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诞生记( 十 )

用凯利的观点来看 , 互联网已经出生 , 它必然会“找”一个宿主来完成生命演化所需的各种准备 , 一个好的宿主应该是一个有资金、有技术且有革新动力的公司 , 而当时的施乐公司无疑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目标 。

1968年 , 复印机发明人切斯特·卡尔森去世 , 施乐CEO威尔逊在谈到他的贡献时说:“从他的一生中 , 我们施乐人学到了很多 。 我们遵循的准则影响着我们的所作所为 。 首先 , 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人是一切创造的原动力 。 同时 , 我们也知道了 , 只有那些能体察到他人未曾注意过的需求 , 并生产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满足这些需求的人才会赢得巨大的回报 。 ”

随着复印机技术的成熟和竞争对手的增加 , 施乐开始谋求寻找第二个卡尔森和他的伟大作品 。

泰勒奉命筹建的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就被给予了这样的目标 。 接任施乐CEO的彼得·麦格拉雄心勃勃地说:“在70年代的某个时候 , 我们将有能力对大客户说:‘我们能为您提供所有处理信息的工具 。 ’”因此 , 阿尔托研究中心把研究重点放在了计算机技术的研发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