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睿
本文来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毫无疑问 , 人工智能是时下最火热的一个概念 。 2018年9月份 , 在上海成功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这一概念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 一夜之间 , 仿佛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 , 那么人工智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呢?
在最新款的汽车当中 , 自动驾驶或自动泊车系统已经基本成为了标配 。 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 , 智慧工厂的概念继续被重点强调 , 而智慧工厂实现的基础 , 就是以一系列工业机器人构成的自动化生产组装系统 。 在各行各业 , 我们都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的理念被“花式”利用 。 在这么多的人工智能产品当中 , 我们会发现 , 人工智能产品大放异彩的领域 , 也就是在未来即将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区域 , 它们通常会具有以下几类特征:
1.大规模重复性的劳动 。 大规模重复性的劳动是人工智能首先取代的一类职业 , 这一类行业以流水线组装为代表 , 特点就是长时间、高强度的重复性劳动 。 因为这一类劳动岗位对技术水平的要求有限 , 更多的是对体力和熟练度的要求 , 因此也成了人工智能首先替代的行业 。 无论是农业上的自动化实时灌溉系统和自动化收割系统 , 还是工业上的流水线组装机器人 , 乃至快递行业现在使用的自动化分类系统 , 无不体现着人工智能在这一类劳动中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
2.严重依赖以往的经验 。 这一类行业通常被我们称为“越老越吃香”的行业 , 典型代表是医生 。 从业者多是依赖自己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经验工作 , 因此这一行当中的从业者水平往往差距较大 。 人工智能中处理这一类问题的分支通常被称为“专家系统” , 通过利用神经网络等技术学习从业者积累下来的经验 , 人工智能目前也已经有了不小的成果 。 如IBM的Watson系统已被美国医院应用在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治疗的过程中 , 飞利浦、腾讯、阿里等企业也相应地推出了各自的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 。 但目前受限于伦理和责任归属等问题 , 人工智能依然无法完全取代医生的角色 。
3.工作环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 如安保、排爆、矿业勘探开采等具有危险性的行业 , 在未来也会渐渐被人工智能取代 。 原来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得还不完备的时候 , 机器人只能取代人工的某一步功能 , 如之前的排爆机器人等 。 但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 机器人的智能也在飞速提高 , 在很多情况下机器人已经完全取代了人力 。
虽然我们可以看到在未来的职业中相对于人工智能 , 人类将在绝大多数层面都不再具备优势 , 但人工智能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它始终是为人类服务的 , 人永远是人机交互系统的主流 。 因此 , 在人机交互、人机耦合的未来 , 如何发挥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 使得人工智能真正地为我所用 , 这将是我们必须认真思索和面对的一个问题 。
藏文科普专区更多内容
已在“知识就是力量”微博
“藏文小科普”话题建立专区
感兴趣的小伙伴
也可以移步关注哦
《知识就是力量(汉藏文)》简介:本刊旨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 , 为提高藏族群众科学素质服务 , 特别是向广大藏族青少年播种科学种子 , 启迪科学智慧 , 点燃科学梦想 。
【人工智能|藏文科普|即将被人工智能取代的N个职业】
推荐阅读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软件和应用|iOS/iPadOS端Telegram更新:引入隐藏文本、翻译等新功能
- 娱乐性|新华全媒+|探秘冬奥会“黑科技”:当冰壶遇上人工智能
- 市民|大数据、人工智能带来城市新变化 科技赋能深化文明成效
- 词条|百度百科上线2500万词条,超750万用户参与共创科普知识内容
- 科研机构|人工智能点燃哈尔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可持续性|人工智能将重塑健康管理,业内专家认为可持续性是最大挑战
- 策源|上海人工智能规上产业规模到2025年达到4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