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当年任天堂的半路毁约,成就了今天的索尼,这是真相吗?( 二 )



二、合同阴谋推测
当时合同里面 , 有一条巨大的漏洞 , 如果索尼发售了主机 , 第三方游戏厂商就可以直接找索尼生产CD而不找任天堂生产卡带 , 这样任天堂就无法控制第三方了 , 同时索尼能够轻松占有任天堂多年来建立的用户市场 , 这对于任天堂本身的体系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 任天堂找了索尼要求改合同 , 索尼眼看到手的肥肉就飞了 , 重新签字可能就换不来那么好的利益了 , 不愿意 , 所以任天堂只能选择单方毁约 。
三、索尼早已打算入局推测
首先要说合作这个事情 , 最开始是索尼的久多良木找的任天堂 。 醉翁之意不在酒 , 索尼只不过是想借这一次合作 , 更快速地进入游戏市场 。 在这之前索尼跟任天堂在SFC的音频上面有过合作 , 也许在这个音频合作中 , 索尼看上了这一块大蛋糕 。 所以故意在这次CD-ROM合作上做了手脚 。 (故意做手脚的概率非常大 , 因为合同漏洞藏的深 , 当时不是在日本发现合同有问题 , 而是远在美国的任天堂律师团队发现的 , 他们在那边常年官司 , 经验丰富)此时索尼定有两套方案 , 第一条 , 如果任天堂发现了合同有问题 , 那就直接拒绝重新签约 , 要毁约也是你任天堂的损失 , 索尼毫无损失 , 因为本身自己也是打算入局的 , 继续自己搞研发就是 。 第二条 , 如果合同继续下去 , 那可以成功拿到任天堂的第三方 , 成功拿到用户群 , 为自己后续开发铺路 , 一块完美的垫脚石 。

四、任天堂傲慢推测
任天堂当时可以说是游戏界的霸主 , 所以他确实有傲慢的资本 , 当时发现漏洞时候 , 可能任天堂社长山内溥发怒了 , 连索尼的解释都不用听 , 直接单方解约 。 当时任天堂还是认为CD-ROM是可有可无的 , 卡带还是主流 。 而且任天堂也傲慢地认为即使这样子 , 索尼也只能忍气吞声 , 毕竟自己主导着市场与客户 , 索尼再强大也入不了游戏界这个局 。 傲慢与固执态度 , 在任天堂一直都有 , 如同微软之前提出收购任天堂一般 , 当年微软对于自家主机是否有更多更好的游戏厂商支持没信心 , 所以提出了收购计划 , 不过在见面会上 , 刚刚提出来这个想法 , 却引来了任天堂领导层的“哄堂大笑”他们认为微软不配收购 。 微软也是吃了个闭门羹 。 看来钱也不是万能的~

五、第三方厂商怂恿推测
早在合作开发之前 , 第三方游戏厂商早已对任天堂有意见 , 这也可以算是任天堂自己给自己埋下的一个雷 。 因为分账的方式 , 还有审批方式 , 第三方游戏厂商等于被任天堂掐着脖子做事 , 所以他们迫切希望有个“更好说话”的主机厂商出现 , 能脱离掉这种控制 , 因为索尼强大财力 , 他们看上了索尼 , 所以早在合作开发CD-ROM之前 , 几个大游戏厂商已经找到过索尼 。 具体谈话内容不明 , 不过相信大家也能猜到聊的是什么 。 也许正是因为这几次聊天 , 让索尼心里有了一整盘计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