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超人|游戏该不该有道德底线?史上最不谨慎的作品——《原子超人》( 二 )



即使从现代的我们来看 , 1988年当时对表现的题材与方式显然已经比今日宽容许多 , 但毫不意外地 , 《原子超人》也在对原子弹、核武 , 乃至于切尔诺贝利事故之后对「核子灾变」相当敏感的日本社会 , 引起一阵挞伐 。

DATA EAST对此也努力做了相应的公开辩解 , 其中最耐人寻味的说法就是:「『切尔诺布』在设定上是该公司稍早推出的另一游戏主角『卡诺夫』(カルノフ)的表兄弟 , 这款游戏与切尔诺贝利核灾并无任何关系」——当然 , 听到这番辩护的人是否接受 , 就是另一回事了 。
撇开各种恶趣味或者(不太能令大众接受的)恶搞不谈 , 作为横卷轴动作过关游戏 , 《原子超人》其实设计得并不差 。 操作堪称简单直觉 , 难度也不至于太过刁难玩家 。 以纯粹的「游戏」标准去检视它的话 , 可以称得上是良作 。

《原子超人》后来也被移植到日系PC平台X68000与SEGA Mega Drive上 , 其中由电波新闻社经手移植的X68000版是大型游戏的完整重现 , 但在国内的能见度可想而知并不高;更多国内玩家熟悉的 , 必定是MD版《原子超人》 。

晚至1992年发售的MD版《原子超人》 , 去除了四年前大型街机版的一切「不妙」因素——首先是背景故事大幅改写成「为了救出被秘密组织绑架的妹妹 , 身为科学家的哥哥切尔诺布 , 穿上了父亲特制的强化服 , 踏上解救妹妹的旅程」这种人畜无害的剧情;而标题画面上那刺眼的苏联国徽、原本游戏全名中的「原子游侠」、「战斗的人体发电厂」等令人联想起世纪核灾的字眼 , 也全数消失无踪 。

MD移植版《原子超人》的推出 , 毕竟距离「起争议」的原版已经时隔四年 , 因此除了题材上的「改善」之外 , 游戏的画面、音乐 , 及角色绘制等 , 都有大幅的提升 , 因此与其说是「移植」 , 更像是升级加强版 。 许多玩家甚至觉得在家用主机上推出的《原子超人》比原始的大型街机版更有大型机台的风味 。

【原子超人|游戏该不该有道德底线?史上最不谨慎的作品——《原子超人》】厌倦今日席卷游戏及娱乐业界的「政治正确」风气吗?也许像《原子超人》这种带有昭和年代末期特有的 , 百无禁忌恶趣味的老游戏 , 会是在这种沈重气氛下的一个良好喘息空间 。 即使DATA EAST这家公司本身已经走入历史 , 但他们制作的这类「马鹿游戏」(バカゲー)就像半衰期长达数十上百年的核子落尘一样 , 将长存在(一小部分)老玩家们的心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