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时|荣耀剥离进行时:员工陷焦虑,业务大调整


进行时|荣耀剥离进行时:员工陷焦虑,业务大调整
文章图片

图源:图虫创意

文 | 腾讯棱镜 陈弗也 杨布丁
“里面的装修正在赶工 , 华为那边要得急 , 已经来过好几拨人了 , 估计年底就可以入驻了 。 ”保安指了指旁边的高楼告诉作者 。
11月26日 , 作者来到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深业中城的6A栋 , 一座建成不久的商住两用楼 。 这里是新荣耀母公司深圳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注册地 , 也是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最新变更的注册地 。 隔着围栏 , 还能远远看到里面忙碌着的工人 。
几个月之后 , 这里将迎来一批新荣耀的员工 。 此前 , 据媒体报道 , 新荣耀的办公地点会在福田区的新一代产业园 。 目前来看 , 新荣耀办公地不止一处 。
【进行时|荣耀剥离进行时:员工陷焦虑,业务大调整】
进行时|荣耀剥离进行时:员工陷焦虑,业务大调整
文章图片

新荣耀母公司注册地深业中城6A栋 , 目前尚在装修中
11月17日上午 , 流传多日的“荣耀卖身”终于尘埃落定 , 40家企业发布联合声明 , 他们将接收荣耀 , 华为也对此作了回应 。
对于华为来说 , 荣耀从7年前诞生的那一刻开始 , 就肩负着重要使命 。 它需要阻击小米、OPPO、VIVO等在中低端市场对华为的围剿 , 从而能够让华为腾出手来 , 用P和Mate系列在高端市场上与三星、苹果一较高下 。
如今看来 , 荣耀成功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的数据 , 2019年 , 作为一个子品牌 , 荣耀的出货量接近7000万部 , 虽然不及小米的1.2亿部 , 但在国内市场 , 荣耀的出货量超过4000万部 , 以微弱的优势反超了小米 。
只是很多人没有想到 , 风头正盛的荣耀会以这样的方式离开华为 。
如今 , 这场千亿级别的“离婚”(任正非语)正在快速推进 。 作者深入了解发现 , 为了让这场“离婚”顺利进行 , 深圳国资几乎打出了自己最强的牌 。
与此同时 , 那些即将离开华为的荣耀员工 , 也正经历着复杂的情绪 。 一方面 , 他们悲壮、不舍、遗憾 , 同时 , 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时也焦虑、迷茫、不知所措 。
“未来我们是竞争对手 , 你们可以拿着‘洋枪’‘洋炮’ , 我们拿着新的‘汉阳造’ , 新的‘大刀、长矛’ , 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呢?”11月25日 , 在华为内部召开的荣耀送别会上 , 任正非这样说道 。 他希望新荣耀成为华为在全球最强的对手 , 超越华为 , 打倒华为 。
“1.7倍的补偿”没了
“有时我们也在想 , 任总的讲话是自己写的 , 还是助手写的?但是 , 对比了他平时说话的用词 , 基本可以判断 , 送别会的讲话是出自他之手 , 是他自己的真实想法 , 助手最多只是加以修饰 。 ”一位华为内部人士告诉作者 。
在任正非的送别讲话公布之前 , 荣耀内部员工正就“员工补偿方案”掀起热议 。
此前有媒体报道 , 很多华为员工期望去荣耀 , “削尖脑袋往里挤” , 并写道 , 华为给荣耀员工提供了两种补偿方案 , 原价收购股票和一次性支付1.7倍2019年收入的现金补偿 。
根据2019年业绩报告 , 华为的人均薪酬约77万元 , 依照此前媒体报道 , 对于很多荣耀员工来说 , 仅现金补偿就是一笔不小的收益 。
但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 。
有认证为华为员工的网友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发帖 , 称没有1.7倍的收入补偿 , 只有N+1的补偿和华为的股票 。 帖子发布后 , 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围观 。 截至11月28日晚 , 已有169条评论 , 其中不少评论来自认证为华为员工的网友 。
作者还从内部人士获悉 , 华为内部APP“心声社区”里 , 还有员工整理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案 , 如提供N+1现金补偿、将员工持有的TUP转换成ESOP1 , 为荣耀员工提供华为“股票”购买资格等 。
在这些可能的方案中 , “股票”是一个核心问题 , 方案中提到的TUP、ESOP1也正是华为的“股票”类型 。
华为不是上市公司 , 不能公开发行股票 , 这里所说的“股票” , 其实是一种虚拟的股票 。 不过 , 创办30余年 , 华为的虚拟股制度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
“我们内部常讲 , 奋斗越久越划算 , 工资变成零花钱 。 ”2015年10月 , 华为高级副总裁陈黎芳在一次公开演讲上曾说 。 这主要就是因为华为员工的收入有不少来自于“股票” , 职级越高、工作时间越长 , “股票”的价值就越高 。
据华为业绩报告介绍 , 目前 , 华为给员工提供的“股票”主要是TUP(time unit plan , 直译为“时间单位计划”) , 不需要员工购买 。 TUP的周期一般为5年 , 从第二年开始 , 每年获取一定的分红权 , 第五年除分红权之外 , 还享有TUP的增值收益 。 5年之后 , 员工持有的TUP自动清零 。
根据2019年业绩报告 , 当年 , 华为共为员工提供了价值140.48亿元的TUP 。
此外 , 据华为业绩报告 , 华为还为员工提供ESOP1(即“虚拟受限股”) , 但这部分“股票”需要员工出资购买 , 并且只有达到一定的资格才可以购买 。 ESOP1每年的价格、分红不同 , 根据当时公司的资产、营收等财务数据来确定 。
多年来 , 华为的ESOP1的年综合收益率一直都保持在30%上 , 很多华为员工都将其视为优质投资品 。 同时 , 与TUP相比 , ESOP1交易更为灵活 , 没有5年的锁定周期 , 分红也不错 , 显得更划算 。
根据公司规定 , 如果员工从华为离职 , 所持有的ESOP1则会由公司进行回购 。 不过 , 如果工作时间较长 , 这些离职员工可以申请保留这些“股票” , 继续享受“股票”带来的收益 。
不满、安抚与激励
但在前述脉脉的相关帖子下 , 有员工在评论里直接表达不满 , 认为目前的方案对新员工很不友好 。
作者从华为内部人士处获悉 , 华为内部的“心声社区”已经开辟了“HONOR专区” , 供员工们发帖、评论 , 其中不少员工就表达了自己的焦虑、迷茫和对“补偿方案”的不满 。 比如 , 有员工认为 , 配发的ESOP1虽然保持不错的收益 , 但需要自己出资购买 , 会加重员工负担 。
“看着同事们的讨论 , 还是挺为新荣耀的前景感到担忧 , 一开始就有一种军心不稳的感觉 。 ”一位华为员工向作者表示 , “不过 , 公司一直都没有将这个专区下线 , 也表达了公司的胸怀 , 应该能够把这个问题处理好的 。 ”
沟通与安抚成为目前华为剥离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
多位荣耀、华为的员工向作者表示 , 华为正式宣布剥离荣耀之后 , 公司开始陆续找员工们沟通补偿方案 , 不同等级的员工 , 补偿方案也会不同 。
“公司在分批沟通 , 大家互相不知道对方的补偿方案 , 目的是为了各个安抚 。 ”一位荣耀员工告诉作者 。
据内部知情人士透露 , 在11月16日晚 , 即宣布正式剥离荣耀的前一晚 , 华为召开了持股员工代表大会 , 通过了几份议案 , 其中有方案就涉及到荣耀员工的激励和补偿 。 持股员工代表大会是华为的最高决策机构 , 目前由115名代表组成 , 董事长、董事就是由该大会选举出来 。
这些方案包括《关于荣耀业务剥离员工虚拟受限股增配及保留的议案》、《关于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增资及工会增发虚拟受限股用于剥离员工长期激励的议案》和《关于调整<有条件保留虚拟受限股(ESOP1)管理规定>认购条件中在职时间要求的议案》等 。
多位华为内部人士向作者分析 , 虽然无法看到这几份方案具体内容 , 但可以推测 , 华为将会为部分荣耀员工增发ESOP1 , 让这些员工继续享受华为的“发展红利” 。 同时 , 通过调整相关规定 , 让本来不具备保留ESOP1的荣耀员工在荣耀被剥离之后 , 可以继续持有这些虚拟股 。
作者注意到 , 工商资料显示 , 今年6月29日、10月27日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完成了两次增资 , 注册资本分别增加了21.46亿元和22.57亿元 。
为了给新员工增发虚拟受限股 , 每年华为投资控股都会增资 , 但往年主要发生在当年的12月底 , 今年明显早了很多 。
目前 , 荣耀员工们的补偿方案还在陆续沟通中 , 在心声社区里 , 那些已经谈妥了补偿方案的员工们也开始发告别帖 。 其中 , 一位员工写道 , 华为是她的第一份工作 , 虽然时间不长 , 但她依然感谢在这里的工作经历 , 并表达自己对华为的祝福 。

进行时|荣耀剥离进行时:员工陷焦虑,业务大调整
文章图片

“最强对手”引发的业务大调整
“荣耀的同事有什么好抱怨的 , 他们是拿着华为的工资 , 干着国企的活 。 ”由于新荣耀深厚的国资背景 , 有华为员工这样向作者调侃 。 不过 , 调侃之外 , 荣耀和华为各自未来的前景 , 则是员工们真正关注的话题 。
任正非在送别讲话中 , 用“离婚”来形容此次对荣耀的剥离 。 他说 , 一旦“离婚”了就不要藕断丝连 , 要严格按照合规管理 , 遵守国际规则 , 不能像小年轻一样 , 一会冷一会热 , 缠缠绵绵 , 划不清界限 。 还说 , 荣耀要做华为全球最强的对手 , 超越华为 , 打倒华为 。
截至11月29日 , “心声社区”里对送别讲话的评论已经超过两千 , 点赞最多的一条评论这样写道:“最后的‘离婚’一说 , 只是老板为了冲淡离别的悲壮和凄凉 , 全篇读起来更像是父母送别独自远行、勇闯世界的子女 , 满怀期待 , 又不无担忧地千叮咛万嘱咐 。 ”
这次剥离让不少员工想起了十几年前的“新华三往事” 。
2003年 , 华为与思科之间爆发了专利纠纷 , 为应对诉讼 , 保持发展 , 华为与3Com在杭州成立了华为3Com公司 , 主要承接中低端交换机的研发 。 后来 , 华为3Com公司逐步从华为剥离出去 , 并更名为新华三 , 在交换机市场上与华为展开竞争 。
“荣耀剥离出去后 , 华为不会对它客气的 , 这是华为狼性文化的一贯表现 , 就像新华三 , 华为一直都把它当对手来防着 。 ”上述华为内部人士向作者介绍 。
截至11月27日 , 新荣耀母公司深圳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三家企业 , 分别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西安荣耀终端有限公司、北京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其中 , 后两者的法人代表分别是闫黎伟和方飞 。
华为内部人士向作者介绍 , 方飞目前的职务是华为第二产品线的负责人 , 闫黎伟则是华为第三产品线的负责人 。 在华为内部 , 第二产品线主要是指除了P和Mate系列之外的精品手机 , 第三产品线则是指中低端产品 , 荣耀则是另外一个产品体系 。
“从方飞和闫黎伟的任职来看 , 他们应该会到新荣耀去工作 , 这也意味着 , 华为可能只保留P和Mate系列 , 其他档次的手机会注入到新荣耀 。 ”该华为内部人士向作者介绍 。
前去支援荣耀的还有一些中层、基层员工 。 多位华为员工向作者介绍 , 他们都听到身边一些同事已经被沟通要调到荣耀去工作 。 他们认为 , 华为是真想将荣耀培养成一个可以叫板自己的对手 。
业绩报告显示 , 2019年华为的营收主要来自于消费者业务、运营商业务和企业业务 , 分别占比54.4%、34.5%和10.4% 。
多年来 , 消费者业务都是华为最重要的营收版块 , 这个版块坚持的是“1+8+N”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 , 其中 , 1代表手机 , 8代表平板电脑、PC、VR设备、可穿戴设备等 , N代表loT设备 。 如今 , 手机业务进行了重大调整 , 华为将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来撑起这块业务 。
“明年公司在这块业务上的重点可能是平板电脑和PC 。 ”一位华为内部人士向作者介绍 。
数据显示 , 2019年 , 华为PC的发货量同比增长超过200% , 当年第二、第三季度 , 华为平板电脑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超过苹果位居第一 。 受疫情影响 , 今年上半年 , 华为的平板电脑一度卖断了货 。
此外 , 11月25日 , 华为也对外宣布 , 汽车解决方案业务被划到了消费者业务版块中 , 未来也将会成为新的增长点 。
政府投资性平台现身
能让这次千亿级别的剥离稳步推进 , 与买家的雄厚实力有密切关系 。 作者了解到 , 在推动这次收购中 , 深圳国资委打出了自己最强的牌 。
11月17日之后 , 新荣耀母公司的工商资料发生了一次变更 , 目前的四大股东是深圳智城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智城”)、深圳市春芽联合科技合伙企业(以下简称“深圳春芽”)和深圳市星盟信息技术合伙企业(以下简称“深圳星盟”)和深圳国资协同发展私募基金合伙企业(以下简称“深圳国资协同”) 。

进行时|荣耀剥离进行时:员工陷焦虑,业务大调整
文章图片

其中 , 深圳智城是深圳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 后者于2018年12月才注册成立 。 综合媒体报道 , 它承接了深圳智慧国资智慧国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 , 是深圳国资推进5G、智慧城市、鲲鹏产业三条主线的重要抓手 。
由于新荣耀的股东持股比例尚未公布 , 这样的一个实干型、而非投资性的国企是否是真正的大买家仍然存疑 。
不过 , 在新荣耀后三个股东中 , 执行事务合伙人均为深圳市鲲鹏展翼股权投资管理公司(以下简称“鲲鹏展翼”) , 并且出现了投资性国企的身影 。
鲲鹏展翼的母公司为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该公司在业界被称为“鲲鹏资本” , 在私募市场研究机构清科研究评选的2020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机构有限合伙人30强中 , 鲲鹏资本位列第八 。
鲲鹏资本有三大股东 , 分别为深圳市国资委、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投控”)、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 , 后两者均是深圳国资委全资的投资性公司 , 是深圳市最强的两个投资性国企 , 他们都在此次收购中发挥了重要角色 。
天音控股(000829.SZ)是深投控控股的上市子公司 , 也是此次收购荣耀的渠道商之一 。 11月25日 , 他们发布公告 , 将向星盟增加投资金额至5亿元 , 成为第二大股东 。
同时 , 另外一个参与收购的渠道商、上市公司深圳爱施德(002416.SZ)也发布公告 , 将向星盟增加投资金额至6.6亿元 , 成为第一大股东 。 而爱施德的实际控制黄绍武曾多次登上福布斯中国百富榜 , 成为江西首富 , 并与天音控股董事长黄绍文是亲兄弟关系 。
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则是深圳创新投资集团(以下简称“深创投”)的大股东 。 深创投官网显示 , 该公司管理着140只私募股权基金 , 13只股权投资母基金 , 管理的各类资金总规模约3999亿元 。
深创投管理着深圳市政府引导基金 , 这个基金被称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政府引导基金 , 并被清科研究评为2020年最强政府引导基金 。
深圳市政府引导基金则是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鲲鹏投资”)的大股东 , 持股比例高达92.21% 。
工商信息显示 , 鲲鹏资本和鲲鹏投资的法人代表和注册地都一样 。 一位熟悉深圳本地资本市场的人士向作者介绍 , 二者其实是一家公司 , 但各自的职能不同 。 鲲鹏资本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基金 , 鲲鹏投资主要是进行投资 , 注册资本高达385亿元 。
鲲鹏投资也是深圳国资协同的大股东 , 持股比例达到62.34% 。 根据公开信息 , 深圳国资协同管理的基金规模达到40.1亿元 。 值得注意的是 , 此前天音控股发布的公告中提到 , 深圳星盟正是从深圳国资协同那里受让的新荣耀股权 。
在上述市场人士看来 , 新荣耀的高层保留了原来的人马 , 买家又发布联合声明 , 主要追求财务上的投资回报 , 投资性企业对荣耀进行出资会显得更为合理 。
来源:腾讯财经棱镜
_原题荣耀剥离进行时:员工陷焦虑 , 业务大调整 棱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