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神州租车“找爹”记
文章图片
图1/6
文 | 吴晓宇
编辑 | 李欢欢
11月26日晚间 , 中国证监会公布了两份行政处罚 , 均涉及时任神州优车董事长陆正耀 。
证监会查明 , 神州优车收购宝沃汽车后没并入财务报表 , 财报失真;氢动益维没有披露与神州优车、瑞幸咖啡的关联关系 , 关联交易没有披露 。 两起违法案件中 , 陆正耀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被给予警告 , 并处罚款(合计30万元) 。
【36氪|神州租车“找爹”记】尽管陆正耀为自己申辩 , “没有主观故意”、“没有违法故意” , 却并未奏效 。
自从瑞幸爆雷 , “资本大玩家”陆正耀便一路“水逆” , 似乎至今都没有转运 。 要知道 , 陆正耀每次出招前 , 都会经过一番缜密的计算 。 可惜 , 精于算计的陆正耀终究是失算了 。
“老陆 , 就是一个理工男 , 典型的‘爱拼’的福建生意人” , 曾在神州租车从管培生做到高管的杨鸿生如是评价陆正耀 , “逻辑思维能力很强 , 不管做什么生意 , 账算得清清楚楚” , 外界曾质疑过神州租车充100送100的促销政策 , “但其实他早已算好了成本线” 。
凭借对数字的把控 , 陆正耀俨然一个资本高手 , 短短13年间 , 他接连创立3家上市公司 , 攒了千亿资本局 。
2007年 , 神州租车成立 , 7年后 , 神州租车成功登陆港股;2015年1月 , 神州优车开始运营 , 20个月后 , 神州优车成功登陆新三板 , 一度被封为实业股王;2019年5月 , 瑞幸咖啡在美国纳斯达克敲钟上市 , 这个诞生于2017年的新品牌 , 仅用了18个月便成功上市 。
文章图片
图2/6
左为陆正耀来源:Nasdaq
不过 , 即使是擅长资本游戏的高手也有失手的时候 , 今年4月 , 瑞幸咖啡自曝COO身陷造假丑闻 , 一夜之间蒸发了350亿人民币市值 , 连带陆正耀辛苦创建的神州帝国也遭受重创 。
神州租车首当其冲 。 4月3日 , 神州租车股价暴跌70% , 随后停牌 。 之后的半年里 , 神州租车被迫踏上“找爹路” , 经历了北汽、上汽轮番争夺、抛弃后 , 最终被MBK Partners接手 。
订单量腰斩 , 厦门租车团队被裁 , 数位高管离职 。 神州租车经历的2020年 , 远比其他人更魔幻 。
厦门公司集体被裁
入职两年后 , 神州租车员工张想想经历了第一次“搬家” 。
今年9月 , 神州租车撤离母公司神州优车集团总部 , 从位于北京中关村东路的总部基地搬到望京的佳境天城大厦 , 两地相隔15公里 , “这似乎代表着神州租车与神州系的进一步切割” 。
在此之前 , 神州系帝国的实控人是陆正耀 , 神州旗下各企业是绑在一根绳子上的兄弟 , 牵一发而动全身 。
据张想想介绍 , 多年来 , 神州优车集团在北京、天津、厦门有三个团队 。 其中 , 神州租车的核心业务在北京、天津 , 瑞幸总部在厦门 , 宝沃的核心技术团队也在厦门 。 三地员工经常在内部轮岗 。
今年4月 , 瑞幸咖啡因“造假”风波被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勒令退市 。 9月 , 包括瑞幸咖啡在内的45家公司因此事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罚款6100万元 。 为避免受瑞幸事件影响 , 神州系旗下上市公司神州租车、神州优车加速了切割的步伐 。
6月10日 , 神州租车发布公告称 , 陆正耀已正式卸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及非执行董事的职务 , “陆正耀此举是为将更多时间投入神州优车及其他业务” 。
未来汽车日报从多名员工处独家获悉 , 今年6月 , 瑞幸咖啡在天津的40余人的技术团队被集体裁员 。 自此 , 神州系迎来裁员潮 。 10月底 , 神州租车在厦门的100余人的租车团队被裁员 。 此外 , 神州租车在北京、天津也裁员超过30人 , 其中“不乏一些高管” 。 不过 , 这些被裁员工拿到了N+1标准的补偿 。
“资金链紧张的时候 , (团队)收缩很正常” , 张想想透露 , “被裁员工要么拿钱走人 , 要么转岗到宝沃汽车团队” 。
但也有员工没那么幸运 , 刚毕业不久的王亮便在神州经历了一番“神操作” 。 王亮曾在神州专车工作 , 快转正时 , 赶上神州系内部频繁转岗 , 被先后调到宝沃汽车、神州租车 , 接着被裁员 , “试用半年多了 , 一转岗 , 试用期只能重新开始计算” 。
“人员分割 , 主要是为了让神州租车更容易被卖出去、卖个好价格 。 ”张想想解释称 。
人员是分割得差不多了 , 但神州租车的“找爹”之路却充满了曲折 。 4月16日 , 第一位金主出现 。 神州租车发布公告称 , 公司主要股东Amber Gem及神州优车已于当日订立买卖协议 , Amber Gem将分两批收购神州租车总计17.11%的股份 。
文章图片
图3/6
来源:神州租车官方
谁知 , 第一批收购完成后 , 双方就终止了协议 。 6月1日 , 神州租车又发布公告称 , 神州优车已于5月31日与北汽集团订立一份无法律约束力的战略合作协议 。 根据该协议 , 北汽集团将向神州优车收购不多于4.51亿股股份 , 相当于其已发行股本总额的21.26% 。
不曾想 , 就在双方签署协议后一个多月 , 上汽又来“截胡” 。
7月2日 , 上汽集团宣布 , 子公司上汽香港拟以3.1港元/股的价格收购神州租车不超过6.1亿股股份 。 但仅仅十数天后便出现变故 。 7月20日 , 上汽集团再发公告称 , 因后续相关谈判过程中出现了影响交易的新情况 , 放弃收购神州租车 。
这边上汽刚撤出 , 那边北汽换了“马甲”又杀了个回马枪 。 7月20日晚 , 神州优车宣布 , 已与井冈山北汽签订买卖协议 , 以3.1港元/股的价格向后者转让其所持神州租车4.4亿股股份 。
数月之后 , 变数再生 。 11月 , 神州优车发布公告称 , 终止向井冈山北汽或其指定第三方出售资产 , 原因是双方未能在最终交割日到期前完成交割 。 紧接着 , 神州优车又宣布 , 拟以4港元/股的价格 , 向投资公司MBK Partners下属子公司Indigo Glamour Company Limited 转让神州租车上述股份 。
张想想分析 , “神州租车是神州优车集团唯一的优质资产 。 卖掉神州租车后 , 陆正耀估计也所剩无几了 。 ”
神州帝国或许也将就此崩塌 , 杨鸿生进一步分析 , “神州优车就剩下宝沃、专车、闪贷三部分业务 。 专车规模在缩减;闪贷的贷款业务早就死掉了 , 现在在做贷后业务;至于宝沃 , 一直没做起来” 。
MBK看上了神州的号牌资产?
从每股2.3港元 , 到3港元 , 再到4港元被MBK Partners拿下 , 神州租车的身价可谓水涨船高 。
但神州租车值得此身价吗?要知道 , 神州租车近年来盈利能力不断下降 。 财报显示 , 自2017年开始 , 神州租车净利润持续下滑 。 2019年 , 神州租车净利润创新低 , 同比暴跌89.3% , 仅0.31亿元 。 与此同时 , 神州租车市值也仅有92.2亿元 , 与巅峰时期相比大跌8成 。
进入2020年 , 神州租车更是遭受疫情、瑞幸爆雷双重打击 。
“神州租车每年大约采购两三万辆新车 , 从2019年底开始 , 便没有再采购新车了 。 ”杨鸿生回忆神州租车业务逐步萎缩 , 春节是租车行业一年中最赚钱的时候 , 但今年受疫情影响 , “订单都黄了” 。
杨鸿生介绍 , 疫情期间神州租车的订单只有高峰期的两到三成 , 租车行业严重依赖商旅 , 神州商旅客户占比高达70% , 疫情肆虐 , “旅游、出差的人都不出来了 , 哪还有生意?”
受疫情影响 , 神州租车营收惨淡 , “从上到下都赚不到钱 , 80%城市总经理和省总经理今年只能领基本工资 , 没有绩效奖金” , 杨鸿生感叹 , 根据神州租车的薪酬结构 , “基本工资非常低 , 拿不到绩效奖金严重影响了大家的士气” 。 据杨鸿生不完全统计 , 疫情期间神州租车主动出走的高管超过了10个 , “去向包括美团、货拉拉等企业” 。
杨鸿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怀念神州租车的好时光 。 神州租车是神州系最早发家的板块 , 是天津优先引进的高科技企业之一 , 曾被捧作“香饽饽” 。
天津市政府给神州租车单独划了企业园区 , 大约有十五栋大楼 。 瑞幸起步后 , 厦门政府为了引进高新技术企业 , 曾专门来北京谈合作 。 达成协议后 , 厦门政府和神州联手 , 共建了两栋独立大楼 , 瑞幸一座、神州租车一座 。
但如今 , 神州租车已大不如前 。 神州租车2020年上半年财报显示 , 其上半年总收入为27.59亿元 , 同比下降26.3%;净亏损43.4亿元 , 经调整净亏损额为13.87亿元 。 买下深陷亏损泥潭的神州租车 , MBK Partners是捡了块宝还是多了个“拖油瓶”?
在杨鸿生看来 , 神州租车的价值在于网点和号牌优势 。 神州租车官方数据显示 , 截至目前 , 神州租车服务网络覆盖国内全部省份、约300余个城市 , 服务网点超过2600个 。 神州租车的网点多分布在机场、高铁站等交通枢纽 , 在租车行业一直处于龙头地位 。 虽然说这两年在走下坡路 , 但在客户之间的口碑还在 。
另外 , 神州租车的汽车号牌价值非常大 , 其在北京有13000多个号牌 , 在“一牌难求”的北京 , “这笔资产非常可观” 。
杨鸿生解释称 , “前几年分时租赁、共享汽车接连倒闭 ,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北京拿不到号牌 。 在北京、上海等限牌城市没有号牌 , 光靠新能源汽车是做不起来的 。 ”
悟空出行创始人胡显河向未来汽车日报分析 , 收购神州租车的MBK Partners , 也是一嗨租车的投资方 , 应该是想进一步全面布局租赁市场 。 因此 , “整体布局战略应该是其第一考虑因素” 。
北汽、上汽最终没能成功接盘 , 具体原因无人知晓 。 但不难猜测 , 或许与价格、风险考量、体制等因素有关 。
陆正耀的商业逻辑
将三家企业送上市 , 陆正耀自有一套惯用的商业打法:抢占风口、巨额融资、烧钱扩张、急速IPO、高点减持套现 。
2007年 , 陆正耀正式创立神州租车 , 彼时 , 一嗨租车已成立一年 , 抢先占据了市场份额 。
面对不利战局 , 陆正耀于2010年引入了联想控股的12亿元注资 , 开启商战模式 。 一方面 , 神州租车疯狂扩张 , 买车、开新店、打广告 。 另一方面 , 神州租车靠补贴打起了价格战 , 疯狂降价50%抢占市场 。
4年后 , 神州租车打败一嗨租车 , 坐稳中国租车市场的第一把交椅 , 并成功登陆港股 。 神州租车招股书显示 , 自2010年至2014年 , 其车队规模增加75倍 , 资产总额增加75倍 , 负债总额增加41倍 。
神州租车上市后 , 陆正耀着手打造另一件上市作品 , 并在此过程中试图完成资本腾挪 。
2014年 , 在优步、滴滴、快的相继推出专车服务后 , 神州租车联合第三方优车科技推出神州专车 。 2016年1月 , 神州优车正式成立 , 其将原神州专车相关资产、业务、债权债务及5家子公司100%股权全部置入 , 业务范围延伸至二手车、汽车金融、汽车保养等领域 。
天眼查显示 , 两年间 , 神州专车成功进行4轮融资 , 融资超百亿 。 陆正耀请来海清、王祖蓝等明星做代言人 , 用洗脑广告语为旗下“神州买买买车”大力推广 。 2016年7月21日 , 神州优车正式在新三板挂牌 , 被称为专车第一股 。
此前浑水针对瑞幸的做空报告显示 , 神州租车上市之后 , 陆正耀及其投资者 , 从2015年6月起 , 在9个月内抛售了神州租车42%的股份 , 套现16亿美元 , 套现后 , 神州优车成为神州租车的大股东 。
文章图片
图4/6
来源:神州优车官方
2019年3月 , 陆正耀通过间接收购的方式 , 斥资41.09亿元 , 将宝沃纳入麾下 , 进军整车制造领域 。 此外 , 陆正耀还将商业版图拓展至新零售领域 , 试图打造神州系“人车生态圈” 。
杨鸿生向未来汽车日报解释 , 汽车租赁行业 , 需要“将资产形成一个循环” 。
租车业务需要采购新车 , 还要对车辆进行维护 , 两年之后 , 这批新车变成二手车 , 就需要处置 , 这为神州租车贡献了很大一部分现金流 。
“但在这个过程中 , 会产生大量的成本 , 包括车辆折旧、运营等成本 , 影响实际净利润 。 ”2019年财报显示 , 神州租车营业成本大幅攀升 , 行政开支和财务成本分别同比增加29.7%和25.8% , 达到6.07亿元和9.84亿元 。
“而收购宝沃汽车是为了起到协同作用” 。 据杨鸿生介绍 , 如果自己能够制造汽车 , 便可以在新车采购环节大大降低成本 , 又可以解决宝沃一部分销路问题 , 这是陆正耀设想的理想状态 。
宝沃该何去何从?
为打造神州系人车生态圈 , 从调兵遣将到商业模式 , 陆正耀为宝沃花了不少心思 。
“收购宝沃后 , 神州租车大约调了7个大区总经理过去” , 前宝沃汽车员工李子墨向未来汽车日报透露 , “神州租车堪称‘核心主力’的几位领导 , 基本都调给宝沃了” 。
对于新零售颇有想法的陆正耀 , 也为宝沃选择了“新零售模式” 。 他为宝沃制定了“千城万店”目标 , 认为将通过产业链改造和平台赋能 , 重新定义汽车新零售 。 陆正耀甚至对一些网点提供零加盟费的政策以降低门槛 , 快速下沉渠道 。
在李子墨看来 , 陆正耀希望大刀阔斧地改革汽车的传统零售模式 , 把宝沃也送入资本市场 。
李子墨透露 , 经销商可以加盟宝沃销售网络 , 也可以选择开展厅 , 新零售店只需要30-50平米即可 , “只要能放几辆展车就可以了” 。 “不像传统的4S店 , 车企会向经销商压库存” , 这种新零售模式对经销商比较友好 。
此外 , 宝沃还与瑞幸咖啡做了联动 , 推出新一轮营销攻势 , 包括喝咖啡赢宝沃BX5使用权等 , 并且承诺用户没有服务费、上牌费、购置税 , “这是实打实的优惠” 。
文章图片
图5/6
宝沃汽车广告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宝沃汽车”
“但营销变革根本救不了宝沃 , 因为问题的根源在于车辆本身” , 李子墨总结 。
比如 , 宝沃BXi7对标BBA , 售价超过了30万元 。 “但消费者根本不认可这个价格 , 所以销量始终难有起色 。 ”
文章图片
图6/6
宝沃BXi7来源:宝沃官网
事实上 , 陆正耀曾以“左手倒右手” , 通过神州租车批量采购宝沃的SUV车型 , 迅速提升宝沃的销量数据 。 官方销量快报显示 , 2019年上半年 , 宝沃销量超过3万辆 , 同比大增80%;2019年全年 , 宝沃累计销量为4.49万辆 , 同比上涨近65.53% 。
然而 , 靠“自产自销”的方式短期内可以刺激销量 , 却并非长久之计 。
神州优车共享汽车平台汽车数量达到饱和后 , 宝沃的销量便难逃下滑 。 乘联会数据显示 , 今年上半年 , 宝沃累计销量仅为4817辆 , 同比骤降89.44% , 月均销量不足900辆 。 其中 , 宝沃BX3车型在今年2月至6月连续5个月销量为0 。
“年销量没有达到10万辆的车企 , 大多数是亏钱的 , 所以宝沃一直没有转起来 。 ”
李子墨感叹 , 不少传统车企都在走下坡路 ,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在资本市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奇迹 , 传统车企再不转型就要掉队了 。 但“目前还看不到宝沃的出路在哪里” 。
(应受访者要求 , 文中人物为化名)
推荐阅读
- 硬件|吉利品牌极氪和Waymo合作 在美国开发无人驾驶的士
- 产品|河北首家极氪空间在石家庄万象城开业
- 技术|让每位出租车司机“多些收入”——嘀嗒出行另一种“巡网融合”成行业数字化必备
- IT|纽约市黄色出租车车队迎来新成员:福特Mustang Mach-E
- 地图|极氪汽车宣布今日起“极分”可抵扣充电费:10 极分可抵扣 1 元
- Tesla|巴黎一Model 3出租车发生致命车祸 特斯拉称非技术故障所致
- IT|哈啰推出租车业务:只要一个月工资 法拉利送到你家
- IT|极氪001车机再出奇葩BUG:3分钟0功能耗跑51公里 车速高达874公里/时
- 最新消息|哈啰出行宣布推出自驾出租车业务 提供接送车到家服务
- 电子商务|国产创新药明星百济神州上市首日:开盘破发,一度跌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