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写在发布一周年之际:《赛博朋克 2077》背后的思考与情感体验( 十 )


如果《2077》仅仅围绕 V 如何发现「Relic 事件」真相、干预荒坂的阴谋做文章 , 那么它很可能会成为一部更容易让玩家领略到愉悦的作品 , 但要成为一部好作品却会更难 。 很幸运的是 , V 在《2077》里除了能得到与 Relic 有关的真相 , 还能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的关联 , 看到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 并回味自己的心态、处境一路走来的变化;而对操作着 V 的玩家们来说 , 从他人身上可能看到自己 , 因为《2077》借无数光彩照人的角色 , 讲出了在当代人身上普遍可循的情绪、一个人可能不愿直面的人生困境 。
这么一来也许就不难理解 , 为什么不少通关过《2077》的玩家再看发售前预告──这部以「V」冠名的夜之城众生录──之时会忍不住淌下热泪 。
? You and I have memories
上文已经解析了不少《2077》的重要角色 , 但笔者当然没有忘记除了他们 , V 还有一位最亲密、最特别的伙伴──强尼·银手 , 之所以不把他简单放在上述的「老朋友」之列 , 是因为他是《2077》中如此刻骨铭心的一个存在 , 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 NPC 的层次 。
那么强尼对 V 来说又是怎样的存在、意味着什么呢?
强尼的日记本
首先应该注意到的是 , 《2077》中的强尼·银手其实自有一套认知世界的方法论 , 而且丝毫不吝于把他的观点告诉 V、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玩家 。
第一幕结束后 , 亦即 Relic 插入 V 的脑子、强尼的意识被重新激活后 , 流程中各必做、可选任务的名称都从短促的名词──如「拿货(The Pickup)」「偷货(The Heist)」──变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名 , 且以上世纪 70-80 年代(现实世界中距今约 50 年左右)的名曲为主要代表 , 因此不难联想到 , 这是强尼进入 V 的身体导致的反应 , 他在借歌名抒发感想;这个猜测也从开发团队成员 Philipp Weber 的发言中得到了一定印证 , 他发推指出在某个特定事件之后 , 任务名都会变成影响过强尼·银手的歌曲名 。
本作中绝大多数时候 , 流程都是站在 V 的视角来推进的(有个别会切换到强尼的视角) , 而强尼在游戏中现身的时间总体又比较短 , 尤其是在第三幕的重头戏之前 , 因此直观了解其想法的窗口看似有限;而事实上 ,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任务名、日志中大量的文本 , 确认强尼在如何看待、评价 V 的种种遭遇;在部分结局任务中 , 强尼更是情绪饱满地阐述了他对 V 真正的态度 , 如大战之后的「All Along the Watchtower(沿着瞭望塔)」(又称「星星(The Star)」结局)、「New Dawn Fades(镜子中)」(又称「节制(Temperance)」结局)两个任务 , 强尼郑重写下了想对 V 及玩家说的话如果你不巧没有注意到 , 可以备好纸巾后去看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