码 , 造成取款不便 。 而自助ATM柜员机引入人脸识别和刷脸取款后 , 则可以实现安全便捷的刷脸取款 , 体验更优 。
【终端|94岁老人被抱起做人脸识别?移动身份识别终端助力人性化服务】TAG:人脸识别|自助业务终端|实人认证|移动式人脸识别终端|刷脸支付|聚合支付
推荐阅读
- 产品|产品科研和品牌输出为基准点,雷炎科技建造品牌服务终端能力
- 华为|华为墨水屏平板曝光:支持智慧识屏一键接续,超级终端流转文章
- 手机|展锐第二代5G芯片平台实现终端量产,搭载手机明年上市
- 老人|“为你们贴心的服务点赞!”96岁院士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 智能汽车|22个月,数据驱动“新型终端”驶上新赛道
- 硬件|全国首家终端快充行业协会正式成立
- 网络|2022年底我国5G基站数将超200万,5G终端数将超6亿
- Google|?Google Santa Tracker准时上线 实时跟踪圣诞老人的旅程
- 消费者|广东省终端快充行业协会正式成立
- 数字鸿沟|八成老人每天“玩”手机超3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