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诞生记(14)

参观中 , 奥斯本看到了Alto电脑的微缩版——Notetaker , 它看起来像一台缝纫机 , 使用时需将它侧面放置 。

Notetaker显然是便携电脑的雏形 , 但施乐只生产了数台样机 , 就束之高阁了 。 当时似乎没有制造便携电脑的氛围 , 奥斯本的合作伙伴李·费尔森斯坦说那时“没人会宣称‘我在制造移动电脑’ , 能制造出一台不移动的电脑就已经够困难的了 。 ”

参观完施乐梦工厂后不久 , 奥斯本把自己的出版公司卖给了麦格劳·希尔公司 , 购买价格没有公布 , 但据说在300万~1000万美元之间 。 奥斯本说:“我的钱多得把我的口袋都烧了一个洞 。 ”他有了一笔点燃自己梦想的资金了 。

参观完施乐研究中心后 , 奥斯本曾和比尔·盖茨交流对开发便携电脑的构想 , 后者很欣赏他的想法 , 认为这是电脑领域的下一个开发目标 。 结合Notetaker给他的启发 , 奥斯本决定生产便携电脑 。

艺术大师毕加索有一句话:“认为自己行的人 , 就行;认为自己不行的人 , 永远不行 。 这是不容争辩的定律 。 ”

推荐阅读